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虚劳里急[1],悸,衄,腹中疼,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虚劳:13)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2](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其甜故也。《千金》疗男女因积冷气滞,或大病后不复常,苦四肢沉重,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乏,胸满气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胁肋腹胀,头重不举,多卧少起,甚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致瘦弱,五脏气竭,则难可复常,六脉俱不足,虚寒乏气,少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黄芪建中汤,又有人参二两。
注释:
[1]里急:指大腹里急,脾居大腹。急,即拘急、拘迫。
[2]甘草三两:《伤寒论》为甘草二两(炙)。
【功效配伍】小建中汤甘温建中,扶阳益阴。本方即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组成。方用桂枝汤调和脾胃阴阳,倍用芍药以增强补益营血,缓解里急;加饴糖温养脾胃。方中桂枝与生姜、饴糖、大枣、炙甘草相配,辛甘化阳,以温脾阳,祛散寒气;芍药与饴糖、大枣、炙甘草相配,则酸甘化阴,以养胃阴,消除虚热。方中除芍药外,其他药物均为甘温之品,故本方侧重甘温建中,扶阳而益阴,使阴阳协调,气血调和。方名“建中”者,即建立中焦脾胃之阳气。脾胃居中焦,为营卫气血之化源,后天之本,中气建立,则气血生化充足,五脏皆得气血所养,故诸虚损疾病皆可得治。经方芍药尚未分白芍、赤芍,本方宜用白芍。呕家不可用建中,因方中有甘甜药,盖防其甘而壅滞故也。
上六味药,水煮取汁,再入胶饴微火消解,一日三次,温服。
【方证论治辨析】小建中汤治虚劳腹痛,阴阳两虚证。症见大腹里急,绵绵作痛,四肢酸痛,梦遗失精,心悸,衄血,手足烦热,咽千口燥。
本证为脾阳虚损,阳损及阴,致阴阳俱损,寒热互见。脾阳虚损,寒自内生,故大腹里急,绵绵作痛;气血虚衰,不能营养四肢,故四肢酸痛;脾虚及肾,精关不固,故梦遗失精;脾阳虚损致心营亏耗,故心悸;阴亏生热,损伤脉络,故衄血,手足烦热。本证为脾胃久病劳损,既有阳虚,又有阴虚,既有虚寒,又有虚热,但又非极寒极热,所以阴阳俱损,寒热互见即为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治用小建中汤甘温建中,扶阳益阴,调理阴阳。《灵枢·终始》云:“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原文】男子黄[1],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金匮黄疸:22)注释:
[1]男子黄:男子,非专指男子;黄,指萎黄。
小建中汤治虚劳发黄。症见面色及肌肤萎黄,小便自利。
黄疸病后期,湿热已去,而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故面色及肌肤萎黄,小便自利;或为其他原因导致气血虚损,血不外荣,出现面色萎黄不华,肌肤枯黄不润。治用小建中汤甘温建中,补益气血。
【原文】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金匮妇人杂病:18)小建中汤治妇人腹中痛。症见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白,脉细缓。或伴见月经量少,或推后;或见于产后腹痛等症。
本证为脾胃阳虚,中气不足,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小建中汤建中益气,使气旺而津血自生,脏腑经络得之温煦充养,则腹痛等症自愈。
【原文】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1]主之。(伤寒论:102)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注释:
[1]小建中汤:与《金匮要略》方药用药量及炮制略有不同。
小建中汤治伤寒心悸证。症见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
伤寒二三日,即太阳伤寒之初,未经误治,而见心中悸而烦。本证因平素正气不足,心脾两虚,又被邪扰所致。由于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复加邪气扰于心间,故心动悸、烦乱不宁。治宜扶正祛邪,方用小建中汤内调中焦,补益气血,外和营卫,祛除邪气。
【用方思路】小建中汤反映了对气血阴阳俱虚之证,应以甘温之剂首建中焦阳气为原则,俾阳气振奋,则气血化源不竭,阴阳便趋于协调平衡。该方是调理脾胃阴阳的基础方,其组方特点是用辛甘药以扶阳,用酸甘药以养阴,所谓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之由来。但本方在调理阴阳方面,是突出甘温扶阳,而非酸甘养阴。所谓甘温扶阳,是指用甘温润养、温和而不呆滞之药,既非大辛大热又非甘腻滋润之品。甘温以扶脾阳,酸甘以滋胃阴,故调理脾胃、调理阴阳是其组方主旨。小建中汤也是后世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的祖方,但后二者是补脾益气的代表方,非调理脾胃阴阳方,应注意区别应用。
临证若脾胃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山药、白术等;脾胃阴虚者,加麦冬、沙参、石斛、百合等;腹痛甚者,加延胡索、五灵脂等;大便呈柏油样者,加白及、海螵蛸、三七粉等;兼瘀血者,加丹参、牡丹皮、当归尾等;兼气滞者,加砂仁、佛手、木香等;兼心下痞满者,加白术、枳实等;兼呕吐者,加橘皮、半夏等;泛酸者,加海螵蛸、瓦楞子等;厌食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等。小建中汤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窦炎、胃下垂、贲门失弛缓症、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习惯性便秘、乙型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痛经等疾病。
【医案举例】(1)万健臣医案:彭姓子年二十余,身面俱黄,目珠不黄,小便自利,手足烦热。诸医疗无功。余诊其脉细弱。默思黄疸虽有阴阳之不同,未有目珠不黄,小便自利者,脉证合参,脾属土为荣之源而主肌肉,此必脾虚荣血虚馁,不能荣于肌肉,土之本色外越也。《金匮》云:“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仲师明示“虚劳”也能发黄,与寒湿、湿热诸黄不同。当从虚劳治例,与小建中汤加人参、当归益气养荣。服10余剂,热止黄退。[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14.]
