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读《论语》要思考它作为一种“文明”的意义

杨朝明老师作者简介:杨朝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各位好!洙泗书院在过去一年运行良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新的一个阶段选择讲读《论语》,非常有意义。对于中华早期经典一定要读深读透,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内在原因。不言而喻,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凝结了此前历代文化的精华,代表了那时中华文化的发展高度,影响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甚至更广大的地区。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四书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这也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意义所在。“轴心时代”理论的热度虽然很高,但它看似重视孔孟老庄,实际上忽视了春秋之前的王官学时代。中华文明在孔孟老庄时代已经具有了很漫长的发展,进入了自己的高涨期、成熟期,彼时的中国文化思想已经足以影响人类,有着极大的超越意义。实际上,周公“制礼作乐”就已经形成的礼乐文明,是一种成熟的人文文化,孔子所向往的就是这样一种“郁郁乎文哉”的文化。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被列为四大古文明,而且是唯一连绵不断的古文明。四书的意义在于使国人看到中华文明是一种特殊的文明。现在读《论语》,读四书,就必须要思考它作为一种“文明”的深刻含义。

我们开始读《论语》以后,大家要透过其通俗而简练的语言深入其内部,通过平凡看到不平凡,通过普通看到不普通,通过孔子这样一个凡人看到他“即凡而圣”的特殊一面。在这种层面上去读《论语》,才能由表及里,由现象看到本质。《论语》通过孔门弟子整理编纂而保存流传至今,我们理解孔子,就是在这经过细心整理的字里行间去理解它的价值和意义。慢庐经典读书会选择《论语》进行讲读,希望各位在学习时,多深入思考,切磋琢磨,细致推敲,否则便把握不了《论语》的精神实质。如何看待《论语》首篇,实际关涉到如何看待《论语》。要知道,如何看待《学而》篇在《论语》中的位置,涉及到《论语》的逻辑问题。《论语》到底有没有逻辑呢?古今学者多有争论,这也说明了《论语》本身不是那么清晰,要求我们读《论语》时增加思考深度和宽度。实际上,四书是相互联系的,它与另一部典籍《孔子家语》也有直接联系。我们对待古代典籍,要站在历史与文明的高位去思考。理解《论语》,首先要明白《论语》思想属性。毫无疑问,《论语》的思想属于孔子,但《论语》的思想首先属于《论语》编者对孔子的理解。《论语》是孔子后学面对众多孔子遗说选编而成,孔子去世后,儒家八派的分化对《论语》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论语》的编纂者是想要“用孔子表达孔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孔子“弘道”的精神十分迫切,孔子发展王官学,创立私学,以有教无类的方法发展教育。从孔子及其时代的教育实际看,当时的教育存在一定规律性。一个孩子,童年有童蒙教育,而后有“小学”和“大学”。《周易》中有蒙卦,蒙卦说“蒙以养正”的问题,这就是童蒙教育;古人八岁入小学,十五岁进入大学。小学学其事,大学知其理。“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人,就是格局大,且能够引领社会的人。大学培养君子人格,讲求修己安人,那么,不言而喻,孔子之教就是大人之教。儒家之学研究人性和人的价值,人的价值通过人的社会价值彰显,为了区别于动物,区别于纯粹的自然人,儒家探究“德”的问题。在“道”与“德”的关系中,“道”是价值信仰,“德”是行为规范,“道”统领着“德”,“道”就是人相信什么的问题。孔子之教培养君子,培养有教养的人,这样的人为政,成为为政者、君子和大人。君子为政,以明德引领社会风尚,《大学》的“明明德”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怎样“明明德”,孔子之教就回答了这一问题,孔子之教就是成德之教。“明明德”就是唤起每个人的善性,彰显人性的光辉。善性从何而来?这就牵扯到中国文化的特征。人首先属于家庭,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孝悌,以其为做人的根本。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儒学实际上是使人成为“人”,而非成为某一种特定的人,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也是这个意思。孔子、儒学就是耕耘者,它注重耕耘人的心田。心田肥沃,人就有德性,有了一流的心性,就能够成就一流的技术。所以,《论语》能够成就人的德性,使人有正确的追求,这样去理解《论语》就能更接近《论语》。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实际是说“人的信念与信念坚定”的问题。根据我的研究,“学”,就是“道”;“好学”即“好道”。《论语》开篇讲的就是君子之道,与末篇末章“不知命,无以为君子”首尾相应。而“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实际上,《论语》就是讲述君子之学的典籍。《论语》意在培养君子,以形成全社会“德风草偃”的良好局面。理解《论语》首篇还要明晓其后的《为政》诸篇,把《论语》首篇放在整部《论语》中,才能对其更好定位。儒家思考人之特性,认为人组成社会后需要引领,这就有了第二篇《为政》,而如何为政也能在第二篇中找到答案。为政最重要的就是“礼”,“礼”包括“礼制”和“礼仪”,“礼制”和“礼仪”表达或内含着“礼义”,第三篇《八佾》篇就谈“礼”。只是明了礼的制度和秩序是不够的,深入理解“礼”的意义,培养遵守“礼”的内在自觉性,就需要心中有仁,于是就有了第四篇《里仁》。此即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论语》篇与篇之间是有规律的,是层层递进的。当然,我们在考察《论语》各篇内部的联系时,不可过于拘泥,强寻其中脉络。《论语》第一篇相当于《论语》全文的总纲,从总体上谈如何修身做人。首先要有信念,而且信念必须坚定;修身要从家庭入手,由孝悌到社会,实现理想而不会犯上作乱,好好地立身处世。在社会上不“巧言令色”,要踏踏实实地修行。一个人要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强调每一个人的修行,无论你是何种伦理角色、何种社会职位,都要认清自己的社会性存在,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这就是“正名”。还要秉承中道,追求“和”的境界;在表达情感时,注重有“节”。《学而》篇末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恰恰表明了儒家修养的落脚点,这就是换位思考,就是儒家的“恕”道。总之,只有深入把握住《学而》篇的真正意蕴,才能更好理解其他诸篇。希望在接下来的讲读中,各位能把握中道,深入进去,学有所获!END主编|未济执行主编|明之图文编辑|袁祎

