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宗之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

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上奏检举张易之等人所犯罪行,武则天下令将张易之等人交付韦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共同审理。在此案还在审理的过程中,情况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八月甲寅(初一),武则天任命韦安石兼任检校扬州长史,庚申(初七),又任命唐休璟兼任幽州、营州都督、安东都护。唐休璟赴任之前秘密地对太子说:“现在张易之和张昌宗仗着天子的恩宠而不遵守臣子的本分,日后必将作乱。殿下应当对此提前加以防备。(二张恃宠不臣,必将为乱。殿下宜备之。)”

相王府长史兼知夏官尚书事、同凤阁鸾台三品姚元崇也对武则天说:“臣事奉相王,就不应当再担任夏官尚书这一掌管兵马的官职。这并不是因为我怕死,而是由于我担心这样做会不利于相王。(臣事相王,不宜典兵马。臣不敢爱死,恐不益于王。)”辛酉(初八),朝廷改任姚元崇为春官尚书,其余职务不变。姚元崇字元之,当时由于突厥叱列元崇谋反的缘故,武则天特命姚元崇以字代名,称之为姚元之。

九月壬子(二十九日),武则天派姚元之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辛酉,又任命他为灵武道安抚大使。

姚元之即将赴任时,武则天让他推荐外朝官中才德可以胜任宰相职务的人。姚元之回答说:“张柬之朴实稳重,富于智谋,对于国家大事能够当机立断,况且他已很老了,请陛下赶紧重用他。(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冬十月甲戌(二十二日),武则天任命秋官侍郎张柬之为同平章事,这时张柬之已经年近八十了。

十二月,武则天一病不起,一直住在长生院,只有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在身旁侍奉,宰相们已经连续几个月无法和她见面了。当武则天的病情稍有好转的时候,崔玄暐上奏说:“皇太子和相王,仁德彰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完全可以在您身旁侍奉汤药。皇宫是重地,且事关重大,希望陛下不要让异姓人随意出入。(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足侍汤药。宫禁事重,伏愿不令异姓出入。)”武则天说:“我十分感激您的厚意。(德卿厚意。)”张易之、张昌宗见武则天病情十分严重,担心她死后自己大祸临头,便拉同伙以为己援,暗地里作准备。这时,不断有人写匿名信并将匿名信张贴于通衢闹市,说“张易之兄弟阴谋反叛(易之兄弟谋反)”,武则天对这些消息一概不闻不问。

辛未(二十日),许州人杨元嗣指控“张昌宗曾召见过一个名叫李弘泰的江湖术士给他看相占卦,李弘泰说张昌宗有天子之相,劝他在定州修建佛寺,并说这样做的话就会使天下百姓对他倾心归附。(昌宗尝召术士李弘泰占相,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劝于定州造佛寺,则天下归心。)”武则天指派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韦承庆会同司刑卿崔神庆(崔神基的弟弟)、御史中丞宋璟共同审理此案。韦承庆和崔神庆上奏道:“张昌宗招供说'李弘泰说过的话,我马上就向天子奏明了’,根据法律的规定,张昌宗属主动报告应当免予处罚;李弘泰妖言惑众,应当立即逮捕治罪。(昌宗款称'弘泰之语,寻已奏闻’,准法首原;弘泰妖言,请收行法。)”宋璟与大理丞封全祯上奏道:“张昌宗受到陛下如此恩宠,还要召见术士看相占卦,他到底还希望得到什么!李弘泰说他为张昌宗占得纯《乾》卦,这是天子之卦。如果张昌宗认为李弘泰的所作所为是妖言妄行,那么他为什么不将李弘泰捆起来送到有关部门治罪!虽然他说已经将此事上奏天子,终究还是包藏祸心,依法应对他处以斩刑,并没收他的家产。请逮捕张昌宗下狱,彻底处治他的罪!(昌宗宠荣如是,复召术士占相,志欲何求!弘泰称筮得纯《乾》,天子之卦。昌宗倘以弘泰为妖妄,何不执送有司!虽云奏闻,终是包藏祸心,法当处斩破家。请收付狱,穷理其罪!)”过了好大一会儿,武则天还是不作声。宋璟又说:“如果不将他立即拘禁,恐怕会造成人心不稳的后果。(倘不即收系,恐其摇动众心。)”武则天说:“你们先暂且停止审理这个案子,等我仔细看一看有关的文书诉状再说。(卿且停推,俟更检详文状。)”宋璟只得退出长生殿。左拾遗、江都县人李邕上前进言道:“刚才听了宋璟的话,我认为他是一心为安定国家着想,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危得失,希望陛下能同意并按照他的意见办理此案。(向观宋璟所奏,志安社稷,非为身谋,愿陛下可其奏!)”武则天不同意。没过一会儿,武则天就下敕令让宋璟到扬州审理案件,又敕命宋璟去审理幽州都督屈突仲翔的贪污案,接着又敕命宋璟作为李峤的副职安抚陇、蜀之民。宋璟对这些新的任命都没有接受,不肯外出,他上奏道:“依照惯例:州、县官吏犯罪,官品高的由侍御史审理,官品低的由监察御史审理,如果没有事关军国大事的重大案件发生,御史中丞都不应出使地方。现在陇、蜀二地并没有任何重大事变发生,我不清楚陛下一定要派我外出的原因是什么,因此我都不敢接受您的任命。(故事,州县官有罪,品高则侍御史、卑则监察御史按之,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今陇、蜀无变,不识陛下遣臣出外何也?臣皆不敢奉制。)”

