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失败购物 | 如何识别容易淘汰的单品

十分普遍的问题。
明明买了那么多衣服,却还是觉得没衣服穿,而衣橱又堆积了一大堆没穿几次就不想再穿的衣服。
网购时,如何识别容易被闲置的单品避坑购买,交了几年学费的我还是颇有经验的,以前是买得好看就够了,现在要求更高一些,要既耐看又耐用才行。
所以这篇文章,就来分享我平时买衣服时,是如何判断识别容易淘汰的单品 ⚠️
文章较长 建议悬窗阅读 
1//
识别氛围感陷阱
有没有过这种体验,看模拍图、博主图,好心动啊,结果买回来发现跟预期相差太远。
这是因为掉进了氛围感陷阱,气氛上来了,就忍不住将自己代入进去,这多好看呀,这时你买的并不是一件衣服,而是这件衣服背后营造的美好气氛。
衣服拿到手了,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
一些氛围很美最终却没有下单的衣服
我觉得将衣服拍得美美的没啥问题,毕竟感官时代,美即生产力。
但如果要掏钱的话,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了,我会启动“现实还原”模式:
拿掉滤镜、拿掉模特的脸和身材、拿掉背后的美美环境……
层层过滤后,审视这件单品本身,还好看吗?是真的适合自己吗?
这种过滤能力需要练习,慢慢地就能减少冲动消费了。
还有一个经验,lookbook 拍摄风格朴素的品牌、店家,服装品质往往更经得起考验。
我很喜欢买的 Margaret Howell、MHL 就是十分朴素的白背景棚拍 lookbook,但衣服拿到手时常超出期待值。
MHL 这款马甲背心看图我是完全没有购买欲的:

但将信将疑地下单后,上身效果简直惊喜,实物颜色也比官网图好看。

最近入坑的国内设计师品牌 WOODEN SHIP,也是平平无奇的棚拍 lookbook,模特没有什么特别的姿势,一般自然站立,并且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去头展示。
到手上身后,剪裁真的绝妙,是那种照片无法表达肉眼所见的好看。
后面再出详细分享
还有 insis femme 也是,总是被吐槽看模拍图没有购买欲,得靠博主试穿才知道衣服长什么样,然后买回来发现,嘿,还真不错。
这种平实的拍摄,重点是为了展示服装本身,而不是依赖模特美丽的脸和瘦削的身材加成后的穿着效果。
而很多努力营造氛围感的店铺,可能是因为衣服一般,要靠氛围感来刺激你的购物欲,尤其是那种网红店,不好好站着看不清版型的一般问题很大。
韩代也是氛围感陷阱的重灾区,经常到手发现剪裁、面料都一般,能不能穿出氛围感嘛,看身材。
韩代的衣服普遍适合白瘦高,对身材的包容度不高,而且价格也不算很便宜,如果不是特别喜欢、且在淘宝国货找不到替代的单品,尺码也确实合适,否则不建议买。
当然并不是说出外景、拍摄氛围感好的 lookbook 就是有鬼,为服装选择适合的场景进行风格表达也是应该的,重点在于,回归到商品本身,适合我吗?能穿几次呢?为氛围感付出的的溢价值得吗?
买之前多反问一下自己这几个问题。
2//
快速识别廉价感
一件单品是否容易淘汰,质感很重要,不一定非要上乘水平,但起码不要有廉价感。
所以网购前会根据图片和产品描述识别廉价感很重要,我会通过图片去观察衣服的面料质感和做工细节,如果在这上面没花什么功夫,通常版型剪裁上也不会花太多心思,综合下来这件衣服的质感会比较差。
网上已经有很多如何识别廉价感的内容了,我就只说自己平时主要看的几点。
1)面料肌理
早期我买很多衣服,喜欢奔着好看的颜色、配色、图案去买,但后来再细看面料细节,就觉得不耐看了,于是逐渐闲置。
之后,我买衣服时就很看重面料的肌理质感,拿针织物来举例,可以观察纱线的粗细和排列密度:
- 299 元,羊毛混纺
纱线看起来还是蛮细的,但因为是质量不高的混纺,十分容易粘灰起毛,显得很脏,穿了一次后我就闲置了,这种质感差又需要频繁打理的衣服不值得花钱。

