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当我写下“江南水乡”这个灵性的词语,心,仿佛正被江南的梅雨滋润着,几分明净几分空灵几分温软,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柳絮烟草一幅幅画面交替着,在脑海里反复呈现。“君到古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样美丽的诗句会情不自禁的,轻轻,诵出声来。 900多岁的周庄,清水柔波里流淌出悠远的古韵。沿小河漫步,你会发现,江南的小镇,是那般宁静那般安谧又是那般的雅致。
四条河道纵横交错成“井”字,因河成街。“咫尺来往,皆须舟楫”。座座民居临水而建,家门临河而开,水乡人家的家什、日子便一览无余。斑驳的粉墙,葡萄架,万国旗似的晾在空中的衣服。独饮的老人们坐在门口,悠闲地看过往的船只,边聊天边做针线的老妪,绕膝的孙儿和长毛的小花狗,让你分不清谁是谁家的。此刻,你会将生活中那些画满浮躁的粗线条,一一擦去,你的心,开始专注于一棵树、一道水、一座桥、一户人家的细节。光滑的石板路,古老又充满沧桑感的屋宇,恍惚中会让你觉得自己正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祖辈人的生活之中,又好像,听惯了流行歌曲的人,突然听到了前辈人那些土得掉渣的陈年故事。这份宁静,这份闲适,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是找不到的,只有周庄,只有周庄才能赐给你。于是你会在心里感恩:周庄真好!这样的时光真好! 如果走累了,你可以搭乘一条小木船,在悠长的水巷里漫游。弯弯的小河,清清的河水,驳岸蜿蜒起伏。你安坐于船头晃晃悠悠,听水声橹声的轻响,几枝柳条,轻抚面颊,抓在手中,轻轻的荡一荡再轻轻的松开。那种感觉,说不出的散淡而惬意。
为我摇橹的是位船娘,一块蓝巾包头,身穿大襟蓝花布袄,腰束百折小围裙,背后垂着两条及膝的彩带。带头还缀着红流苏。随行而跃顾盼生动。绣花的圆口布鞋,显得别样的轻巧。这般装束,容易让人想起“青莲包头藕荷兜”的句子来。她缓缓摇船,轻声说话,甜甜的声音,能把发生在小镇的千年故事,讲得格外动听。看着船娘窈窕倩影,听着她柔柔的吴侬软语,谁能说得清,是江南古镇成就了水乡丽人,还是水乡丽人造就了江南古镇。也许,只有江南水乡,才能滋润出这般美丽温情的女子吧。
坐在船上看石桥,也别具一番情趣。石桥由远而近,由模糊而清晰,在缓缓逼近中产生桥在移行的动感。在水中与那古桥作心驰神往的沟通与交流,让遐思奔驰无羁。有时候,几条小船聚拢在一起,然后再一条连一条钻进桥洞,出了洞又慢慢散开。船上的游人相互一笑,便很快地将目光收回,偶尔,邻家的船上也会有人用相机对着你,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管咔嚓咔嚓一个劲给你拍照。那个为你拍照的人是谁?那些拍了的照片又会如何?拍照的人和照片上的你,在某个莫名的日子,会不会想起美丽的漂流瓶的传说?你不得而知。只是觉得,在周庄,人与人之间,人与景之间,都是这般的和谐与美好。
说到周庄的桥,人们总少不了要提到“双桥”。这“双桥”,一横一竖跨河而建,形同钥匙。画家陈逸飞的一幅《故乡的回忆》,让这把“钥匙”,打开了周庄通往世界的大门。从此,美丽的周庄,成了太多人的梦。
周庄又是雅致的,文化的,比起别处来,更多了几分书卷气。豪门深宅的沈厅,“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的张厅,“小楼轰饮夜传杯”的迷楼,处处显出浓郁的文化色彩。走在街上,一个不起眼的老头,可能写得一手好字,读过不少经史;一栋破旧的老房子,可能出过什么名人,还有那江南的昆曲、刺绣、折子扇,…..
---------------------------------
作者简介:张华,河南省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轻风晓月》,诗集《风过桃林》、《走在风中的女子》等,有诗在诗刊、诗选刊、台湾葡萄园诗刊发表。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现居洛阳。
======================
扫描二维码留言给作者
赞赏声明规则
关于原创打赏行动,自愿参与,量力而行。原则上一个月一结(每月1号,结上一月的打赏,作者主动联系编辑,超过1号晚上12点不领取视为支持上海文坛运营。由于编辑工作繁重举步维艰,稿件所得款项故前100元之内的留作平台维护,而后剩余数的40%将作为稿酬支付给作者,优秀稿件入选《上海文坛作品集》,用稿量大。另外60%,我们将投入《上海文坛》运营,主要用于编辑工作。相关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人打赏了,请加主编微信,并说明情况,告知真名,以便确认。不愿自己作品被人赞赏者,来稿时请注明。
根据留言情况等决定发布各大网站。最终解释权归本网站所有!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