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55期】【老区建设杯有奖征文】郭进拴丨中原红色首府游思

中原红色首府游思
作者/郭进拴
2020年7月26日,我的老朋友王海水先生约我到他的家乡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采访。一路上,号称“宝丰通”的王海水先生背诵起了他新写的长诗:
解放战争第二年,中原解放非等闲。
四七陈谢开新路,神兵解放宝丰县。
转眼一九四八年,喜迎刘邓挺中原。
指挥中心小张庄,皂角树村浣河边。
现在名叫北张庄,皂角北张两村连。
自古两村是一家,专家到此难分辨。
军区野战两总部,一套人马管全面。
刘邓首长五月到,六月迎陈到村前。
杨柳拍手迎风笑,小河浪花走潺潺。
西庄送来百家粮,东庄挑水缸满满。
政委访贫问疾苦,司令巡村看庄田。
拉住老者谈村史,抱住小儿逗笑脸。
根据地里军民乐,共谋解放大中原。
战场西指秦岭东,向东直到大海边。
北边黄河南长江,设防堵截黄河岸。
拉扯胡儿两条腿,拽住刘峙不能援。
蒋军胸膛插一刀,哑铃战略必打烂。
开封郑州先解放,围点打援睢杞战。
宛东宛西传捷报,活捉康泽在襄樊。
刘司令员赴桐柏,消灭敌匪在山间。
青壮劳力抬担架,妇女做鞋送前线。
不怕飞机撂炸弹,车拉人挑往前赶。
战役间隙整军纪,千人聚会密林间。
“八一”祝捷庆胜利,伯承司令再动员。
多次召开重要会,建立中原大学院。
培养军地优人才,稳农固基政策全。
西柏坡上传电令,运筹帷幄淮海战。
建立指挥总前委,中野华野同参战。
首长将离浣河岸,乡亲列队村外边。
“十送亲人”莫走远,祈盼胜利早凯旋。
七十余年军民情,尤如弹指一挥间。
公元二零一五年,喜讯又传宝丰县。
上级委派新县长,新的一页又展现。
宏伟蓝图已绘就,全县人民干劲添。
各项喜讯捷报传,恢复旧址老机关。
一八年底开工建,老区人民笑开颜。
复现旧址保原貌,延长通村公交线。
县直部门定职责,扩宽红色旅游路。
县委书记真重视,半年督导十六遍。
四大班子都参管,红色旧址换新颜。
主管部门抓质量,镇村干部冲上前。
党员干部上工地,乡亲支援学当年。
精心修复求原样,当年老农把工监。
五月喜迎全国会,受到首长高度赞。
首期工程全复原,投资达到数千万。
红色基因再传承,不忘初心使命担。
二零一九迎佳宾,参瞻游客十多万。
红色记忆再陶冶,中华复兴梦定圆。
王海水介绍说:194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为了挺进中原,统一领导战略进攻后中原地区的党政军工作,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由邓小平任书记。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也称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与强渡黄河挺进豫西的陈(赓)谢(富治)集团、越过陇海路进军豫皖苏的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大军,布成“品”字形阵势,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国民党军队,迅速解放了中原大部。1948年2月,刘邓大军主力转移出大别山,在淮北休整;4月,挺进豫西,与陈谢集团和华野陈(士榘)唐(亮)兵团会合,由刘邓统一指挥,开展宽大机动作战。4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迁驻宝丰县。
根据中央关于相对稳定指挥机关驻地,以利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在中原协同作战的意图,1948年5月17日,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机关移驻宝丰县周庄镇的杨岗、余官营等地;26日前后,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分别进驻县城西北赵官营及北张庄村。

