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梁 | 又见炊烟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又见炊烟

文|孙君梁

当疲惫的心乘着一叶小舟,那炊烟便是指引故乡的信使。我逆风而行,才能捕捉炊烟的影子,才能品咂炊烟的味道。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微风红旗展,四级地面飞纸片……”村头,我和玩伴儿们唱着自然常识课本里的《风力歌》,看着屋顶烟囱里冒出的烟柱,在微微的风里慢慢变胖变淡,有时是一根顶天的石柱,有时是一道弯曲的弧线,有时高有时低,有时白有时灰,在青山黛瓦之间,故乡因为这一柱柱炊烟尽显了她的灵性和生机。

我知道,那炊烟是柴禾做的,有秸秆,有干草,有河坡上挖来的树根,还有晾干了的牛屎粪。我也知道,那烟囱里冒出的白烟,一定是邻居家没有干柴禾了,倒霉的还是拉风箱的玩伴儿,只起烟不着火的湿柴从灶堂里冒出的白烟刺激着玩伴儿的泪腺,但炊烟袅袅里,依然充满了五谷的香甜和对单调味蕾的诱惑。最好烧火做饭的莫过于玉米穰了,这奢侈的燃料也只能等到春节期间才能使用的。

对于牛粪也总是有些抵触。直到若干年以后一趟青海之行,对牛粪有了重新的认识,牛粪在藏人的眼里,这便是神一样的物。用湿牛粪给你擦碗,然后是一碗用干牛粪热好的酥油茶,这是藏人招待贵宾最高的礼遇,牛粪也是西藏唯一最为原始最为金贵的燃料,家里囤积的多少也是牧人财富的象征。假若时光可以穿越,我会迎风去美美地享受那干牛粪燃烧后从烟囱里飘出的百草之味,那味道又像仙丹妙药会涤除和抚平心灵所遭受五劳七伤的苦痛和病楚的。

又见炊烟,在老榆树的枝丫间,在暮昏的火烧云里,在欲滴朝露的晶莹中,在白雪皑皑瓦楞之上,看着淡青的炊烟缓缓升起,或是浓黑的火烟离开烟囱后急促地四散而去,我便猜到到了故乡的农闲与农忙,那淡青的犹如安然悠扬的琴声,道出了故乡舒缓的静美;那浓黑的犹如山头的烽火,催促着故乡收获的大军。炊烟就像一本日记,记录的信息印证了“半年忙碌半年闲”的乡村光景。

故乡的炊烟里没有人的贫富之别,也没有高低之分,炊烟里飘出来不仅仅是五谷和百草的香味,还飘出了故乡的厚道,飘出了故乡的热情。但当贫穷到无法让炊烟升起的时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将是寻求生存的主力。多少次,当夕阳西下,晚霞照着一高一低的身影,兄长肩头那沉重的扁担,挑回的不单是百十来斤的柴草,也是傍晚母亲村头的等待和可以让烟囱蹿出火星儿的希望。

一场大雪,覆盖了屋顶,覆盖了院落,覆盖了草垛,可烟囱总是无法覆盖的,这时的炊烟更清晰更爽朗,冬天的炊烟多是枯叶做成的,那似乎是面包烤糊了的味道,焦糊的烟呛味里略带一丝甜味。在一片皑皑之中,这皎洁的雪和墨黑的烟囱形成鲜明的对比,黑白分明;青灰的炊烟所带出的粉末飘洒在烟囱的周围,由浓变淡,缓冲了两种颜色的陡然对立;也许天气太冷了,小鸟会围着烟囱取暖,不停啄食着从附近的树上落下的楝树果,屋顶的厚厚的雪面上被印上了小鸟的脚印,屋脊的尽头用瓦片做的瑞兽高昂着头,像是凝望着天空,这恬静与萌动,场景与色调,自然构成了一副淡雅别致的水墨画。故乡的炊烟就这么的素雅,就这么的灵动。故乡的炊烟也就这么镶熔在故乡的风景和记忆里,无法剔除,无法抹去。

又有多少次,梦回百年老屋,梦见自己变成了一粒火星儿,在炊烟里飞舞跳跃,倾听炊烟升腾纷飞的絮语,跟随弥漫的炊烟,穿过枝头闹喳喳的喜鹊窝,飘过那条无名的小河和曾经跟随兄长打柴的山坡。时光依旧,炊烟总是盘旋在故乡的上空,炊烟所穿过的流年,是小雨难舍的挽留,难怪故乡的谷物里总有炊烟的味道。我知道,故乡的炊烟,不会飘走,也不会消匿。

故乡的炊烟没有“大漠孤烟直”的孤独,每一家的烟囱里都有它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色调。这炊烟见证着故乡曾经的热闹与繁华,鸟瞰着今日的冷清与落寂。炊烟吹走了童年,也吹散了曾经一起打柴的玩伴儿,在远离故乡的四面八方,玩伴儿们又回首遥望着故乡的炊烟,这炊烟编织的青藤,系连着每一朵开放的小花,在"炊烟袅袅牧人归"里,这小花又团聚在一起,重新点燃故乡的热闹与繁华。