(2)张建荣医案:曹某,男,58岁,陕北青涧县人。2012年8月29日初诊。胃痛3个多月,曾反酸。现胃痛,大便稀、色黑,每日1次。检查:剑突下触痛,舌红质略暗,苔薄白略腻,脉沉细缓。来诊当日咸阳市某医院胃电镜示:复合多发溃疡(取活检,活检结果未出)。中医辨证:脾胃虚寒夹瘀。处方小建中汤加减:桂枝10g,炒白芍20g,炙甘草10g,砂仁6g,白术10g,炒山药10g,瓦楞子10g,海螵蛸10g,白及12g,三七粉5g(冲),丹参15g,蒲公英15g,炒麦芽20g,生姜3片,大枣4枚。10剂,水煎服。2012年9月8日,患者之女来门诊说服药效果显著,要求照原方再取10剂药带回陕北。2013年6月,据患者之女介绍的老乡前来门诊看胃病,告知曹某服余之药,病已无恙,至今未犯。(编者验案)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原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金匮虚劳:14)【功效配伍】黄芪建中汤甘温建中,益气补虚。本方即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方用小建中汤甘温建中,调理气血阴阳;加黄芪补中益气。本方补益气血之效优于小建中汤。
上七味药,水煎取汁,再纳入胶饴微火消解,一日三次,温服。
【方证论治辨析】黄芪建中汤治虚劳腹痛,气血俱虚证。症见虚劳里急,诸不足。
虚劳诸不足,为气血阴阳俱虚,但以气虚为主,其症可见短气里急、倦怠乏力、自汗、盗汗等;另外,尚应具备小建中汤的基本适应证,如症见大腹里急、绵绵作痛、四肢酸痛、梦遗失精、心悸等。治宜甘温建中,益气补虚,调理气血阴阳,方用黄芪建中汤。
【用方思路】黄芪建中汤与小建中汤皆能调理脾胃阴阳,但前者侧重甘温益气建中,后者侧重甘温扶阳建中。另外,《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附方:《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当归四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重在甘温补血建中。黄芪建中汤临证应用参小建中汤。临床用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白细胞减少症、血卟啉病等。
【医案举例】(1)颜德馨医案:于某,男,43岁。胃脘痛历20余年,反复发作,食糯米而痛减,夜半不能平卧,起坐稍缓,微寒喜暖,面白神疲,纳少便溏。胃钡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变形、伴有激惹现象,舌淡苔薄,脉虚弦。久痛必虚,脾阳失运,黄芪建中汤加味主之。生黄芪30g,桂枝4.5g,杭白芍12g,生姜2片,九香虫2.4g,大枣4枚,炙甘草4.5g,饴糖30g(冲),茯苓9g。5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胃脘痛大减,夜得安卧,精神亦振,大便已实,守方连服,随访年余未作。
按语:本方用治脾胃虚寒之胃脘痛有卓效。据颜老经验,久痛入络,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者加九香虫、醋五灵脂;失血后贫血者加当归、龙眼肉;呕吐者加半夏、茯苓;泛酸嘈杂、口干、脉数者去桂枝加蒲公英;便秘者加柿霜(另吞),并以蜂蜜代饴糖;兼胃下垂、胃黏膜脱垂者加炒升麻;胃纳不佳者加生麦芽、檀香。[杨建宇.国医大师经方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50.]