远眺八角亭,当年刘伯承、邓小平等经常在此休息、召开会议

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宛洛交通要冲,是豫西门户。在70多年前的解放中原战争中,该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4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为了挺进中原,统一领导战略进攻后中原地区的党政军工作,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由邓小平任书记。6月30日,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集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华东野战军陈粟大军越过陇海路进军豫皖苏,三路大军布成“品”字形阵势,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国民党军队,迅速解放了中原大部。1948年2月,刘邓大军主力转移出大别山,在淮北休整;4月,挺进豫西,与陈谢集团和华野陈唐兵团会合,由刘邓统一指挥,开展宽大机动作战。4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迁驻宝丰县。
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加强中原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重建中原军区,将刘邓大军和陈谢集团所属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陈毅为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李先念为第二副司令员。
宝丰于1947年解放,人民政权迅速建立和巩固,曾是中共豫陕鄂五地委的驻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根据中央关于相对稳定指挥机关驻地,以利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在中原协同作战的意图,1948年5月17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机关移驻宝丰县周庄镇的杨岗、余官营等地,26日前后,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分别进驻县城西北赵官营及北张庄村。
王海水说,当时,宝丰县城虽已解放,但匪情严重,况且鲁山、宝丰和郏县都是有名的“蹚将窝(匪窝)”,不得不警惕。北边的郑州、南边的南阳等地均有国民党重兵,人马不好机动,不利于安全保卫。而距县城不远的北张庄,村小人少,房少树多,便于隐蔽,和周边村子相距不远,属于中心位置,各机关方便联系。于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跃成为“焦点”和“中心”。

陈毅(中)在宝丰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上与邓小平(左一)亲切交谈

在宝丰期间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设豫西、鄂豫、豫皖苏、桐柏、皖西、江汉、陕南七个区党委和二级军区,管辖区域包括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至秦岭、东至黄海的广大地区。从此,宝丰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北张庄北临小溪,环境清幽,古槐树和古皂角树遍布各个角落。在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大门上,悬挂着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将军题写的“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牌匾。门前,一座高耸的哨楼格外引人注目。
宝丰县红色革命遗址管理所负责人司少乐介绍说,此处是当时地主杨济武家的宅院,占地7亩,院落四周寨墙高筑。由于当时宝丰、鲁山、郏县匪患严重,大户人家自建哨楼以防匪患,中原军区司令部进驻后,对哨楼进行加固改造。
今年83岁的杨玉民是杨济武的孙子,当年中原军区司令部进驻时只有12岁。虽然历经70余年,但当时的场景,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刘伯承司令员住的是我三爷的房子,邓小平政委住的房子原来是我爷爷的妈妈住的,这个会议室是我奶奶的房间……”虽然驼背,腿脚也不灵便,但杨玉民仍兴致盎然地领着记者逐一介绍旧址当时的情况。
杨玉民回忆说,当时情况复杂,还会出现打黑枪的现象,保卫工作压力很大。对刘邓等首长,平时大家均以“一号”“二号”等代号相称,并不喊名字。
“虽然形势很紧张,但我们小孩儿还是可以进出司令部的,首长们对我们都很亲……”杨玉民说,当时在司令部旁边有7棵桃树,其中有3棵是早熟的,邓小平专门让我们这些小孩去摘桃子。
在北张庄村北,有条名为浣河的河流。当年,邓小平等人经常从院子的后门出来,到河边散步、谈工作。同时,这里也是孩子们的乐园,杨玉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这里洗澡、从岸边的柳树上往河里跳。“当时邓小平看到我们在这里洗澡,就喊‘小鬼,这里危险,上来耍’,只是他讲话有四川口音,我们有些听不懂。”杨玉民笑着回忆说。
“战士们每天早上帮老百姓打水、劈柴,把道路扫得干干净净。要是碰上哪家有老人,就帮老人做饭干活。”杨玉民回忆起往事,仍激动不已。在司令部旧址,杨玉民还回忆起当时中原军区司令部炊事员买萝卜的事儿。杨玉民说,当时炊事员外出买萝卜,挑了一批个头儿较大的萝卜回到司令部,正好遇到了邓小平。炊事员高兴地向邓小平汇报自己买的萝卜个头儿大,却被邓小平教育了一番。邓小平让炊事员立刻回去,把剩下的小萝卜也买回来。炊事员回到田地里发现卖萝卜的人已经走了,无奈之下在带回小萝卜的同时,把钱放在了萝卜坑里。

