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马种的改良,是如何导致东亚两大强国覆灭的?
自从我们刚刚脱下开裆裤,带上红领巾,走进学校的第一天,就被老师们灌输了一个观点,先进一定会战胜落后,文明一定会战胜野蛮,我们之所以生活得像蜜儿一样甜,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制度更加先进文明。
不仅仅中国的老师这么讲,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老师也是这么说的。虽然对于后面这句话,到底是实事求是,还是王婆卖瓜,自吹自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可是对于前面那两句话,却绝对没有人敢质疑,这不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吗?!
既然是真理,我自然也从来没有敢怀疑过。可是随着我读书越来越多,我却产生了一个疑惑,史书上白纸黑字写着的,怎么不是这么一回事。
谁说的先进一定会战胜落后?文明一定会战胜野蛮?事实上世界历史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反着来的。
不信?我下面随便给你举几个例子,足以向你证明,这套说法有多么的荒谬!
既然我们写了这么久的大清,那我们就干脆讲讲他们的老祖宗,一群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野蛮人,女真族,到底是怎么样轻轻松松地踩扁了大辽,这个结合了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二元帝国,又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的,消灭了中国古代封建史上,经济最发达的北宋,被连抓了两个皇帝,单就这抓皇帝的能耐来看,即便放眼世界,那也绝对是全球第一。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老师是这么解读这段历史的,辽朝末年,天祚帝耶律延禧继位,这个人荒淫无耻,腐败无能,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导致内外矛盾激化,于是备受压迫的女真族人不堪忍受,揭竿而起,得到了天下响应,于是就消灭了反动没落的大辽,这个故事就结束了。
小时候身体短,见识自然也就更短,老师怎么说,我也就怎么信了,可是等到我上了大学,有机会读了读二十四史,忽然发现这事好像不大对劲。
不论是按照先进落后说,还是文明野蛮说,这女真人和辽国的契丹人,完全不在一个境界上,一个还在原始的部落社会,什么制度也没有,另一个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南院北院制度,分别管理农耕地区和游牧民族,这文明程度根本就没法比。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历史书上记载了几个关于完颜阿骨打的故事,让我们可以了解一下这个人:
完颜阿骨打
第一个故事是,完颜阿骨打有一次在辽国的首都,和一个契丹贵族下棋,下着下着,对方有一步棋没走好,就非要悔棋,结果完颜阿骨打马上就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立刻就要拔刀去削对方,让他要悔棋就干脆把肠子也一起悔青。
这可是在对方的首都啊!为了这点小事就要杀人,你想想,这堂堂的金太祖,同那些晚上吃烤串时,被人多看了两眼,就要拿啤酒瓶子砸人的二混子,有什么区别?
幸好和他一起去的另外一个部落首领,名叫完颜娄室的人,按住了他的刀鞘,让他拔不出刀来,才免了一场血光之灾,结果他还是不依不饶,非要用刀柄重重地猛击了对方一下,这才勉强解气。
完颜娄室
单凭他这一连串的表现,你敢说他是雄才大略,老谋深算吗?
更重要的是,这种不计后果的冲动,差点儿让他丢了小命,毕竟对方也是辽国的权贵呀,你一个番帮酋长,居然也敢喊打喊杀,这还有没有王法?
