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子 | 菜园往事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菜园往事

文|南阳子

以前,我家门口有一块菜园。我们家族的秘密,几乎都与这块菜园有关。

记得爷爷整地的时候我在旁边。一次,他得意地说,我整地功夫比你爹要好。爷爷讲话的时候,他身后有一棵自然生长的桐树,开着紫色的桐花,罩了一大块园子没有阳光也不肯伐去。后来,爷爷死后,这稞桐树就随他去了。我记得很清楚,老桐树的身子还是湿漉漉的,没有做好给爷爷一起去的思想准备。我守灵三天三夜,我觉得爷爷还活着,没有考虑他在三天后居然会被族人抬走埋在离我家近几十米的地方。我时常想,爷爷哪天没准还会回来,看看他整理了许多时光的菜园子。爹在埋爷爷的坟地里那天哭得昏了过去,也使所有在场的人都乱了套,这些场面几乎在我的记忆世界里每天都清醒着,使我知道我们来这个世界的不易和短暂。即便以后有了书读,知道了这个世界的无边与丰富,但我真正阅读这个世界的时候,却来自这一片我早晚都爬不出去的小菜园。

往久远的时间看,民国至解放后这段时间,菜园的北边由于依傍着河水,长了一丛竹林。爷爷和十几岁的爹就在河道里种了蓝靛,此物为旧时人们制作衣物的染料,属经济作物。爷爷和爹晚上会搭床看守,爹回忆说晚上会看见白色的像小兔子一样的动物跑到床腿下将洋瓷缸翻弄得铛铛响。后来,我在陕西才听人说起这种白色的动物,主要长在竹林里,好像叫竹鼠,以吃竹笋为生,其肉白嫩可口。而爹则说是仙家,不敢动。这个美好的经历伴随他到现在。

其实,爷爷并不主要务农。他在侍弄庄稼之前玩枪杆子,在我家乡的民团里当连长。“菜园里的红薯窖里,曾有几张国民党服饰样的照片和一把油布裹包的枪”。这个是我家乡族人整我爷时代的传说,他们说,爷爷准备着照片和枪,有想法。这个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反正没有具体的物证和头绪,最终没有什么具体的损失。但那年头,头被压得很低,大气候上毕竟是完全陷在人民斗争的海洋里。

土地是诚实的。红薯窖里只能装红薯或者过冬的萝卜大白菜什么的。能装照片和枪吗?过去我读的连环画兴许会这样杜撰吧。那毕竟是小人书,是那个时代样板工程。我家菜园子里的红薯窖也是个缩影吧。后来,被破坏的窖子旁边兀自长出一棵枸杞树来,上边结满了通红的浆果。再后来,爷爷的二儿子,我的叔叔长大了,学会了抽旱烟,居然有了奇思妙想,把枸杞树割了,制作了一把烟杆,往事就这样在新一辈人的受活中渐渐变为了烟消云散的传说。

可地从来不管这些,还被我家种着,老老实实的生产着红的辣椒、白的冬瓜、笔直的大葱、车轮样的南瓜和勺子般的北瓜……

当爹接过爷爷留下的农具继续干活的时候,全家的菜蔬来源主要靠这块地来维持。当然,菜园的回报也是客观的,父亲把这块地整的很平,很细,每年都种上了希望。有时还可以挣很多钱回来给我们交学费,甚至维持家庭的一些零花钱。

某年夏天,竹林随着一场突发的大水被掏掉了一大片,竹根连地拔起被冲到了下游。最后,只留下三五株毛竹子还紧紧地驻守着。爹说,其实还有一场事没给你们讲过,那就是竹子开过花,这块竹林大概要彻底衰败或消失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景,我们没法继续看到上代人享有的景观了。

我的那些关于农作物和种植蔬菜的经验主要也来自这块菜园。我上小学的时候,园子里种上了桃树。有五月鲜、六月白和毛桃三种。爹则因为很早就考取了县级的医士证书,被人邀请到一个叫黑龙集的镇子上开了一家诊所。园子基本处于半播种状态,我有时就在里边自己做主,开始了我自己的种菜体验。常常种好侍弄的菜种,譬如冬瓜和南瓜,主要的施肥方法来自人畜的屎尿肥。冬瓜结得大,收获的季节,我一个人搬不动,请了我的小姨从村子东边过来,帮我妈一起搬,离家本来就几米远,却要歇两回。南瓜长得“成群结队”,这是我妈用的语言。属于她形容南瓜丰产的专用名词,比作家还作家;比如她夸我劳动得好,说“人勤地不懒”。我从种菜得到的人生体验,大于一切现行课本和书籍里获得的东西。若干年后,我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记》,也觉得熟悉亲切,主要是我有这段我骄傲的历史。

