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段锡朋

段锡朋,字书诒,1896年出生于江西永新。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爆发之前,段锡朋已经是北大学生干事会的总务主任。五四运动时期,当选中国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1918年5月北京爆发了现代中国的第一次学生运动。运动的起因是中日两国签订《中日防敌军事协定》,留日学生回国抗议,北大学生起而响应。5月20日晚,北大学生集会,决定第二天与工专、法专、高师等院校一起赴总统府请愿,要求大总统不要在条约上盖印。

据天津《大公报》1918年5月22日报道,面对学生的质问,冯国璋耐心地做了解释。他让人找来条约原件,一条条读给学生听,然后告诉他们:这份条约“非正式条约”,“非如外间所传为亡国条件”,为了国家的利益,这条约还是应该签。结果是总统成功地说服了学生,学生比较满意地离开了总统府。正是在这次运动中,段锡朋成了引人注目的领袖人物。

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学生干事会,段锡朋成为总务主任。1919年5月3日,蔡元培接受汪大燮等人的提议,要依靠学生的力量督促政府拒绝签约,找来的学生领袖中,有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等。当天晚上召集并主持会议的是段锡朋,在这次会议上,他被推举为5月4日天安门广场集会的主席。

根据罗家伦的回忆,段锡朋在5月4日之前工作并不十分主动,但在同学们被捕之后,他却挺身而出,显示了领袖气度。罗家伦是这样说的:“到了五五那天的下午,事件愈加扩大,情势非常严重,众议不免纷纭的时候,书诒挺身而出,以沉毅、勇敢而热忱的姿态,突现于全体北大同学和整个北京专科以上学生之前。他穿了一件毛蓝旧布长衫,可是他的言论,他的主张,他的气慨,他发光可以射入人心的眼睛,竟使他成为大家心悦诚服的领导者。”(下图是罗家伦)

5月5日那一天,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成立,段锡朋当选会长。5月6日下午,各校代表3000多人在北大法科礼堂开会,成立北京学生联合会,段锡朋再次被推举为会长。6月5日,段锡朋与罗家伦等作为北京学生的代表在上海参加各界代表联席会议。段锡朋在会上介绍了北京学生运动的情况,号召学生、工人和商人支持北京的学生运动,推动会议做出了罢学、罢工、罢市的决议。在上海期间,他联合上海各大学一起向全国各大学发出通知,请他们到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议。6 月16 日,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段锡朋主持了会议,并当选为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

从他在五四运动前后的表现看,他是五四运动实实在在的的领导者。据说是五四运动时期赫赫有名的“段总理”(学生这样称呼),他尊崇“陈蕃、李膺等人的魏晋风骨”,并以此为动力,提倡反帝反封,反军阀反侵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他崇拜蔡元培先生,爱护北大。在“五四”最困难时期,他挺身而出,沉毅勇敢,敢作敢为敢当。

然而,到了后来段锡朋的名气就不大,到了今天是鲜为人知了。那是怎么回事?有人说主要原因是他无著作传世。另外,可能也跟他后期的一些工作经历有关吧。

1920年,段锡朋赴美留学,回国后积极投身国民党革命工作。1927年1月发起成立AB团,其目的是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AB团的宗旨是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取消民主主义。这样一个组织,在成立后仅三个月,就被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发动的“四.二”大暴动所摧垮。

1930年,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代理校长等职。抗战时期,他负责的工作需要120个编制,可他只用了60人。有人劝他,反正是为国家办事,花国家的钱,何必苦自己呢。段锡朋回答说:“老百姓太苦了。”段锡朋无论在工作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是一个苦行主义者。即使这样,他还不忘周济比他穷的朋友。因此,段锡朋深得朋友的爱戴。

1948年12月26日在上海病逝。得知段锡朋去世消息,他的朋友罗家伦悲痛欲绝,哭道:“亦儒亦墨亦真诚,远识高标两绝伦;忧患不容余涕泪,我今痛哭为苍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