于是状就被告到了辽道宗那里,这以下犯上,在封建社会里,可是不得了的大罪,很多人都撺掇辽道宗,让他杀了完颜阿骨打,可是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这个爷爷,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吾方示信以怀远方,不可杀也。”
虽然后来有很多人说,辽道宗放虎归山,可是我必须说这纯属是马后放臭屁,而且是非常非常的臭屁,为了这点小事就随便杀人,那仅仅只有150万人的契丹,肯定就无法驾驭900万的异族了,所以辽国的皇帝,在政治上是非常的成熟的,同完颜阿骨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如果你再往深里想一想,完颜阿骨打已经是女真族里的精英了,是见过大世面的,但是在辽国的首都也敢杀人,那一般的女真人,和野人几乎就没有多大的差别了,所以要论文明还是野蛮,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法比。
而且你千万不要以为我这是信口开河,根据宋人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里记载,公元1117年,北宋第一次派出一艘海军战舰,携带7名使者,前去和金国人联系,但是到了辽东,当他们第一次看见了岸上的女真人以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下船,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使者一看这群人,明显就是一群原始人,上去和这帮人谈,恐怕还没来得及张嘴,小命就不保了,结果宋金的第一次交流,就这样无疾而终。
你可别以为是这群人胆子小,实际上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后来宋朝又派了一个胆子特大,名叫马政的人再次出使金国,结果刚一上岸,使团就被抢了个精光,团员也几次差点被杀,全靠“药师(翻译)辩论再四,得免,遂缚以行。”
第二个故事:天祚帝去黑龙江钓鱼,按规矩,千里之内的女真族部落首领,都要给老大来问个好,完颜阿骨打自然也来了,然后天祚帝就摆了一个头鱼宴,招待大家。
我没有来得及去考证,不知道今天查干湖上的这个头鱼宴,和这个辽代皇帝钓鱼的地方有没有关系,但是猜测地点应该相距不远。
既然摆了宴席,自然就少不了大吃大喝,喝多了,按照少数民族的规矩,那就跳跳舞吧。皇帝肯定是不能跳的,那就酋长们跳吧。
可是轮到了完颜阿骨打,他就是不跳,怎么劝都不跳,这就有点像酒桌上喝酒,别人敬你酒,你明明能喝,却坚持不喝,这叫不给面子了,天祚帝自然就生气了,对旁边的一个叫做萧奉先的大臣说:“找个机会把这家伙杀了算了。”
可是这个叫做萧奉先的大臣却说:“山野粗人,不懂礼仪,杀了他不利于民族团结。”就把皇帝给顶回去了,结果辽天祚皇帝只有作罢。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辽国还是要文明的多,它有一套完善的官僚制度的,皇帝并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谁先进,谁落后,自然也是高下立判。
综合这两个故事,你可以说完颜阿古达是一个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汉子,但是你要说他是一个又楞又横,完全不懂政治谋略的野蛮人,其实也不为过。
而且还有一点我要告诉你,历史学家对当时女真族人口的估计,在30~50万之间,他们全都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而大辽当时已经有900万以上的人口,其中光是契丹族就有150万,早已进入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在力量对比上,双方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所以女真能灭辽,你要是想用先进和落后,文明和野蛮这套逻辑去解释,那肯定是讲不清楚的,事实上你无论用哪种政治经济学说法,都是讲不通的。
那女真能灭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有一种说法是,契丹人被汉化了,所以战斗力变弱了,这话听着似乎是这么回事,可是如果你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你就会发现这事也站不住脚,为什么呢?
因为就在辽国被灭亡的前夕,一个叫做耶律大石的人,率领200名骑兵,逃到了蒙古草原上,在那里他收拢了被金军打垮的1万多名残兵败将,靠着这些人,他一路向西打,征服了大半个蒙古,整个新疆,以及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一个叫做西辽的国家。
耶律大石
公元1141年,这些在女真人面前,不堪一击的弱鸡菜鸟们,在今天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著名城市,撒马尔罕附近,和塞尔柱帝国的10万穆斯林联军打了一仗,史称卡特万战役,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塞尔柱帝国,和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很有点渊源,据说奥斯曼人最初就是臣属于罗姆苏丹国的一小部分突厥人,而罗姆苏丹国又附属于塞尔柱帝国,所以今天的土耳其人,东攀西附的,也和他们有了一点关系,于是把他们也写进了土耳其历史,自然对这场战役,也做了深刻的研究。
按照《辽史》里的说法,参战的双方,耶律大石有3万人左右,穆斯林骑兵有10万人之多,不过土耳其历史学家秉承他们一贯的风格,坚称这个数据是错误的,他们认为耶律大石也有十几万人,不然的话,就无法解释后面的结果。
后面的结果是什么呢?双方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卡特万草原进行了一场决战,契丹人大获全胜,穆斯林全线崩溃,3万人阵亡,塞尔柱帝国从此走向了衰落,这让土耳其的历史学家们很抓狂,所以耶律大石的兵力绝对不能少。
我们之所以要提这场战役,其实并不是想拿土耳其的历史学家们开涮,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告诉你,契丹人并没有因为汉化了而不能打,相反他们很能打,除了打不过女真人以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场战役在东西方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这场战役的结果,被正在东征的十字军听说了,然后他们就相信,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信奉上帝的约翰王,力量强大,所向无敌。
这个传说被他们带回了西欧,从此广为流传,甚至变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当奥斯曼帝国崛起,军事坦丁堡陷落以后,西方人更加对这个约翰王朝思暮想。
所以第一支葡萄牙船队离开里斯本,揭开了大航海的序幕时,他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去寻找这个传说中的约翰王,而因为这场胜利,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被西方人称作了契丹,有一种说法,CHINA就是契丹的变音,当然,这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只是众多的猜想之一而已。
那么既然金能灭辽,和政治制度无关,和文明程度无关,和辽接受了汉族文化也无关,那到底和什么有关呢?
