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釉里红的鉴定
元代瓷器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一个划时代意义。景德镇元青花瓷的精美成熟让人惊叹,元代釉里红伴着元青花瓷也放出异样的光彩。元釉里红的存世量稀少,被发现刊载的仅几十件而已。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它为釉下铜红彩绘,烧成难度大,特殊性强,因而有自身的装饰特色,本文就个人的视觉角度,试论元代釉里红一些基本特征。
一,元釉里红的呈色
元代釉里红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绘画在瓷的胚胎上,盖一层透明石灰质青白釉,高温烧制而成,烧成中要求强还原气氛和适当的温度控制。根据有关资料和个人试验,呈色剂氧化铜的比率含量比铜红釉高,且配方简单,主要依托的是石灰质釉,含有高岭土的瓷胎,高超的烧炼技术。元釉里红发色呈现红紫、黑灰、荤散等变化,主要是因为还原气氛强弱,烧成温度的高低。
江西博物馆藏元釉里红玉壶春瓶
从元釉里红呈色上来看,主要色调是红偏紫黑色,鲜红者稀少,后者一般为过烧产品,因为当时烧成温度偏低,通常都在1250度以下,根据烧炼温度与铜红呈色原理,元釉里红少见铜绿色斑点,(在清代及现代釉里红瓷中常见),元釉里红由于当时烧炼技术,还原气氛的掌握程度,呈色常出现发黑、荤散。例如:江西博物馆堆塑塔式盖罐,非常典型表现出元釉里红这类特点。
江西博物馆堆塑塔式盖罐
二、元釉里红绘画手法
元釉里红有白线勾描,勾线点燃,涂绘刻画、色彩斑点,并结合镂空堆贴,雕刻等多种形式。
涂绘画彩多见于元釉里红早期产品,釉色与元代影青釉色一致,伴有刻画、雕捏、罐、玉壶春多有此类装饰。其釉面釉质饱满,气泡偏多,用笔自然大气,不拘小节。呈色不稳,红艳、泛紫、黑灰均有,多数荤散。例如:江苏吴县出土的釉里红龙纹大罐和高安市出土蟠龙纹转心高足杯。
高安市出土蟠龙纹转心高足杯
勾线点染,多见于精致产品,最有代表是高安市博物馆藏元釉里红开光鸟纹大罐,它以勾线为主要装饰手法,局部花卉叶子兼有点染,图案边饰开光中的四季花鸟用线描绘,生动自然,呈灰青白色釉。由于铜红是绘制在坯胎上,烧制过程坯到瓷器会有收缩,铜红发色还会使线条扩大,要求画工技艺非常高超,掌握料性熟练,所以勾线釉里红属精品类。
高安市博物馆藏元釉里红开光鸟纹大罐
涂绘刻画是釉里红独特画法,如:高安出土的一件芦雁纹匜,匜的边饰.内底芦雁纹是在涂绘好纹饰轮廓形体,用刻刀代笔,刻划出海水,芦雁的羽毛。
高安市博物馆藏元釉里红芦雁纹匜
刻画涂绘是结合影青刻花技法,如兔纹玉壶春瓶,先使用可刀划出弦纹.飞兔纹饰,然后背景涂画釉里红。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釉里红玉壶春瓶
点染,有先用白描勾线,局部叶子等地方轮廓内点染,还有一种雕花点染,这是一种珍贵品种,最有代表是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大罐,开光内贴塑四季花卉,花朵用铜红点染而成,十分美观。图案边脚纹饰用青花描绘,釉里红与多种手法集于一身,可说是景德镇斗彩瓷的先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青花釉里红综合彩绘(史料有记载“青花夹紫”目前还没有权威图片资料),笔者曾见过一件玉壶春残件,一块用青花线条结合釉里红勾线绘制图案纹饰的葵口形小盘。
江苏吴县通安华山出土元釉里红龙纹盖罐
三、元釉里红装饰构图
元代釉里红装饰构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疏朗,先师巧妙运用铜红发色特点,往往把纹饰集中在器部的中部,这个部位施釉均匀有利铜红发色,烧成都是最佳部位,不利于铜红发色的器形口部,底下部位留白,如玉壶春较多使用这种构图,还有出口瓷中的小件产品,元釉里红典型开光花鸟大罐,底下部位留有很多空白,仅有二道弦纹与同时代的元青花通常布局有明显区别。
高安市博物馆藏元釉里红梅菊纹高足转杯
四、元釉里红装饰题材
元釉里红发现的产品不多,但题材广泛有四季花卉、图案装饰、山水人物、飞禽走兽等,釉里红在表现题材上,有其概括,简洁等独特艺术效果。
花卉一般多以菊花、莲花、灵芝纹等折枝花形式二方连续,以白线勾描为主,如许多玉壶春釉里红瓶。人物题材多以山水结合,人物小而简炼,融入于风景画之中。龙纹、凤纹,还有兔纹多半用刻画手法,刻出主题纹饰,辅以釉里红装饰。用诗句书法为题材,如一件韩国海底打捞出来的一块圆腰形画般内刻梧桐叶两片,在叶上用铜红各书五言诗一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又如一件景德镇新近出土高足转杯,也就是以铜红诗句为题材装饰。以捏雕动物为题材,涂绘釉里红,如江西博物馆藏釉里红塔式盖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釉里红龙纹四系扁瓶