司刑少卿桓彦范上疏说:“张昌宗没有任何功劳而受到陛下如此宠爱,却包藏祸心,这是他自作自受,也是上天动怒要惩罚他;陛下不忍心诛杀张昌宗,这是违背天意的不祥行为。况且张昌宗既然说他已经把李弘泰的反逆言论上奏陛下,便不应当再与他交往,让他用法术为自己求福消灾,这只能说明他根本没有悔改的意思。张昌宗之所以把这件事上奏给您,是打算万一事情败露了就说事先已经告诉过您,如果没有人发觉便等待时机作乱。这是奸臣的诡计,如果说他还可以饶恕的话,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够得上受处罚呢?!再说这样的事情已是第二次发生,陛下都不加追究,使张昌宗更加自以为得计,天下臣民也会因此而错误地认为是上天不让他死,这是陛下姑息养奸而导致他作乱哪。倘若对谋逆之臣也不加诛戮,这江山社稷就会覆亡。请陛下允许将张昌宗交付鸾台凤阁及中台秋官和司刑寺、御史台三司处理,以便彻底查清他的罪行!(昌宗无功荷宠,而包藏祸心,自招其咎,此乃皇天降怒;陛下不忍加诛,则违天不祥。且昌宗既去奏讫,则不当更与弘泰往还,使之求福禳灾,是则初无悔心;所以奏者,拟事发则云先已奏陈,不发则俟时为逆。此乃奸臣诡计,若云可舍,谁为可刑!况事已再发,陛下皆释不问,使昌宗益自负得计,天下亦以为天命不死,此乃陛下养成其乱也。苟逆臣不诛,社稷亡矣。请付鸾台凤阁三司,考竟其罪!)”这篇奏疏呈上去以后,也没有任何答复。

崔玄暐屡次向武则天提起这件事,武则天于是只得下令让司法部门议定张宗昌的罪。崔玄暐的弟弟、司刑少卿崔昪认为应当将张昌宗处以死刑。宋璟又奏请逮捕张昌宗入狱。武则天说:“张昌宗自己已经把那件事情告诉了我。(昌宗已自奏闻。)”宋璟回答说:“张昌宗是因为被匿名信逼得走投无路才自己说出来的,实际上根本不是出因自他的本意。况且他所犯下的是谋反大逆之罪,不允许因自首而免刑。如果张昌宗可以不被处死,那还要国法干什么!(昌宗为飞书所逼,穷而自陈,势非得已。且谋反大逆,无容首免。若昌宗不伏大刑,安用国法!)”武则天仍和气地为张昌宗辨解开脱,宋璟却越来越激动,他声色俱厉地说:“张昌宗承受着他不应该享受的恩泽,臣深知此言一出就会大祸临头,但正义驱使着我说出这样的话,即使是因此而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昌宗分外承恩,臣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杨再思担心宋璟忤犯天子旨意,急忙宣敕让他退出,宋璟大声说道:“圣明天子就在眼前,用不着麻烦你这个作宰相的擅自宣布敕命!(圣主在此,不烦宰相擅宣敕命!)”武则天没办法,最终只得同意了宋璟的意见,命张昌宗前往御史台接受审讯。宋璟立即在庭院对张昌宗进行审讯,然而还没等他审讯完毕,武则天就从宫中派宦官前来召回张昌宗,还颁下敕书赦免了他。宋璟叹道:“我没有先把这小子的脑袋打碎,真是终生遗憾的事啊。(不先击小子脑裂,负此恨矣。)”事后武则天让张昌宗私下到宋璟那里认罪,宋璟拒而不见。

