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谜语的发展
谜语,在藏族古称“德芜”,通称“格布采”,有的地方叫“忾”。
藏族谜语起源很早,最初也是原始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起源于原始人的生活和生产。《五部箴言·国王箴》记载,聂赤赞普(吐番王朝第一代赞普,有公元前114年、公元前126年、公元前173年、公元前3世纪即位等多种说法)时已有德芜。
成熟的藏族谜语最迟产生在西藏雅隆部落的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以前(约公元前后)。在《雅隆觉卧佛教史》和《贤者喜宴》中清楚地记述了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时期有关谜语的情况:“昔时,西藏就已盛行‘笨教士’‘讲故事’‘说谜语’和书算用来启迪民智。”书中还记录了两则谜语,即:
在秤上能来回移动的块状物是什么? (秤砣)
在波地所生的上端似头,中腰粗大的是何物? (佛塔)(张家秀《浅谈藏族谜语》,《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德芜是一种能唱的诗歌谜,多采用提问方式,而且是直问直答的谜语。问者喻谜,答者破底,并以多谜组合的集锦谜居多。《西藏文艺》藏文版1983年第2期刊《姜塘古代民间谜语》介绍:
德芜具有趣味性,它能启迪人们的思维,培养机智灵活。在活动中,人通常分为两拨儿,一拨儿为天,天上的飞禽都归天拨儿;另一拨儿为地,地上的走兽都归地拨儿。双方商定后,相互出谜、猜谜,三次答不上者,给对方各种动物,根据输的次数多少而定胜负。
德芜钦古时就有。札德芜是后来聪明伶俐者模仿德芜而作。德芜有两种:一是一问多答,一是一问一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