答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女真人拥有更好的马种,仅此而已!
够不够毁三观?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如此!就是这么简单!
今天的人可能很难想象,马对于古代人有多么的重要,你拥有什么样的马种,就决定了你能拥有什么样的军队,采用什么样的战术,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
(以下资料主要来自于北宋王薄《唐会要》卷72《诸番马印》,苏颂《苏魏文公文集上册》,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60 《兵考十二马政》,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兵二十四《马政杂录一》里的记载。)
”
在中国古代,一共有5种主要的战马来源,最好的马是突厥马,也就是今天新疆的伊犁马和哈萨克马,这种马平均身高在1米41到1米5之间,体重在450公斤左右,以速度快见长。
伊犁马
不过这种马由于产地遥远,来源稀少,所以主要作为奢侈品,无论是金辽宋西夏,都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基本上属于当时的劳斯莱斯,真正大规模用于作战的,却是另外几个马种。
最次的是西南马,平均身高在1米到1米25之间,体重在155~255公斤之间,自从西夏崛起,宋朝丢掉了凉州,丧失了北方马种的来源以后,被迫只能从西南买马,这种比驴大不了多少的马,就成了宋军的主力装备。
西南马
既然大小差不多等于一头驴,那驮载力自然不足,所以骑驴的宋军,基本不穿盔甲,靠左手挽一个皮盾保命。
既没有冲击力,防护也不好,那就只有玩远战了,九成的宋军骑兵都是弓手,所以北宋末年的骑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骑兵,只是机动力更强的步兵而已,和宋初有好马的骑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这一点在尹洙的《河南先生文集》卷20《奏阅习短兵状》里得到了印证,“诸处马军,每一都枪手、旗头共13人,其80余人并系弓箭手。”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卷292里也有类似的记载,“马军一分习枪刀,余皆习弓。”
在我们的印象中,靠骑兵起家的契丹人,其实他们的马也不怎么好,契丹人主要用的是契丹马,这种马事实上就是今天的蒙古马,或者说是蒙古马的祖先,身高在1米25到1米35之间,体重在260公斤到360公斤之间。
蒙古马
蒙古马在宋代人的眼里,那也是属于一种劣马,速度不快,载重力也不强,唯一算得上优点的,大概就是耐力比较好,能爬山下坎,适应力强。
那么契丹人为什么用这种马,能够一度天下无敌呢?一个最大的原因是,这种马好养,对饲料不挑剔,经济,所以可以用数量换质量,契丹士兵都是一人三马制。
基于这个特点,辽军都是具装骑兵,也就是人马都披甲的,最早的铁鹞子,铁林军,都是从契丹人那里开始的。按照《辽史》卷34《兵卫制上》里的记载“人铁甲九事……马甲皮铁,视其力……”
铁鹞子
虽然马多,但是马种不好终究限制了辽军,辽军的重骑兵,还远远没有达到刀枪不入的境界,宋军使用的神臂弓,照样可以在百步之外,轻松地洞穿身披一层鳞片甲的辽军士兵。
后面我们会讲到,要想挡住神臂弓,至少要穿两层当时的标准厚度盔甲,要想万无一失,至少要穿三层盔甲,马必须要披铁甲,皮甲是不够的。
这样算下来,再加上人、武器和弓箭的重量,单个战马至少要负重350~400斤,还要能快速冲刺个几公里,蒙古马是做不到的。
这些数据的来源,是根据孟古托力《骑兵兵器与盔甲的改革和发展》《北方文物》1999年4月刊里的研究,当时骑兵单层铁甲的重量在45~50斤,一套马铁甲的重量大概在80~100斤左右。
所以契丹人的战法和后来的蒙古人很类似,以突袭和骑射为主,冲阵为辅,因此每个契丹骑兵都会携带四把弓,400支箭,按照宋朝人的说法,契丹人“轻而不整,散而复聚,败退无耻,成列不战,长于弓矢,短于枪戟……”
而采用河曲马的西夏人,战法就明显和辽军不同了,河曲马要比蒙古马更大,身高在1米33到1米43之间,体重在330~400公斤之间,负重能力要明显高于蒙古马。
河曲马
因此西夏人用的是重甲骑兵,就是人和马都穿着冷锻甲的铁鹞子,他们的打法是以中央突破为主,但是他们的马还是不够好,因为宋军名将吴玠就说过,西夏人玩的就是一锤子买卖,挡住了他们的一次冲锋,战斗就结束了,因为河曲马驮着350斤~400斤左右的负重,高速冲击个几里地,也就跑不动了,打不垮对方,大家就只有回去洗洗睡了。
