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籍---不管教的勇气
寻找管教的边界,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
岸见一郎
这是一本告诉你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也在告诉你怎样帮助孩子找到人生价值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考个好成绩,找个好工作。阿德勒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自立“,自立有三大条件:
第一:能够独立的做出选择
对那些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和必须由自己决定的事情能够独立做出选择。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种能力,只是在被父母不断否定的教育下,逐渐的不会选择。
记得女儿小的时候,很喜欢一件类似于体恤和短裤相连的泳衣,时常穿着出去,奶奶说怎么穿着泳衣出来了。
开始我也想阻止,后来想想算了,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在她的眼里,当下这件衣服是最美的。
孩子都喜欢逛超市,里面有自己喜欢吃的,喜欢玩的。我们一般会提前给孩子说,你只能选两个。很多父母也这样做,但是当看到孩子选的零食时,要么认为添加剂多,要么认为是油炸,总之会以种种理由导向自己认为有营养的食品,实际上这些行为都在影响孩子的选择能力。
有的甚至还用”吓唬“的方式,不听话,什么也不给你,不听话,关在门外。顺从的背后是大人们可以随时不给你买,随时不要我的暗示。那么更谈不上锻炼孩子独立选择能力。
大人会因为自己的决定,完成一件事而提升自信,孩子同样也会。当一个孩子在看电视,你却因没完成作业强制关掉,这种直接的方式,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如果你让孩子自己选择五分钟,还是十分钟关掉,他会很愿意去做,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决定。
带孩子去沙滩,会碰到一些家长总在不停的纠正孩子挖沙的方式。你会发现,孩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耍,估计这个孩子也不会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感受到玩的快乐。
这些日常的细节都在影响着孩子未来的选择,当面临选择学校,面临选择工作,甚至面临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时,都将无所适从,人生不就是一个个选择的结果。
第二、能够独立的判断自己的价值
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都在寻找认同,在寻找认同的同时,如没有得到,自卑感就产生了。总在考虑别人的评价,别人说的好才认为好。这都是无法确定自我价值的表现。
这里面包含着无法独立确定自己的言行的正确性。得到赞美会开心,受到批评会沮丧。孩子为了得到表扬,就会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好好的表现。
而批评的背后是掌控,掌控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从小不知如何接纳真实的自己,重要的不是与别人竞争,而是发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对于独生子女这一代,每个家庭都有六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无形中养成了世界就是以我为中心。
当某一天离开了家庭这个环境,没有人去关注你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自卑感就会产生了。上学时,老师关注你,你就学的好,不关注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在家里你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于是认为被关注是自己天生的权利,所有的人都应该围绕自己转。
当进入社会后,别人不再以你为中心,不会处处考虑你的感受,就会觉得所有人都亏欠了你,逐渐形成了错误的理解人生的意义。
这本书会让你重新定义亲子关系,用哲学的观点叩问教育的本质。值得每个父母阅读,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