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张图,4000余字,全面拆解各类「线条」在摄影构图中的运用技巧

文章原创首发于头条号【影像派】

前言

众所周知,构图之于摄影,犹如骨架之于建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谈论摄影构图的文章已多如牛毛,但它们大多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鲜有谈及方法论背后的内在逻辑或美学原理。对于初学者而言,记忆或背诵一些常用构图法确实凑效,立竿见影。但方法毕竟有限,只能覆盖一些常见的、典型的场景,无法穷尽所有的拍摄情景。「知其然」固然不错,但从摄影学习的长远来看,「知其所以然」无疑更具必要性,因为后者触及的是比方法本身更本质的认知。

在上一篇文章《照片主体不突出?光是背构图法没用,弄懂这些「吸睛点」才是关键》中,【影像派】从「」的视角出发,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几类「点」在构图中的作用及其产生的视觉效果。在本篇中,我们尝试切换到「线」的视角,继续深入探讨构图法的本质及原理。

说到构图中的线条,我们还得从与摄影颇具渊源的绘画谈起。

一、绘画与摄影

在绘画艺术中,线是最方便、最简单的视觉表现工具。同是运用线条,西方绘画的线条多为状物、象形,东方绘画则多为传神、表意。虽然表现手法各异,但在「」的追求上却殊途同归。

摄影的英文photography是由「photo」和「graphy」构词而来,意为「光的绘画」,这种起源于西方的摄影技术,从一开始便在名字中打上了绘画的烙印。其表现方式和理论框架亦深受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讲究点、线、面的位置,追求明暗对比、光影层次、空间透视、色彩搭配等。

绘画与摄影有一个本质上的共性:

都是一种于二维平面中表现三维空间的视觉艺术

在二维平面中,「线条」是比「点」更常见的视觉语言。在绘画中,画家通过不同的笔触、颜料、力度和方位,实现线条在形状、粗细、多寡、疏密等方面的变化,以表现不同的主题;而在摄影中,摄影师则利用不同的视角、高度、光线、景深、曝光等参数,构建不同类型、方向和节奏的线条,以呈现画面的最佳视觉效果。对于后者,线条犹如一梁一柱,构成了图像的骨架,撑起了图像的「视觉大厦」。

在摄影构图中,线条的作用功不可没。

我们大致可以将摄影中的构图分为内容形式两大类:前者指构成图像的被摄体,如主体、前景、背景等,后者则主要指呈现画面的角度、位置、图形元素等。本文中,我们着重从「形式」的维度来谈谈摄影构图中的「线条」。

二、摄影中的「线」

有别于几何学对线的定义和分类,摄影构图中的「线」则是从方向、形状、角度、透视等多个维度进行分门别类的,可大致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曲线等4种。

以下结合案例分类详解。

2.1 水平线

我们将与图像上下边缘平行的线条定义为水平线。水平线具有平静、辽阔、距离等视觉象征。

在现实拍摄场景中,可为画面提供水平线的物体并不多,常见的有大地、大海、天空、建筑物等。

水平线在图像中的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2.1.1 居中

第一种是水平线处于画面的中间。此类构图能传达出安静、平稳之感,但同时亦有枯燥、刻板等弊端。如图2-1所示:

图2-1

上图中,海平面处于画面的中间位置,将天空与海水均匀地一分为二。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平静,但此类「过分平衡」的照片看久了,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觉得刻板、乏味。上半部分的天空万里无云、干干净净,除了一片隐约可见的远山,别无他物。由于缺乏视觉兴趣点,观者视线便会在扫视后迅速离开。因此,天空预留区域的明显冗余导致构图有些拖泥带水

若非刻意营造某种氛围,在实际拍摄时应尽量避免此类构图。

2.1.2 边缘

第二种是水平线靠近图像的上下边缘

由于水平线两侧画面占比严重失衡,此类构图会形成对比夸张、情绪强烈、更具画面张力的视觉效果。

如图2-2,同一个拍摄点,将海平面往上边缘移动,视觉效果却明显不同。大幅增加了海域的画面占比,更能凸显海之浩瀚与壮阔,而飞弛而过的快艇则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同时也平衡了右侧两艘渔船的视觉比重。

图2-2

2.1.3 三分之一

第三种是介于上述两者的位置之间——水平线居于约占画面的1/3处,即常说的「三分法构图」。此类构图传达的是一种和谐、平衡之感

如图2-3,海平面和海岸线分居画面上下两侧,约处于1/3处。

图2-3

类似于居中构图,它也存在缺点:过份强调画面平衡,易陷入刻板。因此,在上图中,我将岸边的瞭望架纳入了构图,形成点与线的上下呼应,以适度打破画面的均衡感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水平线在摄影构图中的一些应用技巧

(1)水平线置于画面中间时易造成呆板印象,若非必要,应尽量避免;

(2) 欲营造画面的动感或紧迫感时,可将水平线置于靠近图像上下边缘处,利用夸张的画面比例,形成强烈的视觉印象;

