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鱼林沟村
邢台县鱼林沟村位于邢台县太行山西部,属路罗镇辖,东距镇政府1千米,是镇域内较大的村落,村子邻靠S323邢左公路,向西可通达邯郸涉县和山西左权。村子三面环山,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依山而居,山坡上生长着各种树木,春夏秋三季绿树成荫。鱼林沟民居成片状依山沟河溪而建,现有人口1200多人,村内有七大姓氏,即李、杨、郭、朱、赵、胡、安,七姓分片而居,相安而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鱼林沟村史
《邢台县地名志》记载:鱼林沟不知何代建村,“据查,清初李姓从菜树沟迁来,赵姓从桃树坪迁来,郭姓从前南峪迁来建庄,村中河沟有一石头上有鳞片,石头像鱼形,故起村名为鱼鳞沟,1950年以后人们为了书写省事,写成鱼林沟,沿用至今。”
在调查中,有村民讲述鱼林沟的得名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路罗川的一个鲤鱼爱了山沟里的一个年轻人,忍着剧痛将身上的鱼鳞拔掉,化形一个凡人嫁给他。后来这个姑娘因私自下凡受到天庭的处罚,变成了一块鱼型石头,她的丈夫就在石头旁整日相守,后来也变成了一块石头与爱人长年相望。
光绪版《邢台县志》村镇中有记载:“鱼鳞沟,百四十里,路罗西北五里。”百四十里是指与邢台县治的距离,路罗即路罗镇。
从建筑形态分析,村子以姓氏分片而居,以最西南为李家庄,对面为杨家庄、杨家庄对面为朱家垴,依次向外还有郭家庄、赵家庄、胡家庄、安家庄。以沟西南李家庄最为集中,建筑保存的最好。有人研究说,鱼林沟的姓氏分居格局如同北斗七星形状。
根据对村子的建筑和历史的调查,鱼林沟村的历史更要早一些,应在明代即就有此村了。
鱼林沟在民国时,国民党河北省党部曾迁移此村李家庄。人民公社时期,鱼林沟属路罗公社,后归路罗镇辖。
二、鱼林沟建筑
鱼林沟村落建筑十分的特别,民居以当地生产的青灰石为建筑材料,青石民居、青石栏杆、青石道路,有别于英谈村的红石民居。建筑房屋时就地取材,整理地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远看民居层层叠叠,高低错落,自然而古朴,具有太行民居风貌典型特点,有人这样说,鱼林沟是太行山里的古城堡。
村子依沟两侧而建,聚居点选择山坡的阳面或日照较长的地带。受地域、文化、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这里的院落不受传统的坐北朝南约束,而是根据地形地势因地而宜的建造。鱼林沟处于两山之间的山沟中,沟的走向为西北朝东南走向的低山区,这样房屋依沟建设在两侧,村落形态布局自然。
在建筑院落时,对地形进行整理并就地取材,形成了较为规整的地块,在地块建筑四围式合院建筑,形成单进的式院落,正房以日照较长的朝向为上房,两侧为配房,根据地势开门。复合型院落利用地势高差,以台阶相连,形成上下多进式院落,一些配房建筑也是根据地形随形而建。
民居的墙体以青石为主,有的也有用红石的。石材进行过加工,有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家族在修建房屋时,石料打制较为精致,一般的家族所用的石材多为毛石。石材在砌筑时用三合灰进行填充和粘合,墙体的内侧以草拌泥抹平表面再用白泥膏抹白。
民居的大木构架为抬梁式架构,即在立柱上面有横梁和枋,在枋上立短柱,梁柱上再置短梁和横枋,在梁架上施椽,再上铺以石板,鱼林沟房顶上以石板代替瓦,石板分为两种,一种为青石板,一种为红石板,铺顶时红石相兼,以青石板为主。
