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版纳(六)

邂逅版纳

(六)

李人毅

作者自述 · 柔筠

一种精神信仰,往往依附在一种可寄托的风物中。

画了很多年的墨竹,还特地到画竹先贤郑板桥墓地拜谒,接着就开始了在扬州的画竹写生,见到的、体会到的,都是对劲节高风的精神的诠释,刚性精神成了竹文化的主旨象征。

走进版纳的热带雨林,所见到的竹的枝叶大都在头顶上,其生命状态一改文人画中昂扬向上的形象,在狭小的空间里,许多高大的青竹弯着腰,一条条本应枝条向上的劲枝,却垂着头从天而降,形成了瀑布般的竹幕,铺天盖地倾泻着,连高大的木瓜树都显得很矮小了。

绵软,轻柔,恰似垂柳阿娜多姿,不见了往昔刚直健硕的身影。

这还是令人崇拜的精神图腾吗?

这还是我以往钟情“怒写竹”的感情寄托吗?

这还是高风亮节的文化符号吗?

这是多么令人诧异的邂逅啊!

带着失落之感,在竹影下久久徘徊着。

细而观之,这形似吊兰的竹枝却劲节不改,每条下垂的竹枝节上长出的枝稍都是昂扬向上,逆势而生的;在枝头处的竹叶长势,更有“扬眉剑出鞘”般的英姿。

眼前的画面,彰显出青竹的又一种生态,诠释了青竹的别样风情。

在万物竞发的环境里,不得已弯下了腰,却依然坚守着不屈的尊严!

版纳竹的长势,诠释了竹之魂魄,在于刚与韧性的交融中坦露性情;竹之品德,在于随遇而安中坚守本色,活出自己的精彩。

刚与柔,在瞬间转换着。

表像与内质,在顿悟中显像出来。

在版纳,我更多邂逅的是自己的孤陋寡闻。

站在版纳竹下,我明白了又一个道理:我的孤陋寡闻,是产生惊奇的由头。惊奇之余,便有了木瓜树上的《柔筠图》。

《柔筠图》/ 李人毅绘

柔筠图

李人毅作

柔丝扬眉翠叶俏,

恰似吊兰垂绿绦。

雨林筠篁多奇式,

百转千回仰天笑。

题《柔筠图》/ 李人毅书

《柔筠图》局部欣赏

竹生山中

柔竹

翠竹青青

李人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人民美术网总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