五、元釉里红造型
元釉里红烧制难度大,存世量少发现的种类不多。常见主要是玉壶春瓶,,大小罐类,梅瓶仅发现一件而已,玉壶春瓶通常高约22厘米,27厘米左右两大类型,其造型有一定规律性.撇口.细颈.圆腹,圈足底部施釉随意,玉壶春瓶成型为四段模印,有接胎痕迹。罐类一般分上下两部,在腹部最大直径处接胎,大罐加接底脚,多配有盖,荷叶型盖为一类型,子母口为另类,带有盖顶。匜,糟形流.平沙底.口径通常在14厘米左右,胎体较轻,画面装饰在匜的内壁.内底部.如釉里红芦雁纹匜。有一种特殊造型“转心杯”.其结构是杯底中心有一个呈锥状的“公榫”从杯足嵌入圈足的上端与杯嫁接,足部空心上下形为“母榫”两榫之间有空隙,使杯自由旋转,并且不会脱落。此杯已发现有二种造型,一种捏塑一朵云纹,一种捏塑一只蟠龙纹,釉里红点斑涂绘和勾线画菊花纹,釉里红造型特别是景德镇出土的塔式四灵盖罐.罐肩至腹部捏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卷云纹.莲瓣边,盖顶为塔形,加饰其他凸雕图案,涂绘釉里红。同时还有楼阁式谷仓,此仓结构复杂,人物形象生动,再现了元代南方木建筑的特征,釉里红装饰极有特色,造型稀有。还有故宫藏釉里红龙纹四方扁瓶造型与元青花造型相同。
江西博物馆藏元釉里红亭楼式谷仓
六.元釉里红的胎釉
元釉里红的胎质以二元配方为主,因高岭土含铁量不同,有白.灰两种倾向胎质,胎质细中见粗有火石红者居多,当时烧造釉里红窑温偏低,瓷胎常有生烧现象。由于使用含有铁质泥渣饼垫烧,器型底足多般有粘黑棕色砂。釉质明显可分二大类,一类影青釉,含石灰钙多,气泡明显,涂染装饰釉里红结合刻划纹饰多,如龙纹盖罐,玉兔纹玉壶春瓶。一类青白釉,釉中的氧化钙含量少,钠钾含量高,其釉里红发色相对稳定,用以线描类釉里红较多,如;开光花鸟大罐。釉里红与釉结合的要求非常高,故胎质配制不能坚硬,为不使瓷胎变形,古代艺人常用高岭土涂抹在器型内胎上,形成一种特别的胎质特征。釉面总的来说,灰青白色居多,正烧的釉里红产品釉色润泽,玉质感强。小件产品留有施釉过成中的手指印,大件为浇釉操作方法。整器观察器物釉面不呆板,有局部积釉痕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釉里红龙纹四系扁瓶底部
目前发现的元代产品不多,因此把握元釉里红的特征很难全面,对于同时期的元青花瓷与元釉里红成型工艺特征,绘画题材等有许多共同之处,大家可以参照解读釉里红的一些特征。
从传世和出土的元代釉里红瓷器来看,虽然在器型、胎釉、和烧造工艺上,与同时期的青花瓷器一样,但还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一、纹饰佈局比较简单,多层次繁密细致的紋饰极为少见。
二、紋饰题材相应减少,不如青花瓷器那样丰富多彩。
三、铜彩料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因此元代釉里红纹饰细线条,多有"烧飞"现象。
四、铜彩料在烧成过程中十分敏感,窑室气氛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予期效果,所以元代釉里红瓷器,呈现纯正红色的很少。
五、元代时还不能极其熟练的掌握这种釉里红烧成技术,因此元代釉里红瓷器无淡彩,只有一个比较浓的色阶,并且紋饰线条以及块状涂抹的边缘,常有不同程度的晕散。
元代釉里红的釉色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淡青白色,一种是灰白色,都属于质量较好的影青釉。莹润光洁、釉面平整、白中泛青、赏心悦目。
元代釉里红的装饰方法也仅有三种,一是釉里红拨白,既为红地白色纹饰。二是釉里红涂绘,既为白地上涂画块或片状的纹饰。 三是釉里红线绘,既是在瓷胎上用线条描绘各种不同的图案花纹。从简单到繁杂,由低级到高级推论,釉里红线绘瓷器要晚于其它两种装饰方法。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釉里红转把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釉里红转把杯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底部
至于釉里红的线绘纹饰,与同时期的青花器纹饰相类,尤其是焦叶纹、缠枝菊、莲花瓣的绘画特征,极其明显。
因为元代釉里红瓷器较为珍罕,近十数年仿品出现较多,但是破绽较比元青花仿品更易查验:
一是涂抹红彩死板数块,无飞白无晕散。
二是拨白及涂抹纹饰均较呆板,无灵气少神韵。
三是只注重铜红发色,怱略了釉面发色,没有仿出影青釉乳油状的光晕。
四是器型不准,或僵涩或臆造。
五是胎体或轻或沉,死沉而不是厚重。
六是时代工艺睱疵仿的过于雅嫩,缺乏拈手而来的洒脱气韵。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