宝丰县自然资源局党员干部到该县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聆听红色故事

在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大院东侧,有一个刚刚修建完成的八角草顶凉亭,玲珑别致。司少乐介绍说,中原军区司令部进驻北张庄后,在这里修建了八角亭。刘伯承、邓小平等经常在此开会,研究作战计划。闲暇时在此喝茶、聊天、下棋。据刘伯承之子刘蒙将军回忆,刘帅由南京迁驻北京后在自家院内也修建了一座八角亭。
在八角亭东边的一片空旷区域,是当时的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杨树林。据王海水介绍说,1948年6月17日至19日,中原军区在杨树林召开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邓小平、刘伯承、陈毅、邓子恢、李雪峰、张际春、李达等出席。中原军区机关和豫西二、五军分区及直属队团以上干部共1000多人参加了会议。
1948年7月28日至8月7日,中原局和中原军区还在县城东街文庙召开了县团级以上军政干部会议,史称“宝丰会议”。
“当时开会,台下坐了很多穿军装的人,会上放着全国各战场情况的幻灯片,我们小孩儿虽然看不懂,但都跑去看热闹。”虽然当时年幼,又时隔多年,但杨玉民对这些会议仍印象深刻。
中原军区进驻北张庄后,相继指挥部署了宛东战役、开封战役、豫东战役、襄樊战役、郑州战役和桐柏江汉战役等六大战役。
在宝丰期间,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还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告,并创建学校,培养了大批干部和急需人才。中共中央中原局还选派政策研究室干部王志杰兼任宝丰县委书记,把宝丰作为新区政策的重点试验县,由邓子恢、李雪峰亲自指导,总结经验。当时,太岳、太行和华北老解放区向豫陕鄂各战场输送的兵员、物资,均经宝丰中转。
至1948年秋,中原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消灭国民党正规军20多万人、地方武装10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在中原的防御体系,并建立行署以下各级人民政权,财政状况大为好转,为在淮海地区组织战略决战创造了良好条件。10月22日,郑州战役告捷。陈毅、邓小平和刘伯承等领导人,先后赴淮海前线指挥作战,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机关亦于11月13日全部移出宝丰。
在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我们看到,二期修建工作正在进行。宝丰县文物保护利用服务中心主任王团乐介绍说,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址群位于宝丰县商酒务镇等10个乡镇16个村庄。2016年1月,该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主要由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政治部旧址、中共中央中原局临时驻地旧址、陈谢集团司令部旧址、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军械处旧址(襄樊战役战俘关押地)、中原军区豫西军工处兵工厂旧址、中原新华书店总店旧址、中原军区《南征一年》编辑印刷地旧址、宝丰会议会址、中原军区旅以上干部政治工作会议会址、中原大学旧址、豫西行政干校旧址等24处文物组成。
“宝丰境内革命遗存旧址众多,我们十分重视革命文物的保护,要让红色革命遗址重焕新光。”宝丰县副县长郜现营介绍说,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的县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推动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杨玉民介绍刘伯承司令员当时的住所