(0)

相关推荐

  • 国学常识丨关于“四书五经”的基本简介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历代儒客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我国 ...

  • 今天为何要读经典 ——学者谈当代经典阅读与体系构建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5日 11版) . [孔学堂秋季论辩] 时  间:2020年11月5日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光明网 主 持 人:舒大刚 ...

  • 还原”孔子”

    还原"孔子" 中华文化经久不息源于传承,这也是中华文明历五千年而不忘的根源和动力,但是我们的文化人同时也习惯于拿死人说话.例如西元2011年始,关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门前立 ...

  • 杨振明 || 读王星超《领袖泪》有感(外三首)

    读王星超<领袖泪>有感(外三首) 杨振明 领袖之泪撼心魂 家国社稷千古殇 巾帼烈女杨开慧 临危不惧痛断肠 俊杰贤良毛岸英 为国捐驱洒疆场 烈士英名垂千古 千秋万代美名扬 岸英长眠在朝鲜 华 ...

  • 【品读】星汉|赏读杨逸明先生《酷暑夜读书》

    酷暑夜读书 杨逸明 天张炽热网恢恢,我坐危楼卷帙开. 汗向五千年洒去,风从九万里吹来. 哲人思辩飞成瀑,骚客心声响作雷. 谁及书生一瓢饮,纳凉随处是瑶台! [星汉评] "刘项原来不读书&qu ...

  • 【品读】星汉|赏读杨逸明先生《送女儿参加高考》

    杨逸明 成龙成凤梦难除,掌上谁非可爱珠? 眷眷目光门外聚,沙沙笔迹案头书. 此时犹舐投怀犊,明日终飞展翅雏. 先父送儿情景在,几回追忆泪模糊. [星汉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 【品读】星汉|赏读杨逸明先生《元旦收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元旦收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杨逸明 感受荧屏异域情,醉人弦管绕梁鸣. 梦摇河水成蓝色,心入森林作鸟声. 支枕手敲蓬嚓嚓,临窗笔走仄平平. 迎新曲里诗吟就,字字翩跹舞步轻. 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办新年音乐 ...

  • 【品读】星汉|赏读杨逸明先生《迎春漫笔》

    迎春漫笔 杨逸明 东风使者送温馨,活色生香满一汀. 雨后樱花初表白,风前柳叶共垂青. 山多坎坷云安慰,泉有叮咛石细听. 清气沐身兼漱口,约莺邀燕诵心经. [星汉评] 这首七律,紧扣题目,句句写&quo ...

  • 【品读】星汉|杨逸明先生诗词赏读(一)

    初春戏笔 杨逸明 春风带电到江南,击活溪流击醒山. 闪闪繁花初点亮,毛毛细雨半吹干. 诗心渐暖飞窗外,灵感微麻颤笔端. 梦片情丝皆导体,书生自笑绝缘难. [星汉评] 此律以"戏笔" ...

  • 人生至难其心明——《论语》悟读【279】

    明察秋毫,饱览春光. <论语>第十二篇第六章: [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诬陷或中伤),肤受之愬(sù,诬告),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 ...

  • 杨逸明绝句(3)——读来平仄精神爽,不信诗人有暮年

    作者简介: 杨逸明,笔名晚风,1948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顾问. 游重庆广阳岛 岛嵌江心草木多,山衔落日染金波. 田间小路徘徊久,欲唱先民击壤歌. ...

  • 杨逸明|读江荣清诗词有感

    杨逸明 上世纪九十年代,写旧体诗词的人不是很多,至少是愿意与人交流的人不多,而且即使愿意交流也很少机会.那时候有人对我写旧体诗词还觉得很奇怪,我写旧体诗词三十年了,连个交流切磋的诗友都没有. 偶然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