- 299 元,100% 羊毛

纱线支数不算高,密度也一般,肌理相对平滑,细看也有点一般,轻微起毛,但总体还 ok。

- 598 元,100% 羊绒

纱线细腻,密实,比前两款都要细腻得多,虽然羊毛羊绒也会起球,但不会大面积地起毛显得很脏,相对还是好打理的。

你可以把手头上的毛织拿出来对比感受一下,下次网购前,放大图片来观察纱线的粗细和密度,判断质感:
左边:纱线粗、密度大,看起来松散、粗糙;
右边:纱线细、密度小,看起来细腻平整、柔滑。
当然这只是举例,不一定所有款式设计都要有这种细腻的表面才等于一件质感好的衣服,也有本来就适合粗织的款式,还要综合衣服的款式设计、剪裁来考虑,这只是其中一个角度。
2) 起皱鼓包、软塌没型
另外我一定会看模拍图里的衣服是否自然平整,如果坑坑洼洼的很多鼓包我就不会买了,毕竟连拍摄时都照顾不好这些细节,就别提自己日常穿上身是什么效果了。
- 248 元,88%涤纶 + 12%黏胶
看模拍图就很轻飘飘的样子,作为内搭也容易散乱,没有“型”。
- 258 元,50%羊毛 + 50%聚酯纤维
这件看起来扎实很多,有挺度,价格也是差不多的。
买西装、风衣等外套时,尤其要注意衣身是否平整,坑坑洼洼的会看起来很廉价。
- 369 元,98% 涤纶
鼓包十分严重,通常内衬的面料也不会太好,包边松散,容易翘边,背部不平整易,袖口也挽不服帖,这样一通粗糙的细节堆上身就会显得很邋遢。

- 499 元,30% 羊毛 + 70% 聚酯纤维

这件也略显松散,应该是聚酯纤维的含量高导致质地更硬挺,起褶会比较深,但还是有型的,注意尺码选对就 ok,而且面料和做工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平整有“实”感,如果版型剪裁适合自己,也很耐穿耐看的。

- 699 元,50% 羊毛 + 50% 聚酯纤维
整体质感很高,面料细腻平整,线条流畅。
3)版型设计复杂的,不建议买平价单品,容易踩雷。
譬如这种宽大的廓形剪裁,对面料的使用、版型、工艺都很考究,没下好功夫就显得很邋遢。
- 265 元,100% 棉
看图起皱很厉害,廓形也不算流畅,会很挑身材。

- 1480 元,100% 高支棉

面料细腻,衣料平整,廓形流畅有型,对不同身形都有修饰作用(比我大只的朋友试过这件了,十分显瘦)。

4)看扣子的缝合
纽扣明显耷拉着会很影响质感,我个人是非常在意这个细节的,这点没达标的衣服再好看都不会买了。
其他影响质感的细节还有包边缝线、对格、内衬等等,去找高单价的服装,打开细节图看这些部分,多对比对比就清楚了,但我自己买衣服的时候,看到走线略有一点不整齐、小线头之类,只要不影响整体的版型剪裁效果,我觉得是没关系的。
3//

78 分单品
一件衣服拿到手,试穿时觉得“款式很好看,质感也 ok,但总觉得差点意思”,要打分的话,大概 78 分,不上不下,这时就会很动摇,我的建议是:不要买,大概率会被闲置。
刚开始就觉得不对劲的衣服,后面只会觉得越来越不对劲,这个时候你想退货就晚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快刀斩乱麻。
这种 78 分单品,我经常在 ginger ale、sees turtledove、MINUIT 这种店铺踩雷,当然我也有在这些店里买到过好几件非常喜欢也经常在穿的单品,但总体来讲喜忧参半吧,闲置率还是蛮高的……这种店容易买上头。
我把那批淘汰的衣服仔细分析了下,多数是因为款式>面料>剪裁,为了“好看”牺牲穿着体验,上身后经常有这那的不对劲,也就是版型和剪裁没有跟上,对不同身材的包容度不够好。