在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发展方面,该县财政优先考虑、优先保障,先后投入3亿多元,用于红色革命文物的抢救、发掘、保护、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擦亮红色文化的底色。该县正通过财政投入、企业捐献、争取项目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宝丰革命遗址的建设等工作。
2014年7月,中原解放纪念馆建成开放,2018年9月,经省文物局批准对中原解放纪念馆进行陈展提升。2019年10月,成立了宝丰县红色革命文化保护服务中心,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
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宝丰县先后实施了宝丰会议会址、豫西行政干校旧址、豫西军工处兵工厂二分厂旧址、中州农民银行旧址、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等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启动了中原大学旧址、中原军区《南征一年》编辑印刷地旧址、中原局临时驻地旧址、中原军区政治部旧址等保护修缮。编制了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大白庄中原大学旧址、中原军区军械处旧址等文物保护方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保护利用项目二期将对周边26栋现代建筑进行改建,三期在东部建设陈列馆、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等。计划到2022年,使全县的革命旧址全部达到向社会开放条件,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传承文明、资政育人等方面的作用。
2019年5月21日,宝丰县首条红色文化旅游公交专线开通,单程票价1元,每20分钟一班,宝丰县长途汽车站(新站)为首发站,位于北张庄村的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是终点站,该线路是宝丰县第一条远距离深入农村的公交线路,对全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事业将有很大促进作用。
2019年9月22日,为进一步提高平顶山市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立足全市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经多次调研和充分论证,推出3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主题教育研学线路,其中的解放战争游路线为中原解放纪念馆-宝丰革命纪念馆-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豫西革命纪念馆。
2019年10月,宝丰县委组织部授予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为全县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平顶山市老促会会长裴建中先后十几次到这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大力支持。
司少乐介绍说,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展览馆开馆后,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参观学习热潮,至今已接待团体1600余个、参观者近10万人次,红色教育的范围和对象进一步扩大,宝丰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我们在蒙蒙细雨中参观完了中原红色首府,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地浓郁的红色文化。抬头仰望中原红色首府,心中一股汹涌澎湃之情油然而生。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瞻仰当年革命人们的革命事迹,身临其境,仿佛进入了当年硝烟弥漫的革命时代。
那天,我在中原红色首府,心潮激荡,热血沸腾,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是的,当我站在中原红色首府的土地上,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
当我站在中原红色首府,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宝丰老区的人和事;
我爱中原红色首府,我爱可如生命的记忆。
——如果我过奈何桥,就绝不喝孟婆汤。因为,我爱回忆,那些残留在心灵深处,花一样华美,犹如花一样脆弱的记忆。
那些记忆或黑或白,或大或小,或完整或残缺,但都是属于我自己,即使是撕破了的碎片,也张张记录着宝丰革命老区的历史。
他们,不,应该称呼为她们,拥有永恒不变的美丽容颜的她们,恍如月光下的薄冰,虽然不堪一击,却仍然透明,如此的单纯不已。她们散发出令人心头一颤的微光,她将辉煌的照耀我们将来的传奇,一个个被标上未知数的奇迹……
如果记忆如钢铁般坚固,我该欢笑,还是哭泣?
如果钢铁如记忆般腐蚀,那这是欢城,还是废墟我拥有回忆,一寸寸渐渐拔节,再渐渐腐朽的回忆。
我拥有回忆,一枚枚缓缓升起,再缓缓坠落的回忆。
我拥有回忆,一朵朵悠悠挪移,再悠悠止步的回忆。
我拥有回忆,一注注慢慢清澈,再慢慢浑浊的回忆。
我拥有回忆,一绺绺徐徐扬起,再徐徐散落的回忆。