“小桥,流水,人家”。在乡村的风景里,“人家”不再简单地是一座座空静的房屋,可以没有小桥流水的浪漫,只有炊烟飘起,乡村才有呼吸,才有鲜活的生命承载乡村的厚重,连接她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有了炊烟,故乡就不再孤寂,炊烟才是故乡的根,才是故乡的魂,才是家的味道,那至朴至素的炊烟,是我心里至美至圣的图腾。在我朝圣般的向往里,那缕缕炊烟每天都会在故乡的屋顶飘起……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孙君梁,河南南阳人,律师职业,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微信15537736163。

(0)

相关推荐

  • 【佳作有约】| 郑天虎作品:故乡的炊烟

    看惯了城里的高楼大厦,闻够了城里的汽车尾气,总是怀念小时候故乡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 农村如若没有了炊烟,也就不成为农村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们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每到做饭的时候,站在家乡稷山县平 ...

  • 【第三期征文第13篇】丁红霞||故乡的炊烟

    文艺众家第三期主题活动征稿:故乡,那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时间:11月19日至12月18日.形式:散文.小说.书法.绘画.摄影.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点击 ...

  • 春之歌 | 同题◆ 炊烟

    <齐鲁文学> 春之卷 30人精选诗歌 ▎炊烟  李传英(山东) 现在,我获得了温暖,自由和没有极限的蓝 缎带缠绕的往事隔开 用芨芨草的眼睛 寻找合适的词汇,用以赞美和怀念 沿着田垄,羊肠小 ...

  •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题记:故乡是李白的明月,是王维的倚窗,是苏轼的幽梦.时光流转,流不掉的是游子心头的故乡情:风尘飞逝,逝不去的是游子脑海的故乡恋.寒来暑往,总有一抹乡愁如那缕缕炊 ...

  • 淡然一壶间(躬耕)(孙君梁)

    2021-05-24 19:32孙君梁 孙君梁 人生一路匆忙,总是风雨兼程,这匆忙之中能静静地坐下来喝一杯香茗成了一种奢望,这风雨兼程也多是为稻粱谋,自知俗气,对于茶的高雅常常望而却步. 所以,我总在 ...

  • 孙君梁 | 百花洲里寻《花洲》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百花洲里寻<花洲> 文|孙君梁 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尽管距离邓州市的花洲书院也不过几十公里的路程,开上车也就不过一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可要走进去游览一番却不 ...

  • 孙君梁 | 青春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青春 文|孙君梁 从无知的孩童到懵懂的少年,青春的脚步已悄悄走来.我们在无声的春雨夜悄无声息的成长,却丝毫没有听到青春到来的脚步声. 我们只看到柳树在春天里发出嫩嫩的鹅 ...

  • 孙君梁 | 奶奶和她的草屋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照片说明:慈祥的奶奶] 奶奶和她的草屋 文||孙君梁 昨天下了一场大雪,望着白茫茫的一片,忽然想到了故乡遥远的过去,想起了奶奶和奶奶草屋屋檐下那长长的冰凌. 奶奶说过她 ...

  • 孙君梁 | 学车随想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学车随想 文|孙君梁 我天生愚钝而且胆小,对机械类从小就敬而远之.小时候,闲暇之余也就是看些小人书或向阳花小儿杂志之类.也估计就是十来岁的样子,看到别的孩子骑着自行车,心 ...

  • 孙君梁 | 饺子的味道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饺子的味道 文|孙君梁 说到吃似乎有点俗了,但在世俗的世界里,吃也是人类的第一要务,民以食为天,这是永远没法改变的道理和铁律. 前不久和农村老家的人在一起吃饺子,才听到了 ...

  • 孙君梁 | 牛眼鹅眼看美文 ——李治国作品研讨会发言稿

    牛眼鹅眼看美文 --李治国作品研讨会发言稿 文|孙君梁 今天我有幸能参加这个作品研讨会以及能加入邓州花洲文学团队,首先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扬娴娉老师,前几年我在网上看到了杨老师写的关于邓州作协张天敏主 ...

  • 孙君梁 | 《认识了你》

    组诗<认识了你> 文|孙君梁 (一) <相遇> 当重门深锁的心 -----被扣开 那如涌的歌喉 跳过遥远的相望 那歌声 是我热情的问候 相识昨天 犹如一千年 这场美丽的际遇 如 ...

  • 孙君梁 | 灯台·童谣·瞎话儿

    灯台·童谣·瞎话儿 文|孙君梁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叫奶奶,奶奶木有来,猫儿跑哩快,吓得咕噜滚下来!"小时候的童谣,直到现在还在幼儿中间说唱,只是版本有些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