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春》竟然收货了这些
再读《春》
清零
无意间浏览到一篇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文章,感觉与立春的时节有些吻合,查阅日历果真是:2月4日,立春。一切都还在冬日里沉睡,春,已悄悄的被风送回来了。
在我的印象里,学生时代的《春》只是一篇以课文的形式出现语文书本上的内容,没有触摸到《春》的温度,倒是隐约记得刚发下新书时略带的那点兴奋,而且喜欢拿起一本书折成圆筒状,四指并拢卡住书的封皮,拇指固定在书的尾页上下正中点,然后突然放开,听那种“扑塔塔”的声音,闻那种纸张散发出的书香味道。《春》这篇课文,老师是要求背诵的,对于不努力的自己感觉难度很大,因为总是背不会,背不会就会被老师留在课堂。不过,稍稍用点心还是可以记住的,虽没有滚瓜烂熟,结结巴巴也能应付了事,却不解其意。那时候老师的讲解也是照本宣科,春天虽然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早已习惯了自然的交替,也就视而不见,没有感觉到什么新奇,更读不懂春天里那些生命蕴含着无限的意义。
我们从不去寻找春天,多少次春天来了,又走了,那些热烈奔放的生命犹如孩提时代的我们,无忧无虑,蓬勃着,向上着,从来不顾及人在旅途中还会遇到各种磨难与坎坷。却也恰如时光的悄无声息,静静的流逝,多少次的轮回更替,孕育着一茬一茬的新生,迎来送往着一代又一代,不觉间,我们也被送到了中年人生。
今日再读《春》,《春》的内容依稀记得,也渐渐的读懂了春天新生事物里孕育的希望。人生一场,百转千回,岂不也似桃树、杏树、梨树一样沉静于冬日严寒,厚积薄发,“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复苏的生命五颜六色,热烈,奔放。相对于人生,我们也经历风雨,平凡一路相随,如若持一颗平常心面对,收获亦是丰盛十足的。
生活中,谁人不遭遇委屈和伤痛?“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母亲一双生满老茧的手可以抚平一切,温暖在心里,在母亲的手上,我们是母亲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道、各种花的香,无不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生命力在泥土里萌发,青草里生长,暗香里绽放,这不正是我们所渴望的日子么?温情无限,生命充满着力量。人生里那些挫折、忧伤溃败一地,心怀光明,朝阳下重生。
经历着新时代的变革与挑战,如同经历寻常的雨,恼,无济于事。用一种不同寻常的眼光欣赏这一场场的寻常雨,“牛毛、花针、细丝”再配以“叶儿的绿、草儿的青”,处处生机勃勃,生命一次次的蜕变,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今日再读《春》,俨然置身于春的意境,让心灵在这个春天里放飞,感受春日里生命的活跃,万物复苏仿若就在眼前,冬日的沉寂一下子失去了踪迹。
朱自清《春》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申 明
一周内阅读量达300以上即可获得5元红包奖励;
阅读量达300-500,可获得10元红包奖励;
阅读量达1000-1500,可获得20元红包奖励;
阅读量达1500-2000,可获得30元红包奖励;
以此类推,最高可以获得50元奖励!
一周内打赏80%作为稿费,(打赏10元以内不发稿费)
主编微信号:gcb6161(投稿文友请务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