所以你看,真是有什么样的马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军队,这样你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汉武帝为了夺得大宛马,也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今天的阿哈尔捷金马,会不惜糜浩巨资,两次派出李广利率领数万人,远征万里之外的大宛国,也就是今天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国的费尔干纳盆地。
这场战争耗时4年,损失惨重,但是最终达到了目的,虽然古往今来的历史学家,对汉武帝多有指责,觉得他为了几匹种马而劳师远征,不仅仅是穷兵黩武,更是疯狂到了极点,但是汉武帝真的疯了吗?
女真人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等到他们上场的时候,游戏规则就完全变了,因为女真人不仅仅有黑龙江马,还有各种改马,也就是杂交马。
黑龙江马
黑龙江马有两种分类,一种以速度见长,一种以驮重见长,平均身高在1米49到1米56之间,体重在500公斤左右,比西夏人用的河曲马,又大了一圈。
至于它的改马,也就是杂交马种,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我们通过一种现代的东北杂交马,铁岭挽马进行比较,来推测一下他们当时的改良品种,这种现代杂交马平均身高1米55,力量相当于普通马的2.5倍,拉着一吨重的东西,45分钟能跑完8.5公里。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奔驰对奥拓,悍马对北京吉普,这意味着碾压的优势。
所以只要听过评书《说岳全传》的人都知道,金军有两大利器,拐子马和铁浮屠。
其实拐子马这个叫法,最初是宋朝人发明的,在北宋学者曾公亮等人,奉宋仁宗之命,编写的《武经总要》里,明确的提出了拐子马及其用法:
拐子马
“东西拐子马阵为大阵的左右翼也,本朝西北面行营,拐子马并选精骑,夷狄用兵,每弓骑暴急,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马以为救援。”
所以拐子马泛指两翼骑兵,在宋军中扮演的,是救火队员的角色,不过宋军后来失去了战马来源,变成了骑“驴”能手,这个发明权,就戴到了两翼骑兵用的最好的金人头上,从此以后一说拐子马,都特指金军骑兵。
至于铁浮屠,也有叫连环马的,相信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那是双鞭将呼延灼的看家本领,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没有良马的大宋王朝,只有在梦里才会有这种编制。
铁浮屠
铁浮屠实际上是金军的重甲骑兵,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巅峰之作,重到什么程度?按照《三朝北盟会编》里,宋沈琯写给李纲的信中指出:“金贼兜鍪极坚, 止露两目, 枪箭所不能入。”
同样根据这本书里汪若海的记载,金军士兵经常身披两层铁甲,这个防护程度,在当时基本上是刀枪不入了,根据杨汝翼的《顺昌战胜破贼录》里的记载,宋军士兵要想杀伤对方,必须先要用长枪挑掉对方的头盔,然后才能用刀斧斩杀对方,由此可见对方防护程度之高。
至于金军的重甲骑兵是不是三马相连?这个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至少乾隆就认为这不可能,不过这也不好说,因为在郭乔年的《顺昌破敌录》里,有这样的记载“乌珠(金兀术)自将牙兵三千,往来为援,皆戴重甲,贯韦索,三人为伍,号铁骑马,左右两翼,号拐子马,皆女真人充之。”
不过这个历史细节我们就不纠结了,但是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了一点,由于有了比契丹人更好的战马,女真人把重甲骑兵发展到了巅峰。
而且还有更重要一点,他们可不像西夏人那样,脱衣上床三分钟,人称江湖小旋风,因为马好,他们可以来来回回地连续冲击几十次,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不打个上百回合,叫什么马军?
