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
提及《易经》,它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书”: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响。它也是人的一生难题的“答案之书”:这一本包罗万象的神书,事实上将你也许碰到的绝大多数难题,都回应了。
事急则变,事缓则圆。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小徒弟问师父:“师父,以我的资质多长时间才可以开悟呢?“
师父说:”十年。”
小徒弟又问道:“那么我翻倍练习和学习呢?“
师父说:“二十年。”
小徒弟锲而不舍地说道:“如果我不眠不休,日以继日的学习呢?“
师父说:“那么你将一辈子都开不了悟。”
日常生活有很多人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只注重提升自己和机遇,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做人的格局。
一个人仅有坐拥处事不惊的格局,才可以静得下心来,不断放空自己,最后厚积而薄发。
生活越忙乱,越要沉得住气
《易经》:“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有些人说,生活无非是忙着生或忙着死,但实际上最好是的人生状态,恰好是认真细致。
忙碌,乃是人生常态,但仅有心平气和的接受,才可以从中寻找适合自身的方式和节奏,在忙乱的最佳中忙出价值和意义。
大画家毕加索的一天可谓是十分忙碌,但无论怎样,他都会留出时间花同样的一幅画。
好友不解,每天画同样一幅画不容易感到无聊吗,实际上毕加索恰好是用这样的方式来锻炼自身的定力,以寻找掌握全局的感觉。
反观日常生活很多人一旦遇到紧急的事,就容易越来越慌乱,结果便是不但没有处理一切问题,反倒让事情往更糟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事越多,生活越是忙乱时,越是要告诉自身沉得住气,保持冷静。
在历史上,康熙皇帝在三潘之乱时,不但没有像以往一样勤于政事,反倒出去游山玩水。
但正因这样的做法,才使得忠臣吃完一颗定心丸,想趁机作乱的人看到他如此淡定从容也不敢轻举妄动。
康熙皇帝的沉着冷静,使他顺利度过一次危机。
俗话说:““事急则变,事缓则圆。”
很多时候,越是身处乱局,越是不可以急躁,处事不惊,将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处理好,一切当然会豁然开朗。
在急事时沉得住气,才懂得什么叫随机应变,什么叫恰如其分。
仅有在危机中处事不惊的人,才可以成大器。
处事不惊,是成熟的开始
作家林清玄曾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每个人都渴望过一生顺遂的生活,殊不知世事难料,生活总是会有诸多的不如意。
我们虽无法改变命运的发生,但可以挑选用哪种方式来应对。
被称为“亚洲飞人”的刘翔,之前在人们心中一度封神,但由于腿伤退赛的事情,很多人对于此事大失所望。
应对风口浪尖的舆论,刘翔从未正面回复,只是静下心来,细细规划自身未来的道路。
此时的他,已退回幕后,而且有了自身的另一片世界,过得逍遥自在。
实际上一个人真正走向成熟,并不是默默承担一切,独自忍受痛苦,只是有勇气去应对,有胆量去承担,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心中依旧热爱。
就像刘翔一样,事情既然已经发生,那么就不要让自身沉溺在痛苦的过往,学会放下,调整心态,最佳才会更为美好。
当你有一天,应对一切事情都能沉得住气,冷静思考时,那说明你真的成熟了。
能处事不惊的人,才可以控制最佳
《易经》中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很多时候,我们急于求成,想造就一番大事业,却不知,全部的成功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慢慢累积起来的。
仅有能将繁琐小事保证极致的人,才具备造就大事的潜力。
《易经》:“心浮气躁者,一事无成;沉着冷静者,百福自集。”
一个人真正的能力,不在于获得多少成功,而在于怎样取得成功,不在于经历多少失败,而在于可以承受多少失败。
在历史上,司马迁遭受宫刑,但他从未放弃,只是沉得住气继续著书,最后在牢狱中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梁启超变法失败后,逃亡到了日本,但他并未心灰意冷,只是挑选沉下心来,继续学习,充实自己。
人人皆知的居里夫人,也是在十年如一日的实验室中做实验,最后才在成千上万的矿石中提炼出0.1克的镭。
一个人仅有处事不惊,才可以掌控自身的最佳。
处事不惊,不仅是对自我意志的磨练,更加是一个人内心的突破。
做事处事不惊,才可以发得了力,这一秒可以沉得住气,下一秒才会充满希望。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选对一次,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