李家大院为鱼林沟李家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院落,当地人称为财主院,为单进式四合院,建筑之初,院落依山而建,布局坐南朝北,院落为面积为243平方米,呈长方形,建筑临山南高北低。南侧主房最高,为一层建筑,东西厢房两侧较低,东为两层建筑,西侧为三层建筑。北侧最低,亦为两层。正门在院落的西北角,为拱券形门洞,临街建有木雕门楼。
李家大院建筑材料为长方形的灰色青石砌成,顶用长方形石片依次搭接。
三、建筑装饰艺术
鱼林沟民居建筑装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文文化是分不开的。从保存的村落院落看,民居的建筑装饰有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在一些构件上施以彩绘。
木雕装饰多以门楼为主,在门洞内施横枋,枋梁之间有花拱,雕刻成龙头形状,两边的是云朵形。其下有垂花木罩,两侧的垂花为对称的菊花,中间有戏剧人物。门框的上的格芯分上下,上面刻有“芝兰其室”,下面刻有“福禄寿”三字。整个门洞内的木构件通体彩绘,在门框的下面有方形门蹲石。石上雕刻有菊花与仙鹤。
李家大院的门楼更是讲究,在墙体上挑出木构,两立柱间有横枋,其上有梁,再上面施以木椽,在每个木椽上绘以篆体的长寿字,顶为石板铺砌。梁枋间有木雕花,横枋板上施彩绘戏剧人物,枋下有垂花和雕花木罩,雕花以对称夔龙为图形,用暗八仙、葡萄、菊花等花卉进行装饰,葡萄上还雕刻有仰面摘葡萄的小松鼠。整个花罩雕工精致并施以彩绘,雕刻采用镂空和阳刻相结合的技法,构图繁杂,立体感强,是木雕作品中的精品。
两立柱有石柱础,柱础雕刻以莲瓣纹和石鼓,作法精细。
鱼林沟民居的门窗有精美的窗棂,窗户以拱券长方形为主。窗棂有方格纹、灯景纹、鱼鳞纹、金钱纹、及各种吉祥纹。在半园形拱券上刻有吉语。
建筑装饰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其中也修身齐家传统美德。在民居中门楼上刻有许多这样的语句,如“居之安”“谦受益”“和为贵”“福禄寿”“仁智礼义信”“育德堂”等等。
四、相关文化
在鱼林沟村不仅可以欣赏到村落民居文化。还能听到许多传说故事。如南寺的传说,黑岭洞的故事,狐仙楼的传说等等。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住地。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此驻扎近千人,后来被日军发现,用飞机向院子投下三颗炸弹。都是在这个院子周边爆炸,最近的一个炸点只有十几米远。至今在李家大院还保存着当年的防空洞,防空洞依山而凿,在一端还有窗户。后来日军多次对鱼林沟进行扫荡。并放火烧毁房屋多间,今天那些建筑被火烧的痕迹依然存在,李家“德升堂”原本有三座十米高的三层建筑,现在仅存两座,其中一座就是在当年被日本人烧毁炸掉了。
1940年,太行行署六专属在鱼林沟村兴建毛纺厂,厂部在老鹳嘴、洪罗寺各设一个车间。老鹳嘴位于鱼林沟村口西侧,厂房车间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800多平方米,在这里原有一座水磨坊,毛纺厂依靠地利,利用水磨动力安装了弹毛纺线机,除弹纺机外,八路军还组织村民家中的妇女手纺毛线,以弥补机纺的不足。洪罗寺位于小庄村附近,寺院建于元代,旁边的一个村子为寺子庄,寺庙建筑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工厂利用寺殿设置织毯机16台,其中10台是模仿木制机,车间原有工人40余人,日产毛毯40条。后来日军扫荡,洪罗寺被日军烧毁,仅剩残垣断壁。1945年,毛纺厂又自鱼林沟迁到山西省清家寨。
鱼林沟还是顺德府和山西通商交往的重要通道,村中保存着“骡马古道”,是古代经商驮队自路罗镇起程后第一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