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后真相”时代
“相比陈述客观事实,诉诸情感既个人信念更能影响舆论。”这是《牛津英语词典》对“后真相”的定义。简单说就是人们更在乎情感和个人偏好,只愿意听到、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真相反而不重要了。所谓“后真相时代”,就是说一个错误的,或是被扭曲的信息,一旦能够触动大众情感,符合了大众口味,那么它就会迅速成为集体记忆,再想改变大众的看法,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了,这就是后真相时代。
基于这种集体记忆的后真相时代有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集体认同感与记忆相融合。心理学家科曼说:“人们更容易受到相同群体的引导。”比如国家、民族、城市、单位、学校等等,相对于不相干的人,同一集体中的人和思想更容易影响你,像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等。所以记忆融合更容易发生在集体内部,这反过来还会增强集体认同感,促进集体中的交流和关注,进而强化集体中的共同记忆。
第二,趋同心理会扭曲人们的记忆。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做过一个实验,让志愿者分组看纪录片,然后单独回答相关问题,得到的都是比较客观的答案。过了一个星期,他们把志愿者找来,先给他们看一些错误的答案,告诉他们这是同组人的答案,结果有70%的志愿者认同了这些错误答案。
第三,集体记忆很难改变。听一听另一个群体的不同声音,会让我们的记忆更客观。但心理学家指出,在集体记忆形成初期,这种不同的声音或许有用,而一旦集体记忆被融合并强化后,不同的声音就很难介入了,反而会被集体记忆歪曲。
第四,集体记忆属于选择性记忆。前两天我聊过记忆的这种特性,是说人的记忆并不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而是由一些碎片组成。当我们要回忆的时候,再按自己的需要重新组合。而集体记忆更是如此,一件事会不会成为集体记忆并传给下一代,取决于这件事对人的认知影响够不够大,如果够大,它便会以人们的主观意愿,把记忆碎片重组、融合、强化,并扩散给集体中每个个体。
这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大特征,不管你喜不喜欢,它就是时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