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维系我们民族的声音
2008年10月23日05:00 舜网-济南日报
“京剧是维系我们民族的声音”——— 专访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张春秋合作表演《打渔杀家》。(陈炜敏 摄)
在昨天的梅兰芳诞辰114周年纪念活动上,奚派传人欧阳中石也出现在了活动现场。欧阳先生还和梅派传人张春秋唱了《坐宫》、《打渔杀家》等传统曲目,嗓音醇厚、韵味浓郁,引来现场一片叫好声。活动间隙,记者与欧阳先生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交谈。
为京剧节特意赶来
此次交谈也是记者第一次与欧阳先生见面。眼前的欧阳先生身材瘦削、头发几乎全白,但精神很好。谈起京剧,老人来了兴致:“京剧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现在好多地方京剧开始走入中小学课堂,也说明了国家对它的重视。在戏曲品种里,京剧成熟最晚,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它也因此借鉴了各个剧种的优点。现在,京剧已经成为代表我们民族的声音。在国外,只要一听见胡琴响,就知道是中国人。此次济南举办京剧节,我特意过来看看。”
京剧使人“日向善而不自知”
虽然已经离开济南几十年了,欧阳先生对济南仍然有着浓浓的感情。“我在这儿读的书、学的京剧,40年代我们在上中学时,还在学校里组织过京剧演出。”据介绍,欧阳先生就是在济南遇到了他的老师奚啸伯。“这样一场京剧盛会在济南举行,对山东人有好处,是很好的一次学习教育的机会。我希望能通过这次京剧节,京剧能下到观众中去,扩大影响。”听闻济南京剧院排演了《辛弃疾》,欧阳先生十分高兴,“不管《辛弃疾》获不获奖,我都很支持它。”欧阳先生说道,“历史上,辛弃疾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们要在舞台上塑造他,使他能为更多人所知,能代代流传下去。”欧阳先生强调,“京剧有一种教化作用,它能使人日向善而不自知,很多传统戏都有所体现。”
大厅内锣鼓铿锵、胡琴悠扬。为求安静,记者和欧阳先生来到厅外花园。先生拄着拐,在风中和记者聊了几十分钟。对于这位年近八旬的老者,我们习惯称他为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以及京剧奚派传人。除去这些头衔,先生更是一位平和从容、淡泊宁静,却对济南、对京剧怀有赤子之心的老人。(本报记者 陈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