(2)张建荣医案:杨某,女,61岁。2012年10月31日初诊。患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治疗,已出院1个多月。现症:胃脘及胸背呈刺痛样,咽部有异物感,吞咽困难,饮食量少,不反酸。住院前大便呈柏油样便,吐血色黑。现大便稀,便色正常。有肥厚性胃炎、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病史。检查:患者形体较胖,精神较差, 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 脉沉细弱。血压:140/90mmHg。证属脾胃虚弱夹瘀。处方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g,桂枝10g,炒白芍20g,当归10g,白及15g,瓦楞子10g,海螵蛸10g,蒲公英15g,白术10g,茯苓10g,炒麦芽15g,厚朴12g,丹参15g,钩藤15g(后下)。
2012年12月18日复诊:上方连续服用15剂,精神好转,诸症减轻。在服至11剂时,大便色黑,2天即止。现胃脘仍痛,伴口苦、反酸,舌淡苔白,脉沉略数。今日咸阳某医院胃镜示:①食道静脉显露;②食道裂孔疝(滑脱型);③胃多发性溃疡(活动期)、胃多发息肉。B超检查:①轻度脂肪肝;②胆囊壁胆固醇结石。修正辨证为:脾胃虚弱,夹胆腑瘀热,继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g,桂枝10g,炒白芍20g,当归10g,白及15g,白术10g,蒲公英15g,丹参15g,炒延胡索15g,五灵脂10g,柴胡10g,金钱草15g,枳壳10g,炙甘草8g,炒麦芽15g。
2013年1月2日三诊:上方连续服15剂,疼痛显减,腰能伸直,大便成形色正,但口仍苦,背部偶有疼痛,食道灼热痛,舌淡苔薄,脉沉细略数。治疗继用上方加瓦楞子10g,连续服药40剂,1年后患者告知,病未再犯。(编者验案)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原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1],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金匮腹满:14)大建中汤方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2],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3],温覆之。
注释:
[1]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指腹中寒气攻冲,腹皮出现头足样块状物,上下攻冲,起伏不定。
[2]一炊顷:大约做一餐饭的时间。
[3]食糜:进食糜粥。
【功效配伍】大建中汤温中散寒,大建中气。方中蜀椒、干姜大辛大热温中散寒,止痛除满;人参、饴糖补益脾胃,建立中气,并能甘缓急迫,止腹痛。四药合用,散寒不碍阳气之虚,补气不碍寒气祛散,共振中阳,大建中气,使寒气无滋生之地。
上三味药,水煮,去滓,入胶饴,微火煎煮溶化,一日服二次。服药后大约做一餐饭的时间,再食饮米粥,并用衣被温覆腹部以助阳。
【方证论治辨析】大建中汤治腹满,寒气壅滞证。症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时有腹中寒气上下攻冲皮起,腹部出现头足样块状物,疼痛拒按。
本证为脾胃阳虚,寒气壅滞于中,攻冲于外。其状痛势剧烈,涉及部位广泛,冲逆时起时伏,时作时止,作则拒按,止则喜按。由于阳虚与寒气壅滞较甚,故胸腹疼痛剧烈;脾胃阳虚不能运化水谷,加之寒气上攻,故呕不能饮食;当腹中寒气壅滞不解,便由里向外冲逆腹皮,则腹部出现头足样块状物,上下攻冲作痛并拒按,此现象实为本虚标实证,其标实之块状物实由脾胃阳虚之本所引起。治宜温中阳,散寒气,方用大建中汤。
【用方思路】方名大建中汤者有大建中气,小建中汤者有小建中气之意。大建中汤温中阳,散寒气,健脾益气作用较强,用于大寒大虚;小建中汤甘温扶阳,重在调理脾胃,用于脾胃阴阳两虚。大建中汤临证应用,若寒气甚者,加砂仁、吴茱萸等;若腹痛甚者,加白芍、延胡索、五灵脂等;若气虚较甚,加山药、白术等;若气滞甚者,加木香、枳壳等;若伴食积者,加炒麦芽、焦神曲、焦山楂等。临床用本方治疗各型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粘连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等疾病。
【医案举例】张建荣医案:王某,女,58岁。2013年1月25日初诊。胃沉发凉加重1周余,素有胃凉病史。胃发凉时需用棉衣裹腹方可缓解,食姜亦能缓解,胃肠时有鸣响声,用手按揉可减轻,大便稀,一日2~3次。本次发病是因食红薯过多,引起恶心欲吐,自服庆大霉素颗粒,虽能缓解一时,但移时又作。舌淡苔略腻色薄黄,脉沉细缓。证属脾胃虚寒,治宜温中散寒。方用大建中汤加味:干姜10g,花椒10g,砂仁10g,半夏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木香10g,枳壳10g,陈皮10g,竹茹10g,焦山楂10g,炒神曲15g,炒麦芽15g,炙甘草8g。6剂,水煎服。
2013年2月1日复诊:服前药诸症好转,胃中舒适。续用原方4剂以巩固疗效。(编者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