作为深得武则天喜爱的男宠,张昌宗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在武皇的庇护下,张昌宗为所欲为,不受人间法律所限制。只是这种靠外力得到的权势,在大厦倾覆之后必然是要受池鱼之殃的。

(0)

相关推荐

  • 《隋唐系列》武瞾革命八:武则天改名武瞾与建立周朝

    永昌元年即公元689年十月十八(丁卯),太后武则天任命春官尚书范履冰和凤阁侍郎刑文伟一道为同平章事,并将羽林军百骑改为千骑.十月三十(己卯),武则天下诏,让太穆神皇后(唐高祖皇后)和文德圣皇后(唐太宗 ...

  • 《隋唐系列》武瞾革命十七:娄师德和王及善相继病逝

    圣历二年正月初一(丁巳,通鉴作丁卯为误),武则天在洛阳通天宫举行告朔(颁发历书)的仪式. 正月初六(壬戌,<旧唐书>作二月,估计为误),武则天封原皇嗣子李旦为相王,兼领太子右卫率. 正月初 ...

  • 狄仁杰做的这四件事,让唐高宗叹服:“真大丈夫也!”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政治家,武则天武周时期两度为相. 狄仁杰和北宋时期的名臣包拯一样,以不畏权贵著称,屡屡为民请命,并且终身清廉. 狄仁杰为后世所津 ...

  • 中宗复位(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二)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兄弟二人居宫中执掌朝中大权.张柬之.崔玄暐和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在朝外密谋处死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 ...

  • 魏元忠之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五)

    起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曾担任洛州长史职务.在魏元忠到任以前,洛阳令张昌仪倚仗自己几个兄长的权势,每次到洛州长史衙门参拜都不按规定在庭下站立,而径直走上长史办公的大厅.魏元忠到任后,张昌仪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一)

    左台中丞桓彦范.右台中丞东光县人袁恕己共同举荐太子詹事司直阳峤为御史.杨再思问道:"阳峤不愿意担任这种专门负责弹劾他人的职务怎么办?(峤不乐搏击之任如何?)"桓彦范说:" ...

  • 杨再思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九)

    长安四年秋七月丙戌(初三),武则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杨再思为内史. 杨再思这个宰相,专门靠阿谀奉承来取悦于人.司礼少卿张同休是张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请朝中的公卿大臣.在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张同休拿杨再思开 ...

  • 裴怀古单骑树恩信(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八)

    桂州始安郡的仡佬族人欧阳倩造反,欧阳倩拥数万人马,攻陷了当地的一些州县,唐廷考虑选派一位精明强干的官员前往镇压.朱敬则推荐司封郎中裴怀古,他认为裴怀古文武全才,堪当大任,于是武则天任命裴怀古为桂州都督 ...

  • 非张卿家奴,何郎之有(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七)

    有一次,武则天宴请朝中权贵大臣.张易之兄弟的官职都在宋璟之上,但张易之素来惧怕宋璟,为了取悦宋璟,于是特意空出上位来请宋璟坐,并对他说:"您是当今第一人,怎么能在下位落坐呀?(公方今第一人, ...

  • 马怀素审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六)

    殿中侍御史景城县人王晙上奏为魏元忠申辩,宋璟对他说:"魏公已侥幸免死,现在您又来惹天子发怒,恐怕要倒霉啊!(魏公幸已得全,今子复冒威怒,得无狼狈乎!)"王晙说:"魏公忠正 ...

  • 轶事数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四)

    侍御史张循宪任河东采访使,有一次他遇上疑难之事无法决断,心中十分忧愁.于是张循宪就问他的下属道:"这个地方有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可以与之商议事情呢?(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属 ...

  • 轶事数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三)

    这时,武三思和张易之兄弟在朝中掌权,韦安石曾屡次当面驳斥他们.有一次,韦安石在宫中陪武皇用膳,他见张易之带着几个蜀地富商宋霸子等几个人在赌博,于是便向武则天跪奏道:"这些商贾是社会上的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