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画家应该既会工笔,又会写意!
他一生从事绘画艺术和教学70余年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工笔重彩的传统技法,描绘人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他常对学生说:“一个画家应该是既会工笔,又会写意,古人云:'金针度绣、巨刃摩天’,只有掌握了工笔和写意的全能,才能开拓出更广阔的国画领域。”
黄均(1914-2011年),生于北京,号懋忱,祖籍台湾淡水,福州候官县台江圣王庙金墩街人。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黄均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古都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中山书画社顾问、东方书画社顾问及中国口岸协会书画研究会顾问。著有《杨贵妃》、《仕女画研究》、《中国画技法》等。
黄均自幼酷爱绘画,他热爱文学,书本和诗篇是他左右不离的良伴。他也擅古典诗词,题在画上,使二者相得益彰。
1928年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在四存中学肄业后,加入徐世昌(洋军阀总统)主办以金北楼为首的的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学画会中名家跻跻,由齐白石、陈半丁、秦仲文、马晋、吴镜汀、徐燕荪、王雪涛等分别授课。最初黄均从徐燕荪习人物画,继而从师陈少梅、刘凌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他又拜溥心畲为师,学北宗山水画和书法。1934年在中国画学研究会毕业后,被聘任为该会助教。1938年进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先后担任助教、讲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徐悲鸿任该校校长,对黄均很器重,约定他每周必须交两幅新画,徐诚挚地给予指导,并极力倡导国画创新。黄均同徐悲鸿相处八年,在如何推陈出新方面,受益匪浅。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自学画兰竹。他说,自学画兰竹以来,已画了一万张。周恩来总理说“新社会的文史研究馆馆员,是当代翰林”。黄家三代四人,都是新中国的“文史研究馆馆员”,黄彦威、黄正襄父子析居北京、福州台江圣王庙金墩和台湾淡水港。
1987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刘凌沧、任率英、黄均工笔古代人物联合画展,赢得了观众的赞叹。
黄均在创作的同时,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任课甚多,还要带领学生到工厂、农村体验生活和写生,他言传身教,不辞辛苦,多年如一日,培养了大批绘画人材。
黄均一专多能,他常对学生说:“一个画家应该是既会工笔,又会写意,古人云:'金针度绣、巨刃摩天’,只有掌握了工笔和写意的全能,才能开拓出更广阔的国画领域。”黄均热爱文学,书本和诗篇已成为他左右不离的良伴。他认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文学又能使人从生活中探索出绘画的意境,文学和绘画是不可分割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011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黄均工笔人物作品欣赏
声明:本平台是用于欣赏与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微信:xhh344373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