现在还是会买一买,但比以前会挑适合自己的了。
其实在花过那么多钱以后,我发觉最贵的衣服实则是,对人有关怀的、穿着得体又舒适的衣服。
4//
面料 vs 版型
哪个更重要
前面提到过两种“容易淘汰的单品类型”:
(1)“如果面料做工都不太好,那么剪裁版型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2)“款式和面料都好,但版型和剪裁没跟上”
那如果是,(3)版型剪裁很好,但面料做工相对普通,不算特别好但也不差,值得买吗?
款式
面料
版型
我是推荐的。
我最近很常穿的几件薄外套,并不是什么多贵、面料有多厉害的衣服,就是前两年在**库买到的两件男士剪裁的西装,还有一件在二手商店淘到的一百多块的 MUJI 无领风衣,版型剪裁的确十分好,修饰身型,轻松好搭,随手抄起就能体面出门。
在多抓鱼淘的日式无领风衣 只要 128 块
这条灯芯绒半裙从去年穿到现在
剪裁真的很适合我!但只要 200+
衣服首先能够修饰自己的身型,你才会愿意穿,继而在这过程中,你才会去关心到面料和工艺是否耐看耐用。
再好看、再高级的面料,再精细的工艺,版型剪裁不适合你,又怎么会一直想穿呢?
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但**库确实是很好的案例,这种大公司有能力收集形体数据,付得起反复调版的成本,同时要把控价格把衣服卖给更多的人,所以往往能把面料工艺成本和价格平衡在一个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区间(但不打折还是蛮贵的)。
而目前的淘宝风气呢,就是过于强调面料了,但实际上,做版型才是最费钱的,以及为了实现剪裁效果,也要使用相匹配的制作工艺。
就好比我跟你都买了同一个小区户型的房子,这是“面料”,而装修就是“剪裁”“工艺”,不一样的装修,居住体验也会截然不同,即使我们只是楼上楼下的距离。
搞过装修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装修的成本是可以没有上限的,服装工艺也同样,版型剪裁要求越高,制版成本就越高,工艺要求越高就越贵,这些在图片里不容易被感知的成本,自然就容易被忽略。
曾经我也很追求材质,但现在我更加注重版型的价值。
后面我会出一篇文章来推荐几个版型剪裁好的国货品牌(又挖坑了 🕳️

5//

好看但不自在

穿上这件衣服后,即使是好看的,但心里却觉得扭捏。
实际上就是衣服的风格不符合自身性格、气质或生活环境,让你觉得不适应。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 Power Women——其实我发现很多小个子女孩都挺执着于大女人风格的,虽然真的很难穿得好看,但很向往高挑有气势的形象,即使隐隐约约感到可能驾驭不住,但当下也要只图自己高兴。
我到底在干什么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适合自己的和审美偏好有冲突,但后来逐渐想通了,既自在体面又美丽的穿着,总该是贴合自己的气质和日常生活的。
所以不符合自己生活状态的衣服也很少会买了,但如果实在喜欢,也不妨高高兴兴地去穿吧。
我觉得自己高兴了,也经历过什么是不适合的,才会更容易看清真正适合自己的是什么。
毕竟本文也是我踩雷踩出来的经验合集。

6//

完成度太高

完成度高是指那种,只要一穿上就能令人改头换面的衣服,这不失为件好事,不用花心思搭配就能变好看,但缺点也是由于辨识度强,容易看腻导致闲置。

甜妹的夏日法式碎花裙

大小姐的复古法式连衣裙

或是由于风格感太强,难搭配其他衣服,搭配灵活度差,使用率低导致闲置。

搭配起来很考验搭配和气质的小香风外套

我觉得大家多多少少都踩过这种坑,我的办法是:要有意识地控制这部分衣服的购买数量。

怎么做呢?

