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文二
晋朝诗人屈原的《渔父》有云:
【原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深析: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接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泽畔;其时屈原的情况是正心事重重,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主要因为当时乱世,特别是战国时期没有国的概念,所以有朝秦暮楚这句话,但这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屈原的君王不重用他,所以又有大家不了解他的无奈。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在这部分中,渔父上场,并开始了与屈原的问答。对渔父不作外形的描述,而是直接写出他心中的两个疑问。一问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官名),显然渔父认出了屈原,便用反问以认定身份。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这地步,当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由此一问,引出屈原的答话,并进而展开彼此间的思想交锋。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在乱世中,大家都沉沦里面不明是非,只有我一个人看的清现在的局势。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针对屈原的自是、自信,渔父提出,应该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榜样,并以三个反问句启发屈原“淈泥扬波”、“哺糟歠醨”,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的道路。他认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举”,从思想到行为无不高标独立,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之祸。
每一种进步,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改变,都是一次重生,也许我不能选择我生活的环境,但我可以改变当下的心态,生活状态,改变当下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当下的生活。 我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我的改变,也不在意别人认不认同我的做法,只要我自己觉得值得,做的是对的,不违背伦理道德的标准,不触犯法律的底线,我就可以去做。
用全新的方式,去找回自己,去做最真实的自己,去做积极乐观的自己不是更好吗?如果我改变不了当下的现状,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如果我自己都不帮自己,不愿意让自己变得更好,对自己敷衍了事,那还指望谁帮我呢?
靠别人吗?
别逗了,谁会有空? 我们要像文中渔夫一样活的通透豁达,自走自在。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