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紫杉醇(3)

(本文取材于1994年Holton的合成路线)
首先,在叔丁基锂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得到烯丙醇中间体,接着,使用氧化剂进行环氧化。由于前一步的环氧是不对称的,这一步的氧化受到烯丙醇的影响,可以参考Sharpless不对称氧化的模式(当然,这个例子是利用底物的不对称性)。进而,Lewis酸催化下,发生阳离子型重排反应,接着二级醇优先被硅基保护。
在Lewis酸催化下,过氧叔丁醇和双键结合,并进行Grob碎片化反应,得到[5-3-1]结构。进行羟醛缩合反应,接着用光气保护产生的羟基。
使用Davis试剂在羰基α-位进行氧化,Red-Al进行立体选择性的还原,光气保护1,3-二羰基。在LiTMP引发下,发生Chan重排过程,得到五元环内酯。在二碘化钐高效还原α-位羰基之后,Davis试剂再次氧化。(这个例子让我们联想到有机合成的一个原则:不要频繁的去改变氧化态,相比之下,前面提到的Baran给出的合成路线就更加高明。)
接下来是堪称“精致”的一系列修饰过程:
使用LDA产生高度区域选择性的烯醇锂盐,进而用TMS保护。使用mCPBA进行环氧化,接着水解。这一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称为Rubottom氧化。
这里采用Burgess脱水剂直接进行消除,一方面避免了酸催化的Semipinacol重排,使得区域选择性相当好。
接下来就是引人注目的四元环构建,先将唯一的羟基变成离去基,进而利用双羟化的立体选择性,得到邻二醇。同样利用立体选择性和反式进攻的立体电子效应,得到四元环而非更快的三元环:
最后,经过选择性的脱保护基,以及正丁基过钌酸铵主导的氧化后,使用四环酰胺β-lactam进行酰化反应,接着脱去所有保护基,得到产物Taxol。
欢迎加入化学交流群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