我有过去,宛如蔷薇花热烈绽放的流年。
我有过去,恍如水晶石砰然断裂的年华。
我有过去,犹如羊皮纸悄然泛黄的时代。
让我们留住记忆!雕刻记忆!
刘伯承司令员接见前来慰问的华东野战军慰问团
鲁迅说过:“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路,大的路、小的路,直的路、曲的路,长的路、短的路,经的路、纬的路,空中之路、地上之路,大河之路、大江之路……
路,宏阔向阳,是这方山水间的民心所向!
路,稳定持久,便于承接载物,便于纵横发展,也便于向远方延伸!
路,却是那般盘曲起伏,那般坎坷泥泞,多么像一首绵密冗长的抒情史诗啊!
多情却素昧,冷酷却热烈!
现实写成了历史。
现实已写了多年。
现实还在书写着!
关于路,长歌短吟,仿佛都在并不平仄的绕口令之中;关于路,短吟长歌,却又好像在抑扬顿挫的和谐之中!
英雄的宝丰老区人民,已形成了克难攻坚,不断进步的文化。宝丰老区人靠着自己的雄才大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革命之路,那也是一条通往成功之路,希望之路!
这里,原来也有一条乡间小路。但那是山风刻出的路,树叶飘飞的路,弯弯扭扭,像遗弃在乱石草莽中的一条草绳。这条路穿过荒草丛生、萤火明灭的乱坟岗子。小路边,一片枯黄的蒿草在山风中颤栗着,很少有行人敢于穿越。我的思绪没有停留,越过时间的空间,飞向了宝丰老区人民浴血奋战的时期。山风怒吼,车骑交辙,刀剑撞击,我仿佛听到了千军万马喊杀的声威。雄将劲卒,争霸一时,留下尸骸遍野,血骨狼藉,一切又归于沉寂。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无人再来问及。沉寂呵,沉寂了多少年,冬风夏云,雨雪霏霏,白苹衰草。岁岁枯荣,谁人问津?
如果让时针倒转回当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终年被云掩雾埋,沉睡在地老天荒的深山野谷之间。这里的山民以土地为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袭着古老的方式生息着。人们只知道地面农作物的长势、收成、春播秋藏。直到二十世纪20年代,宝丰老区人民在沉睡了亿万年之后,才终于苏醒过来了!
是的,过去的岁月,对于每一个宝丰老区人来说,其所表示的意义都已经远远超出了年号本身。昨天,宝丰老区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些丰功伟绩引动着宝丰老区人为昨天的牺牲而微笑,也激励着他们为明天的战斗而扬眉。谁看了,谁就添了劲儿,长了胆略,无论多重的担子,都敢挺起腰板儿挑上肩去,无论多远的路程都敢一步一步从头迈起!
宝丰老区的历史,是中国革命的成长史、奋斗史!
巍巍伏牛山,壮歌一曲曲。这是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是时代风雕凿镌刻的群像。这不仅仅是歌赞的篇章,而且是艰难崛起的铮铮足音,认识这些革命者,使人感慨不已!
当初,这里曾是一片荆棘遍地,杂草丛生的地方。宝丰老区人用血肉之躯,在这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如今巍峨林立的高楼拔地而起,排排松柏含翠欲滴,簇簇鲜花争奇斗艳,亭台长廓,曲径通幽,座座楼房,廊腰蔓回。宝丰老区人有着大山一样的情怀,有着豪爽、大度的气魄。宝丰老区人面前的图画是那样的绚丽多姿,五彩缤纷,他们用芬芳的鲜花编织青春的花环,用美好的希望绘制人生的蓝图,欲效雏燕凌空,欲慕鲲鹏展翅,欲学骐骥驰骋。从他们身上,人们会真正感受到大山的沉重,红土地的厚实,感受到岁月的艰辛,更感受到老区人的的胆识与气魄,男子汉的坚韧与顽强。他们为了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披肝沥胆,立下鸿鹄之志,弄潮于涛峰浪尖;面对千难万险,他们挺身而上,不屈不挠。
而今,当你抚摸那些宝丰老区人当年的遗物,吟读那些文化名人留下的华章词赋,你难道没能因宝丰老区历史文化的恢宏气韵而魂魄颤动吗?!
悠悠历史,长长话题,从来如此,依然如此。
宝丰老区历史文化的磅礴气韵,浸透了这方山水的血脉骨骼,因此,她显得博大精深,气宇非凡。
然而,宝丰老区人却从不甘寂寞。
历史永远有一扇敞开着的小窗,就像一个简朴的画框,嵌着昨日的天地,昨日的阳光。尽管这绵绵的眷念被不尽的岁月渐渐地冲淡了,但它留下的却值得我们回想。
所有的故事,都连接着历史。在岁月年轮碾过的地方,宝丰老区的革命者用生命造就出一片金黄色的灿烂,他们使宝丰这片厚重的红土地上有了多姿多彩的欢乐,至今仍在感染着人们、鼓舞着人们,并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宝丰老区的革命历史文物所珍藏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
每一件宝丰老区的革命历史文物都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故事!
每一件宝丰老区的革命历史文物都闪烁着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光辉!
透过历史的烟云,仿佛还看得见宝丰老区人民那曾衣丰食足时的盛喜姿容,听得清丰收共庆时的欢愉之声!
宝丰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然而,若沿着中华民族发展的长河溯流而上,会使你感受到这里奔涌着激荡着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进步的历史狂澜。
宝丰老区的红色革命文化越发显得文明、灵性、大气和厚重!我为自己能在有生之年来到这块红色革命文化积淀丰厚的土地上而庆幸,我为能汲取到宝丰老区历史文化的琼浆玉液而自豪,我为能耳濡目染宝丰老区如此厚重的地域文化而骄傲!
文化艺术的诞生和发展需要土壤和环境,更需要为其甘愿奉献和牺牲的人们。
宝丰革命老区曾是一片诗的丛林,宝丰革命老区的山川秀水哟,是多么的醉人肺腑,摄人魂魄,魅力无穷啊!

