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忆(二十)
南京记忆的文章已经写了很多。在这些文章里,我们几乎经历了南京城的每一片区域。从北京东路到长江路,从明故宫到夫子庙,从长干里到中华门,那些耳熟能详的地方都是我们想关注的目标。
可南京的意义从来不止于此。这是一座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年建城史的城市,他的每一粒土都蕴含着千年风华。我虽然用文字去撰写了江宁织造、曹雪芹与南京云锦,但每一点其实都值得用更长的文字去描述。云锦对南京这座城市的意义远不止于我的一篇文字所述。昔日秦淮河边的纺织作坊,封赏边疆的民族礼物,传唱至今的南京白局,都是云锦在百年中的额外价值。从某些意义来说,这件纺织物在一个层面上塑造了如今的南京城。
因此,我想在之后的文字里把目光放的更细致一些,去找到那些过往的模糊字迹,发现快被忽视的中华旧事。
在我的计划中,第一片被涉及的土地,是大名鼎鼎的秦淮。
这里的秦淮,特指如今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其实这片区域本来就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毕竟夫子庙算是每个人来南京的人都必去的景点。而在我们过去的文章中,李香君故居、中华门城堡和大报恩寺都属于这一片区域。这片区域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轴线,包含了老南京城最质朴的过往。而我们要关注的,就是这里的往事。
讲秦淮,首先要涉及的就是这条浪漫的河。秦淮河,发源于镇江市句容市宝华山和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全长110公里。秦淮河古名龙藏浦,相传为秦始皇东巡时凿方山断长陇为渎,以断金陵王气,故有古名。
秦淮河有内外之分,内秦淮河从南京著名的东水关流入南京城,并由东向西横贯南京主城后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秦淮河在南京城内过利涉桥、白鹭桥、夫子庙、文德桥、武定桥、镇淮桥、新桥、上浮桥和下浮桥,总长约十里,即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十里秦淮。在城内河流的沿岸,即是著名的老城南地区,聚居着南京城最多的百姓,也培育着南京最古老的产业。回望历史,秦淮河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明,为市区的繁荣创造了基础,是毫无异议的南京母亲河。
南京城的兴旺应该从东吴年间开始算起。三国分治天下,居于江南的东吴精心完成了开发江左之地的使命。也因此,作为东吴都城的南京也变得愈加繁华。东晋是有名的王谢家族就居住在秦淮沿岸,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至今夫子庙侧仍有乌衣巷和朱雀桥地名,并设有“王谢故居展览馆”,展现了东晋时的秦淮名望。王羲之、王献之、谢安、谢玄等诸多文臣名士,都是这时的英杰。
唐宋时,秦淮一线不仅仅是民众聚居之所,更有了一些文学之气。
刘禹锡的“乌衣巷口夕阳斜”当然是最有名的一句,杜牧的“隔江犹唱《后庭花》”也不遑多让。而秦淮的诗篇还不止于此,贺铸的《秦淮夜泊》也颇有韵味,全诗为:“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除此之外,李白、杜甫、范成大等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著名的诗篇。
这种文学气的增加也是因为秦淮之地成为了历代江南学子的求学重地。1304年,北宋政府将昔日的东晋学宫扩建成为祭奉孔夫子的孔庙,使得这片区域同时有了教育和祭祀的双重功能。这也是夫子庙这一称呼的由来。因此,从宋朝开始,秦淮沿岸也逐渐变成了江南的教育中心。
而这片区域在明清时则是科举考试的考场之一,被称之为江南贡院。如今的夫子庙设有科举博物馆,独有的地下设计让它成为了南京最有意思的博物馆之一;而留存至今的考场隔间(号舍)让人也能感受到几百年前学子考试时遇到的压力与焦虑。明清之际,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乡试为省级考试,会试和殿试是国家级考试。江南贡院便是江南一带乡试的考场,考试的第一名即为举人。大家耳熟能详的秀才称呼,不过是乡试的入场券。
明清作为封建王朝的顶峰时期,社会元素较之前的王朝更为丰富。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更是给南京带来了多种层面的产业发展。前文提及的纺织业便是秦淮河沿岸常见的产业之一。风月繁华,灯影桨声,从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这样写道:“城里的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舫箫鼓,昼夜不绝。每年四月半后,秦淮的景致渐好了。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在河里,上下通明。”而朱自清这样写自己的感受:“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无论古今,秦淮河沿岸的灯影交错,盛世繁华,都是最让迷醉的东西。
自然,这种俗世的欢乐才能带来更多的文化繁荣。且不论上面提及的吴敬梓与朱自清,我们有《南都繁会图》《康熙南巡图》大显十里秦淮风月如歌,光影如梦;亦有《桃花扇》写秦淮男女的一腔热血,奔走为国。我们记住秦淮八艳并不是因为她们的容貌声乐,而是李香君们的精诚之心。
秦淮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有一些有意思的人,有一些美妙的吃食,有一些湮没于历史的旧道,有一些属于爱情的妙事。我们会慢慢地去讲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