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第二百零九条
这段文字在《宋本》是同一条;但是在《康平本》是两段文字。前边那一段是顶格条文,后边这一段是降一字格条文。
先看第一段:“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小承气汤”,附注:“不硬者不可与之”。
“可与小承气汤”,在《宋本》是“可与大承气汤”。
解读一下。“可与小承气汤”,《宋本》给改成了“可与大承气汤”。这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个大便微硬的话,应该考虑小承气汤,实际上到不了大承气汤的那种程度。还有另一个问题,在整个《伤寒论》这本书中,顶格条文里边有关小承气汤的论述,只有这一条。如果这一条也是大承气汤的话,那么整个《伤寒论》顶格条文里就没有关于小承气汤的论述。这种可能性不是说一点没有,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这也能佐证这个条文里边所说的承气汤应该是小承气汤,不应该是大承气汤。
做个小结:阳明病,如果出现潮热而且大便微硬的,可用小承气汤治疗。
第二段,在《康平本》里边,是降一字格排版的条文。在《宋本》这个条文的最后,还有“小承气汤”四个字,应该是衍文。
解读一下:这一段内容应该是作者结合自己临床当中应用大小承气汤的体会,对上一段顶格条文所作的补充说明。因为这段文字说得非常的直白。大致意思:上一段顶格条文论述的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不大便六七天的话,恐怕是里有食积了,要进一步确诊的话,可以少量的服小承气汤;如果患者服药以后出现矢气(放屁),则说明里实证已经成了,这时候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下;如果服了小承气汤以后,不出现矢气的话,说明里实证还没有达到大承气汤证的程度,这个时候患者的大便常常表现为初头硬后必溏,所以不可用大承气汤攻下。如果误服,会出现腹胀满,不能食。如果患者因为误下而陷于津液虚则会有“口渴欲饮”的症状;但是,因为是误服大承气汤而致胃的功能比较低下,所以喝了水以后,反倒是会出现想吐的这种情况;此后再出现发热的话,这实际上又出现了里热。必会再度出现大便硬而且量还少,可用小承气汤来治疗。而且最后还叮嘱凡服小承气汤不出现矢气的,千万不要用大承气汤攻下。
从这段文字来看,这肯定是作者亲身的临床体会,写得非常详细,而且也把病理解释得比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