可后来菜园就毁灭了。

如今我回看故乡,没有小菜园了。只有通过迂回的道路进入家门,看废墟一般的老宅和满地的荒草野树。记忆永远是一方无法复原的时间隧道,我在这个时代制造的隧道了觉得呼吸的急迫和艰难。

小菜园只是我记忆的理想,而理想毕竟容易破灭!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

南阳子,原名陈润国。

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王官营村人。

作家、美术批评家、策展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青年美协理事、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安市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

现为西安美术馆策展人。

(0)

相关推荐

  • 闻梓媛:菜园趣事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新会员优秀作品选刊 菜园趣事 富春八小  四(6)班  闻梓媛 外婆家的菜园里, 玉米拖着长长的胡须, 腰杆笔直地站在那里, 顶上的花穗却懒洋洋地望着下面, 哦,原来他在欣赏红薯妹妹的 ...

  • 董幺爹传奇(连载之九)

    十七.董幺爹拾粪挨训  刘幺妹责子报恩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幺爹的头更低了.从划上富农那一刻起,他就没有停止过往"改造田"送粪.起初是迫于压力,后来就成为一种习惯,干部不要求他送粪, ...

  • 【小荷初露】刘依诺:菜园小记

    菜 园 小 记 刘依诺 指导老师   杨灿 这是夏日里的一件事,我和爷爷.奶奶去了一次菜园. 菜园座落在小区南边,我和爷爷奶奶一起走过一段公路,穿过一片树林,再走过一道小石桥,就到了菜园. 哇!这里有 ...

  • 散文||生产队菜园

    生产队菜园 --记忆中的乡愁 曹越迪||河南 在吃大锅饭的年代,生产队对社员有具体的分工,有的饲养牲口,有的铡草,有的挑粪.而我爹因常年挖河.下井身体不好,受生产队照顾被安排到生产队菜园,专门从事种菜 ...

  • 南阳子 | 纸上的故乡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纸上的故乡 文|南阳子 过了戊子年,我就三十五岁了.有时候,躺在这个叫长安的老城里,像躺在没有温暖的沙发上,柔 ...

  • 南阳子 | 故乡的末端(外一篇)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故乡的末端 文|南阳子 从小院的墙洞往外看,西岗上陌生的行人是童年的世界.远处的狗叫声,穿过庄稼地里的水气,在高低起伏的田埂间回荡,是乡村土地上上演的好莱坞大片.可是那时 ...

  • 阜南特教共同体把课堂搬进菜园提升残障孩子劳动技能

    2021年3月30日整理 3月29日,风和日丽,暖阳高照.阜南特教共同体本部食堂后面的菜园里热闹非凡.培智班的孩子们有的弯着腰.有的蹲下来拔除荒草和已经老去不能食用的青菜,一些学生还把地里的树枝.落叶 ...

  • [黄石诗坛]​南佳的诗《在春天,想起一些往事》(10首)

    我想安静的时候 从喧嚣的尘世中偷来一段时光 留给自己一个人独享 此时从不离身的手机是多余的 家庭聚会和朋友邀约是多余的 甚至,古典乐与电影夜场也是多余的 独占这段时空,做自己的王 静室闲坐,可以让书来 ...

  • 南胜七八零后的童年往事----捉“高鸡”

    龙眼鸡,南胜人叫它:高鸡.它个头小巧可爱,长长的橙红色鼻子,绿色的翅膀上点缀着许多不规则的小黄斑点,小脚细细的却是跳远高手,一蹦三尺高.高鸡一般在春末夏季的时候比较多见,它们都停歇在龙眼树和荔枝树的枝 ...

  • 南胜往事-----花山溪上的行船人

    民国时期,平和河流水源丰富,河深潭多,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路,航运业发达.南胜至小溪航道20公里,水大时船只靠篙撑.桨划航行,枯水季节逆水上行靠人下水顶推.拉拽. 当时往返于小溪南胜两地间船只有29条,主 ...

  • 南胜古早事----矾厂往事

    南胜炼矾厂于1958年建成投产,厂址在矾山山上东南面,海拔约六七百米的山坡上.坡上建有一座四方形的石砌一层的房子,分有多个房间供办公和住宿之用.房前的一片开阔的场地,今叫矾仔埔,当年是储放矾矿石的地方 ...

  • 往事:再忆南来盛咖啡馆

    说到咖啡馆, 如今的昆明大街小巷 已是随处可见. 可是对于过去的老昆明人来说, 能把这种飘荡着浓郁香味的饮品 与昆明这座城市 联系在一起的唯一地方, 就在当年那条 梧桐庇荫的金碧路上.   老昆明人赵 ...

  • 朝内南小街!尘封往事,终于大白天下了!

    朝阳门内南小街,光看名字以为在朝阳,其实这地界儿属于东城,且资历老,典故多,生来就是富贵之地. 朝内大街的"X"形过街天桥很潮很前卫,从这儿向南直到北京站口,就是朝内南小街的&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