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事|中西合璧张锡纯

中西合璧张锡纯

鲁迅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生于1860年,卒于1933年,是中国近代中医大师,也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锡纯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他父亲是个诗人,所以从小就让他读唐诗,还精选历代名家诗数百篇要他背诵。有- -次,他在父亲题为《天宝宫人》试帖诗中,添写了一句“月送满宫愁”,犹如画龙点睛,其父大加赞赏,并对人说他的儿子“异日当以诗显名”。但实际上最

后令张锡纯显名的,并不是“诗”,而是“医”。

当时,清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张锡纯的父亲见从政无望,才让张锡纯改学了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他都无不披览,同时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学。1904年, 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西医学在我国流传甚快。当时,有很多老中医排斥西医,张锡纯则认为中西医理相通,医界不宜作意气之争。针对当时中西两医互不合作的现象,他主张:“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

后来他以毕生精力,著作完成200万余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衷中者,根本也,不背叛祖宗,同道无异议,是立业之基;参西者,辅助也,借鉴有益的,师门无厚非,为发展之翼。从书名的名字就足见他倡导中西医结合的思想。

虽然他受历史条件和他的世界观的限制,他的学术思想没有摆脱当时的改良主义的影响,存在不少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他在医学上的贡献,尤其在中西医汇通上所做的各种尝试,是不可抹杀的。他不愧为近代勇于实践的医学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