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全景

观赏着这些令人难忘的革命历史文物,梦忆着往昔的峥嵘岁月,怎不让人奋发前进呢?在这里,我看到了宝丰革命老区的历史,是一部革命史,创业史,更是一部奋斗史!在宝丰革命老区史书的页缝里,每一座桥梁,每一条道路,无不渗透着老区人的汗水。
……我仿佛听到天籁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如松柏之语,如清涧之音,幽美而深沉;我仿佛看到一只洁白的仙鹤,鹤鸣清远如无言之歌,在蓝天白云间展翅翱翔;我仿佛登上霞光浴照的峰巅,一览众山,清风徐来,涤澄心胸……
我站在宝丰革命老区的红土地上,寻找着宝丰老区人的足迹,也探寻着宝丰老区人心灵的历程。尽管如寻找雪泥鸿爪,尽管如拣取断线遗珠,但我一直兴味蛊然,就像一页页翻读着一部深深吸引我的大书。
这是一部风云跌宕、意蕴深远的书,这是一部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书,这是一部启迪心智、激荡热血的书。宝丰老区人,大地所生,大地所养,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爱情,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革命的事业。他们历尽苦难,百折不悔。他们走过曲折坎坷的小路,也走过铺满鲜花的坦途;他们尝到过摘到果子的甘味,也品过吞下黄莲的悲苦;他们是一群大江东去、大浪淘沙式的人物。其间,他们的劳累,他们的爱憎,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意志,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襟怀,他们的坎坷,他们的影响,也都深深地凝结在了宝丰革命老区的泥土山石之中……
此时此刻,在雪亮的强烈的“聚光灯”下,突现在“观众”眼里的是一长串标志着宝丰革命老区人成功的数字,一串沉默的数字。
生活旅途上的风雨、泥泞;艰难地跋涉过的丛莽和沼泽;命运的危舟勇猛撞击过的激流旋涡;奋力攀登过的事业的悬崖陡壁;在云层中射下来的一束束振奋人心的阳光……现在都悄悄地退后了,变成了色泽模糊的背景。
哦,背景,那和宝丰革命老区人的命运连成一片的背影,其实早就融进了宝丰革命老区人生命的年轮!
如今,举目眺望,气势磅礴,壮阔恢宏;那新修的道路,似长虹飞架,像巨龙舞动,那是健与美的韵律,那是刚与柔的交融。
宝丰的决策人和创业者本身就是一部风云跌宕、意蕴深远的书;他们本身就是一部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书;他们本身就是一部启迪心智、激荡热血的书;这本煌煌耀人、气势磅礴的大书,读来令人感叹,令人振奋,令人激动,令人难忘!
宝丰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你是宝丰人树起的丰碑,他们创造了你,他们更不会忘记你——你将永远昭示后来的宝丰人!
宝丰的建设者在宝丰大地上写下了不朽的史诗!
这是一卷浩繁的史诗,它书写了宝丰新一届领导的气魄和才干;它书写了宝丰人的无畏精神,它证实了宝丰人的力量完全可以排山倒海,顶天立地!
宝丰人的事业万岁!

作者介绍:

郭进拴,笔名智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智泉流韵》原创文学公众平台创始人,《文艺界》杂志社社长、总编。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山,美人河》《六十岁说》《童趣儿》《人间真情》《命运》《我的鳌头》《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壮歌风云路》《月是故乡明》《岁月芬芳》《新城美韵》《乡情老更深》等五十六部。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上)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下)

【总第1123期】【名家大咖】【北京】金思宇丨“战疫”诗书作品之一

【总第1123期】【北京】叶建华丨“战役”诗书之十三

【总第1088期】“战疫”征文【河南】郭进拴|首发文——大爱满人间

【总第1093期】【名家大咖】【北京】叶建华丨“战疫”诗书选之一

【总第1092期】【特邀作家】【辽宁】蓝 歌丨底 气

【总第1000期】热烈祝贺《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上线3周年出刊1000期

【总第1033期】纸刊《文艺界》免费发稿通知

【总第1033期】《智泉流韵》文学平台免费发稿及稿酬规则通知

【总第1087期】《文艺界》“抗击新型肺炎”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总第1075期】《文艺界》总第四期发布,电子杂志同期推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