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砚寻迹,兰陵县矿坑镇薛山竟然还有个紫金庙!
□啸笑生
【1】
薛山是出薛山砚(有人称薛南山砚,属于误称)的地方。
薛山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款坑镇东南。
多年来笔者只知道薛山却知不知道在薛山和驴脖子山之间还有个紫金山。原来紫金山上还有个紫金庙。直到我读了琅琊小祝老师的文章《山石此处,此时话薛南山寺》才知道此事,文章说:
“ 琅琊东南三十里,有一山脉,起伏绵连,自北而起,有雾平山,人山,薛山,薛南小山,狠虎山,驴脖山,土山,以及部分山脉合称谓之大宗山等。
附近村名地志有,山北头,曹家峪,小王庄,薛南,涧头,车庄等。
相传曹嵩率曹氏一族自琅琊西去,行经此山,恰逢大雨,只好暂留此庙中,原本徐州陶谦专门派张闿带兵护送并相约三日后送曹嵩至兖州,并立军令状知会于曹操。无奈天降大雨,三日期过,曹嵩仍未成行,张闿在半路眼见活期己过,送回嵩仍是死,又见曹嵩财力丰厚,故贪利借陶谦之名而追杀之。
嵩慌乱而逃,问部下曰:北为何山,下曰:薛(雪)山。复而问曰,南为何山,下曰:驴脖山。操叹曰:吾命休矣(大雪压松,馿脖子拴槽)。
嵩忙与妻妾躲至后室,见一后窗,让嵩氏先逃,无奈嵩氏太胖,卡于窗中,后追兵至,嵩与一家三十余口全歿于此。后葬于薛山与雾平山之涧,后人称此处为曹家圩。薛山此址即在徐州琅邪和兖州泰尖山郡华县之间。
古之砚材,书略有著,多出自寺庙所在之所,盖因古人少印刻,僧道之读修,因贫乏而多用抄经,亦或抄经也是修身兼营生之一方式。抄经必有研用,盖庙宇所址,研也广用,因而知名。
此山于薛山南,故而薛之南山,南山有庙古,硯以用为名,薛南山硯因所也。
北山再南,绵延而至有太宗山,山有郎公寺,与此山此石同地层,为何此出不谓大宗山硯亦或郎公硯,盖因大宗山郎公寺起规模晚于此庙矣。
今日再游,古砖青苔,己为草陌,石池青碑,又已失矣。”
读罢文章,笔者决定亲自前往考察。几经周折,到了一个稍微凸起的小山头,山头上是平整开阔的场地。据村民孙先生说,该处以前叫紫金山,因为后来有了庙,就俗称庙山子了。
环视一周,发现旧庙遗址荡然无存,战火和文革让这个地方成了荒草丛生,就连石碑和栓马槽都被有“远见的人”运走了。
没有石碑,故而历史不可考,唯一能见到的就是薛南村民众捐款重竖的一块碑,上面只是简单交代了寺庙建于元明时期、庙宇规模和形式以及配置,又说了毁坏的原因和下重建的理由,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
看到杂草丛中的碎砖和瓦砾(砖是青砖,不知能否磨砖作砚),我突然想起孟浩然的一首诗: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里没有留下胜迹,只有剩迹,今不知古,今不识古,也就今不如古,悲莫大焉!
【2】
笔者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想起关于紫金砚的出处的争论。这是一个历史公案。
首都博物馆藏着一方米芾的紫金砚。
据说1972年上半年,紫金砚出土于北京元大都遗址和义门内后英房,出土时已残破,右上角砚池部分缺失。砚背面自右至左竖向阴刻铭文五行,字有残缺,曰:“此琅琊紫金石所,易得墨,在诸石永,皆以为端,也。”落款为“元章”二字。
宋代书画家米芾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写道:“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他还在《砚史》中提到:“紫金石与右军砚无异,端出其下”。
现在临朐说他们的是紫金砚的产地,安徽的八公山说他们是紫金砚的产地,临沂的红埠寺说他们的石头是正宗的紫金石,兰陵鲁城镇的紫色石头也被成为紫金石……到底哪个是?
或许哪个都是,哪个也都不是。
但是只要回到常识,薛山南的石头最有资格叫紫金石。
首先,米芾说,他的砚台是佑军家乡产的,是琅琊紫金石,那这就把地域限定在了临沂,因为只有临沂古称琅琊,佑军是王羲之,王羲之故居就在临沂城,至今保留着洗砚池。
其次,叫紫金砚,要么以地名命名,要么根据石头特点命名。而薛山南邻的小山头叫紫金山,山脚下也出紫色的石头,石头上还带有金线,偶尔寻得一块好料,在阳光下还能看到金星闪烁……无论从地名还是石头特点上,似乎这里的出的石头才是正宗的紫金石。
另外,临朐、八公山包括红埠寺和鲁城,出产的紫色石头非常多。既然米芾说紫金砚比端砚还要好,为啥没有大规模开发?为啥还为了一块砚跟苏东坡争来争去?可见紫金砚是不容易得的,所以紫金砚才珍贵。
薛山南(也就是紫金山)的紫金石很少,偶尔从山腰的土层中能发现那么一层,开采难度大,而且能够成砚台料的更是少之又少,加上有金线,成品率低。如果想找一块完整、品质好又有金线和金星的紫金石,那简直是难上加难,我们看到米芾的那块都没有明显的金线。
所以,临朐、八公山跟紫金砚根本不沾边,我看顶多叫紫石砚。唯有薛山南的紫金山出的紫金石才是紫金砚的来处。这样说,薛山砚和紫金砚还是兄弟砚,它俩产地相隔不过四五百米。
说句实话,薛山砚少见于众人视线,紫金砚更是不为人所知,我们有责任,如何去挖掘和宣传,还需要深入研究。
————————————————————————————
【作者简介】
啸笑生,号文峰醉客,自称百石老人,多年以青灯黄卷为伴、深居简出,喜读《毛选》、尤爱藏石,陋室题曰“兰陵石砚馆”,又名“三读堂”(即读书、读石、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