- 按照以上两种情况把衣橱里这部分衣服挑出来,按照风格、使用频率整理好;

- 然后反思,给自己长长记性

- 将它们统一放置,或专门建一个相册拍照存档,反正你要知道这部分衣服里面有什么有多少,每次要买类似的新衣服时就对照着来考虑。

这样控制一段时间下来,能打消很多冲动的消费念头,也能慢慢降低衣服的闲置率。

但又想维持穿搭的趣味性怎么办?

其实在学会控制这部分衣服的消费后,你自然就能够规划该怎么买了。

像我自己,如果衣橱里已经拥有很多高质的基础款单品了,就会松动一下买几件样子好看的,风格跟平时不太一样的,但不会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觉得漂亮就买,不喜欢了也可以在换季时及时转闲置淘汰。

好久没买这种法式感浓重的单品了

偶尔买买挺开心!

但最好的状况是,去买那种既拥有风格,但又能和其他单品融合搭配的衣服,经常给我这样感觉的品牌有两个,一是 insis femme,二是 Margaret Howell,共同特点都是具有辨识度的基本款,简洁却并不简单,单穿时好看,作为陪衬时也好看,是衣橱里的最佳搭配选手。

insis femme 里最常穿的两款大衣 我都说烂了
分别拥有 2、3 个颜色换着穿……

7//

警惕流行款和品牌光环

这两种单品的特征都是易出于从众心理而购买,不一定真的适合自己,且往往“辨识度太高”,于是一过时就很难再穿了——除非你并不介意。

但如果你并不介意穿过时的衣服,又为什么要跟流行呢?

面对感兴趣的流行单品,特别是那种比较贵的,我会“冷却”处理,我很少在流行当下就买爆款,而是等过几个月、甚至到明年后年再来看,它还在流行吗?你还在喜欢吗?

如果不是,那我也没买,省钱了。

如果是,那就说明它的确有它受欢迎的道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你也经过了足够的冷静期,再买也不迟。

并且对于流行元素,商家们都是很乐意去跟的,像开放式半命题作文大赛那样,百花齐放,这样经过一两年的发酵,款式也会从华而不实被迭代到更加具有实穿性,而且价位选择更广泛,这个时候来买,是最合适的。

刚开始尝试穿马甲背心时

淘宝上找不到啥好看的
去年开始流行 现在已经百花齐放

但如果你现在实在喜欢想试试流行,就是图个高兴,那也完全可以,只是要先做好心理预设:这个衣服我可能穿不了几次,值得花多少钱?不穿了怎么处理?

或者经过判断后认为适合自己,亦大可以尝试,譬如去年大热的垫肩 T 恤,对于肩窄的女生来说能够优化头身比,就很值得一试。

如果没有那么确定是不是适合,也可以买平价款回来试错,总之,跟流行可以,但要懂得控制成本。

事实上,当所有商家都在做某一种款式,我们也难以躲避流行,最好的办法是,别管它流不流行,它只是众多选择中的其中一种。

-
当这样推导下来,那些耐看、耐穿、利用率高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呢?
简洁耐看、剪裁得当、面料舒适、贴合自身的日常生活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的服装。
这两年受到 Margaret Howell 的启发,我尤其关注男士剪裁的女装,以及那些由各种工作服改良过来的现代服饰,这类型的衣服是为了体贴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制作的,既舒适又耐看,是人让生活自然地发生所形成的美学。
但现在的服饰潮流并不是这样的,很多都是在反生活,服务于精致的静态照片,而不是生活中动态的自己。
服装产业已经这么发达了,我们仍然苦恼于买不到合适的衣服,不过,是真的没有好的衣服吗?
并不是的,只是大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需要什么,盲目地追求表面建设,而忽略了要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而选择和使用商品。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如何识别容易被闲置淘汰的衣服,减少失败购物呢?
——多关心关心自己吧!

那么,以上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经验,如果想要消化成为你自己的经验,需要真正的实践。
趁假期最后一天,在家中有空的话,不妨按照以上方法去整理一遍自己的衣柜吧,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我再预先回答一个问题,当这样筛选下来,我看得上的衣服目前还消费不起怎么办?
没关系的,至少你会少买很多不够适合的衣服,也是省钱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