(3)将水平线置于画面1/3处,可传达和谐之感,若能适度引入「破坏点」更佳,达到「和而不同」。

2.2 垂直线

所谓「垂直线」,是指与图像水平方向(上下边缘)垂直的线条。它不苛求像几何学那般精确,在摄影构图中,只要是竖直方向的直线,我们都将其归类为垂直线。

对应到拍摄场景中,具有垂直线特征的物体可以是枝干笔直的花卉,如图2-4:

图2-4

可以是竹林,如图2-5:

图2-5

也可以是生活物品,如图2-6:

图2-6

垂直线具有简洁、力量、坚定、积极、生长、向上等视觉象征。在构图时,须把握其视觉特征及表达效果:

线条的多寡与疏密直接影响照片的视觉呈现。线条愈多、愈密,视觉上便愈显紧凑,观者会下意识将其看成一个「视觉整体」;线条愈少、愈疏,视觉上便愈显松散,线条间的联系和画面的紧迫感亦随之减弱

如欲表达一种向上生长、生机勃发的主题,宜采用竖幅构图,并在主体上方预留些许空间,在视觉上营造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如图2-7:

图2-7

我们还需注意一点:当垂直线条触碰到图像左右两侧的边缘时,它会起到阻断视线的作用。

如图2-8,我们的阅读习惯是从左至右,当我们的视线扫至右侧时,建筑物的垂直线条与图像右边缘连成的整体会阻断我们,随后我们的视线便会返回并停留在图像的左侧区域。

图2-8

若图像左右两侧均有此类线条,我们的大脑便会下意识地将其联想成一个「方框」,此为「框式构图」的常用技法。如图2-9所示:

图2-9

2.3 斜线

我们将画面中倾斜的、介于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之间的直线定义为「斜线」。斜线是一种动态的视觉诱饵,它可以「引诱」我们的视线跟着一起快速移动。

从单一线条和位置的角度,斜线可分为对角线普通斜线;从多线条和视觉透视的角度,斜线又可分为消失线聚合线

2.3.1 对角线

对角线是一种位置特殊的斜线,它连接或靠近图像的两个对角。它具有引导视线、动感、扩张的强烈视觉效果。如图2-10:

图2-10

对角线并非必须是物体轮廓的实线,也可以是由一些规律排列的点所构成的虚线。如图2-11:

图2-11

几个灯笼和招牌虽然并未相连,但由于位置靠近、形态相似,人的视觉系统会自动将这些点「脑补」成一条线

2.3.2 普通斜线

为了与对角线区分开来,我们将两端不在对角位置的斜线称为「普通斜线」。如图2-12所示:

图2-12

这类线条同样具有分割画面的作用,但视觉冲击力不及对角线强烈。

2.3.3消失线

基于空间透视的原理,现实中的水平线朝画面纵深方向聚拢并消失于一点,我们称之为「消失线」,所汇聚的点称之为「消失点」。它具有引导视线向远处延伸、塑造画面纵深感的作用。如图2-13:

图2-13

消失线的聚拢速度和消失点的位置,取决于镜头与主体间的高度和夹角。高度越低、夹角越小,消失线便越陡、聚拢速度越快,反之亦然。

如图2-14和图2-15,仅仅改变了镜头的高度,消失线的倾斜程度和消失点位置均发生了改变。

镜头高度较低:

图2-14

镜头高度较高:

图2-15

正如著名美国画家和教育家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所说:视线不应该被引导到什么都看不到的地方。

光是用消失线引导视线是不够的,想要吸引观者注意力并留住他们,还需要一些「」作为视觉支撑(详见上一篇文章《照片主体不突出?光是背构图法没用,弄懂这些「吸睛点」才是关键》)。因此,更佳的做法是:在消失线的尽头加入「人」或其它熟悉的元素,作为视线的兴趣点和聚焦点。人总是喜欢一些既熟悉又有些意外的东西

如图2-16,将行人置于长廊的消失点处,形成一个视觉的汇聚点。

图2-16

也可以加入一些熟悉的、外形可辨的元素,以拉近与观者间的心理距离,如图2-17中的汽车:

图2-17

2.3.4 聚合线

受距离、角度和镜头畸变的影响,现实中的垂直线条会在某个视角下产生互相靠近和聚拢的现象,将此类垂直线称之为「聚合线」,如图2-18:

图2-18

聚合线具有引导视线、变形夸张、高大雄伟的视觉效果。

当画面中有多条聚合线时,宜选一条主轴线作为方向和焦点的引导线,增加画面的条理性,避免无序线条带来的视觉混乱。如图2-19:

图2-19

2.4 曲线(弧线)

关于「曲线」的定义或许就很简单了,只要是非直线的线条,我们都可以将其归为「曲线或弧线」一类。摄影构图中的曲线具有安静、平和、轻柔、自然、起伏、亲近等视觉效果。

曲线可以是自然界的有机线条,如形态娇美的花枝:

图2-20

也可以是人工打造的几何线条:

图2-21

它引导观者视线的程度虽不及斜线强烈,但能为面画带来平静、舒缓、被动的情绪氛围。运用曲线构图忌多、乱,宜选取少量、有节奏感的曲线作为视觉引导线。

三、 线条的对比

上文我们已详述了摄影构图中的每一类线条,它们既可以单独呈现,也可以复合使用,以凸显线条之间的对比之美。通常有以下几种对比:

3.1 斜线与垂直线

斜线与垂直线的对比,如图3-1所示:

图3-1

垂直的路灯杆与倾斜的桥梁钢索在形态上构成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同时,重复出现的斜线充满强烈的节奏感,但被突如欺来的垂直线条阻挡和破坏。此时,制造冲突感的路灯成了画面的视觉焦点,而钢索则成了背景。

3.2 点与曲线

也可以点与曲线的对比,如图3-2所示:

图3-2

路灯的剪影是一条合二为一的优美曲线,停留的小鸟恰好处于画面的三分点处,小鸟的剪影在圆滑的曲线上显得如此突兀,令人无法不注意它的存在。

3.3 垂直线与曲线

这种情况与「垂直线与斜线对比」类似,曲线作为视觉引导线,与垂直线条形成矛盾与对比。如图3-3:

图3-3

夜雨后,路人与倒影形成了一条垂直线,与弧形的彩虹灯构成了有趣的对比。

3.4 多线条

若图像多元素较多、色彩较杂,为避免混乱无序,应谨慎使用多线条对比。

如图3-4:

图3-4

此图集合了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曲线等多种线条。为避免杂乱无章,影像君采取了以下策略

1、将马路作为水平线,居中,二分画面;

2、将池中的倒影纳入画面,形成上下对称的构图,令建筑物的轮廓与倒影构成一条封闭的曲线,在视觉上构成一个整体

3、只保留高光的橙色和暗部的青色,其余颜色的饱和度全部降至0,从而减少因色彩过多带来的视线干扰。

4、将行人作为动态元素纳入构图,以均衡画面。

四、结语

构图法如同各种「认知模式」的集合,而「线条」则是模式背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晶体。深刻理解线条之于构图的作用及原理,知其所以然,方有助于掌握模式背后的内在逻辑,达到融会贯通、跨界学习的境界,从而以「模式识别」的方式去应对和掌控更多的拍摄场景。

(0)

相关推荐

  • 构图进阶的要素

    构图进阶有着一些必不可少的要素,掌握这些要素你就能更进一步的提高你的摄影技术了!快看看是哪些要素吧!          1.强调画面中的点 画面中的点既可以是画面中的主要元素,也可以是陪衬主体的次要元 ...

  • 设计没灵感 看看这18种构图方式

    构图是什么?通俗来说,构图就像是绘画里的语法.很多设计师在成为设计师的路上一定是经历过美术的生涯,一张好画的开始,首先得构图,确定好每一个物体所放的位置.在设计中我们也少不了构图这一步骤,不同的构图, ...

  • 线之取舍法则

    线条结构 我们在谈论构图时,经常会提到线条结构.那么什么是线条结构呢?线条结构是摄影画面的线条组合形式.一幅画面一般由许多有形与无形的线条所组成,其中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主线条.主线条和其他线条经过组合 ...

  • 25 张图,一万字,拆解 Linux 网络包发送过程

    以下文章来源于开发内功修炼 ,作者张彦飞allen 开发内功修炼 飞哥有鹅厂.搜狗 10 年多的开发工作经验.通过本号,我把多年中对于性能的一些深度思考分享给大家. 半年前以源码的方式描述了网络包的接 ...

  • 25张图,一万字,拆解Linux网络包发送过程

    https://m.toutiao.com/is/euqb5jm/ 以下文章来源于开发内功修炼 ,作者张彦飞allen 开发内功修炼 飞哥有鹅厂.搜狗 10 年多的开发工作经验.通过本号,我把多年中对 ...

  • 生物干货 | 25张图, 涵盖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

    地理生物轻松学 公众号ID: dilishengwu520 ➤ 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 2.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 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 4.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

  • 叫醒自己的 25 张图!

    叫醒自己的 25 张图!

  • 25 张图演示红黑树

    作者:linzworld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inzworld/p/13720477.html 二叉树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树就是二叉树: 本身是有序树(若将树中每个 ...

  • 一轮复习必看 | 25张图搞定高中生物必修知识,需要的赶紧转走!

    高中生物想要学好,在高一的时候就应该深入学习,把这些必修的知识点记熟.记牢,不然到了高二高三,知识点增多,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很累.同时学生也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盲目的去背记.否则越到后面,知识记 ...

  • 收藏这25张图,搞懂工程建设项目全套流程!

    以下25张图总结了工程建设项目的一般流程 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流程 · 基本流程 ·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流程 ·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作流程 ·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工作流程 工程建 ...

  • 2021叫醒自己的25张图!

    2021叫醒自己的25张图!

  • “最有品就是在稻田里拉小提琴”,25张图了解袁隆平的另一面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位自称"90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都在为其广为人知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