所以他们同契丹重骑兵之间的差别,就好像海湾战争中,美国人的M1A1坦克和伊拉克的猴版T72之间的差别,完全可以单方面的吊打对方。
如果你觉得铁浮屠就已经厉害的不得了,那女真人的两翼的轻骑兵,拐子马就更吓人了,凭借着黑龙江马对蒙古马的速度优势,女真人追你你跑不了,女真人逃跑你追不上,契丹人完全处于一种全面受虐的地步。
这样的部队一旦成了规模,直接就碾压所有的对手,所以辽国人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就是这个原因,以轻骑兵为主的辽国军队,面对这样一支战争怪兽,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所以直接就稀里哗啦了。
当然,这中间辽国人自己也送分不少,比如护步答岗战役里,前方正打的热火朝天,后方居然搞起了叛乱,自己挖了自己的墙角。
但是这些都不是关键因素,因为金辽之间打打和和持续了很多年,契丹人的动员能力是女真人的几十倍,一两场的输赢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可是由于军事技术上的差距太大,无论怎样认真准备,契丹人自始至终,一局也没有扳回过。
不仅仅辽国人稀里哗啦了,宋军也彻底崩溃了,以前跟契丹人打仗,虽然运动战打不过辽国人,可是只要摆出阵地战,凭借着威猛无比的神臂弓,契丹人也奈何不了宋军。
可是刚刚和金军接战的时候,宋军发现这个仗完全没法打了,宋军的拿手好戏,什么平戎十全阵之类的,在金军铁浮屠的冲击下,简直就像螳螂挡车,不自量力,所以徽钦二帝只好北狩了。
公元1127年,画的了一幅工笔好鸟,写得了一纸挺拔的瘦金体的徽宗父子,被迫带着1300名被扒光了上衣的皇室男女老幼,袒胸露乳地牵着一头羊,给大字不识一个的完颜阿骨打献祭。
献俘大典后, 除了徽宗和郑皇后, 钦宗的朱皇后和朱慎德妃, 还有他们未成年的公主皇子外, 其他皇室成员, 以南宋高宗康王赵构的母亲韦贤妃为首, 包括赵构的妻子邢妃、妹妹柔福帝姬及其他帝姬、宫嫔共三百多人同入“浣衣院”为官妓。其他美貌的嫔妃、公主、宗妇宗女宫女, 全部分给金军将士为奴。所有的男俘———包括皇子皇孙、驸马等, 全部分散给金将领为奴。
后来南宋的使者来到黄龙府,看见宋朝的贵妃和娘娘们全都赤身裸体,仅仅腰间围着一块羊皮,早已被糟蹋得不成人样,不由的放声大哭,你说这世道公平不公平?不论你发展了多么高的文明,有时候甚至不如你恰巧拥有了一匹好马。
完颜阿骨打靠着当初给辽国人当保安的时候,学会了制甲技术,再结合本地的优质战马,发明了拐子马和铁浮屠,就靠着一招鲜,吃遍天,13年间消灭了东亚两大帝国,一直到岳飞韩世忠用背嵬军(同百度百科里的说法不同,一些专家考证,这是一句西夏语,指的是圆形皮盾,泛指精锐的重甲步兵),手持长刀巨斧,专砍马蹄,才了结了金军不败的神话。
就凭着一次军事技术的革新,落后就战胜了先进,野蛮也战胜了文明,而且这种事情并不是孤证,残忍的蒙古人曾经大杀四方,西方文明的开山鼻祖罗马帝国,也是毁在一群蛮族人的手里,这种例子多得不胜枚举,东西方比比皆是,因此我们今天很多被人视为绝对真理的观点,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所以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在微信群中为了某个制度的好坏,炒得面红耳赤,甚至破口大骂,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能举出反证。
迄今为止,政治经济学到现在给出的所有公式,都可以即是1+1=2,也可以是1+1=3的,完全的不科学,这促使我们不得不提一个问题,会不会这些研究,从根本上就是错的?
不过在归因之前,我还会为你举出很多反常识的例子,你会发现如果换一个角度,很多我们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好像完全不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