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写母爱的一首诗,小时候读不懂,长大后却读哭了!

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孟郊的经典之作《游子吟》。这首诗是孟郊的一首歌颂母爱的作品,虽然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但清新流畅的语言,却充满了爱的纯情,读起来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这首诗也是我们自幼便熟知的一首诗,只不过那时没有阅历,很难体会其中的诗情。下面我们便来一起看看孟郊的这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一生贫困潦倒、居无定所,直到五十岁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职位,《游子吟》这首诗,便是孟郊官居溧阳县尉时的作品。而对于颠沛流离了一生的孟郊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这首诗所描写的便是其中慈母缝衣的场景,虽然普通,但表现的母爱却真切深挚,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诗的起始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人写到物,突出了“线”和“衣”两件非常普通的东西,但却写出了“慈母”和“游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游子”本意是指远游的客子,在唐诗中也有离乡远游的举子之意,他们进京赶考,备受艰辛。而游子的悲苦和哀愁,不仅是孟郊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也是慈母时刻所能想到的。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只是简单的描写了慈母缝衣时的动作,却表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对于母亲来说,这一针一线的细密,就是怕儿子迟迟不能归来。伟大的母爱往往体现在最细微的地方,没有过多的言语,这简单的两句诗,就唤起了天下儿女们对母亲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是对前面四句的升华,孟郊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自己赤子般炽烈的情怀。对于如同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草般的我又怎能报答于万一呢。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诗经里所说的“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其感情是那样的淳厚真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