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未开放区”曝光: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紫禁城凤凰网凰家尚品
穿过午门,沿中轴线向北走去,目之所及:
三大殿的宏伟壮丽
后三宫的庭院深深
红墙黄瓦飞檐翘角
文物旧藏异木奇葩
一切都是故宫的样子,但都并非故宫的全貌。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它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经历数百年兴衰荣辱,帝王宫殿的大门终于向公众敞开。
然而,由于文物保护等原因,故宫博物院至今仍有将近40%的区域尚未对外开放。
你是否想过,故宫里未开放的区域都分布在哪里,又有着怎样神秘的模样?
这次隆重推荐的新书,便能带大家一探究竟。
故宫未开放禁地全解读
400+全彩高清插画 100+未公开旧照
限时折扣148元
扫一扫即可购买
▼
《未开放的故宫》是故宫博物院出版部主任、编审陈连营老师的最新力作。
作者简介
陈连营,男,1965年生,历史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为故宫博物院出版部主任、编审,博土生导师。
长期从事清史和明清宫廷历史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宫廷史研究。目前兼任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传记组专家。
作为长期从事清史和明清宫廷历史研究的学者,故宫的一切无不深深吸引、震撼着他。
与故宫结缘已有十八个年头,
我们一直怀着
一种敬畏、一种渴望的心情,
急切地寻觅着紫禁城的一切,
也实地了解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这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陈连营老师表示,随着对紫禁城的不断深入了解,想写一本书的愿望日益强烈,一是感觉到现有图书的鱼龙混杂、道听途说,非常有必要给读者一个了解真实故宫的窗口,再者就是希望与读者一起分享发现的快乐……
乾清宫
晚明宫廷三大疑案
即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
天启朝的“移宫案”都发生在这里
诺大的紫禁城宫苑众多,且没有全部开放,无论是观众还是故宫工作人员,真正能走进其各个角落、了解全貌者毕竟有限,因而有全面介绍的必要。
除了富丽堂皇的瑰丽建筑,故宫博物院更拥有大批艺术珍品和蕴含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证物,还有说不尽道不完、隐藏在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
“残雷”琴,故宫博物院所藏年代最近的古琴
此琴为谭嗣同用雷劈梧桐监制的古琴之一,不同于一般清琴,弥足珍贵。
怀着这样的心情,陈连营老师编著了《未开放的故宫》一书,虽定名为《未开放的故宫》,但为了便于读者全面了解,还是将目前已开放和未开放的部分全部收录其中。
△部分目录
从制度到建筑、从外朝到内廷、从国事到家事、从宗教到教育、从故事到文物……
翻开本书,一幅宏大的紫禁城时间、空间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作者以翔实、细腻的笔触缓缓道来紫禁城的历史沿革与角角落落,带领读者探访其中未开放的区域。
书中内页呈现
比如,紫禁城“养老院”中的小戏台。
紫禁城里的“养老院”,主要分布在作为皇家花园的慈宁宫区、英华殿区和宁寿宫区,而“养老院”中的小戏台则位于宁寿宫花园最北端的倦勤斋。
倦勤斋小戏台
倦勤斋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敬胜斋而建,坐北朝南,面阔9间,其中西4间为未开放区域。
西4间的顶棚饰以竹架藤萝的海墁天花,周围竹篱环绕,楼阁间白鹤起舞,喜鹊嬉戏,姚黄魏紫,争芳斗艳,使人仿佛置身于天然美景中,实为装饰室内的通景画。
此画出自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郎世宁、王幼学之笔,裱糊于室内墙壁,一扫丹柱椒壁之庄严单调。
竹架藤萝的海墁天花通景画
《上新了·故宫》第一季 剧照
南立一楠木雕彩绘竹纹圆光罩,与北墙裱糊的彩绘竹篱圆光罩遥相对应。西侧一方形小亭,座西面东。亭为木质仿竹纹,亦称竹亭。四角攒尖式顶,上置涂金木宝顶。亭南与亭后有木质仿竹夹层篱笆。
《上新了·故宫》第一季 剧照
后檐两侧设门,供上下场用,此即为倦勤斋小戏台,为太上皇在室内观戏而建。亭前亦设一仙楼,面西,正中上下均设宝座床,为观戏时所用。乾隆时,南府太监常在此演唱岔曲。
《未开放的故宫》一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真实、准确地讲述紫禁城的建筑沿革、曾经在此活动的风云人物、曾经在此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留存其中的丰富文物收藏,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等,从而让读者能够全面地认识故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了解明清两代丰富多彩的宫廷文化与宫廷生活。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600多幅珍贵的故宫照片(其中上百幅属首度公开),重点对故宫那些未开放的“游人止步”地区作了翔实介绍,便于读者深入了解故宫文化。
装帧方面,本书由雅昌文化负责设计印制,图文并茂,四色印刷,采用超大开本无线胶装,便于平展阅读。
封面选用玫瑰红烫金工艺,加以树纤精致环衬,彰显高端质感,不论是自己阅读,还是送给友人,亦是文化典藏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