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 | 寒山寺钟声(外一篇)
寒山寺钟声(外一篇)
文|翰墨
寒山寺钟声
苏沪杭旅游,第一个景点,便是著名的寒山寺。
下了车,远远地就有古寺的钟声传来,浑厚悠远。
素日,想要去的地方很多,曾惦念过苏州的园林,一直没有想过要来寒山寺。
寒山寺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名塔院”。唐代贞观年间,相传高僧寒山和拾得来此做住持,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寺最著名的便是钟声了。
寺院里的晨钟暮鼓,是早课和晚课的开始,最平常不过的了,然,寒山寺却因钟声闻名遐迩,据说钟声的著名是因了张继《枫桥夜泊》里的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因了张继闻此钟声,消解了进京考试名落孙山的失意烦恼,并且此后走了好运,他不仅写出名垂千古的《枫桥夜泊》,之后继续寒窗苦读,再次赴京应试,也考中了进士。
很久很久以前,《枫桥夜泊》似一幅凄美的画卷已镌刻在记忆的深处。来此之前,又似画一样从记忆的深处浮现出来。月落,乌蹄,漫天是飞落的寒霜,枫桥、渔火,船只,船中失意的张继,寂静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响了,此情此景交织成一幅意境深远的暮秋景致,隽永而意味深长。
画卷的美,早已镌在记忆的深处。但我,真的没有想过要来寒山寺,然,不期然间,我还是来了,似冥冥之中的注定。是寒山寺的住持在惦念我么?它知晓我的心中无法排遣的烦恼?邀请我来这里听听幸运的钟声,愿意为我的灵魂注入一抹喜悦,亦或生机。佛家总是慈悲的。
寒山寺的门朝西,临运河,不同于其他寺院的门的方向,据说唐僧曾去西天取经,西方是极乐世界。
看过古韵枫桥,走过寒山寺的照壁,穿过山门,又看过天王殿,大雄宝殿,看过寒山和拾得的塑像,一座黄色的钟楼便凸显在视野里。
黄色的钟楼里,不时有钟声传出,据说,寒山寺的钟声可以消除人的烦忧,给人带来幸运,来此祈福的人络绎不绝。游客排着长队去撞钟,期待消解烦忧,钟声因撞击者的用力不同,钟声雄浑悠长的程度亦不同。导游介绍说:五元人民币可以撞击三次,一次烦恼消,两次智慧长,三次菩提升,菩提,意为“觉悟”“大彻大悟”。
自一九七九年苏州举办首届除夕寒山寺听钟活动以来,新年来此聆听夜半钟声的海内外游人越来越多。每年11点42分方丈在钟楼上敲响第一声钟,此时会万籁俱寂,人人心诚听梵音,当第108记钟声撞响时,正好是新年的零点。
民间盛传:人生一年中有108个烦恼,登寒山寺钟楼撞钟,或聆听钟声,便能消除一年的烦恼,逢凶化吉。年年如意。
寒山寺的钟声,响彻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或春夏,或秋冬,或风寒,或雨雪,或白昼,或夜半,为来此祈福的忧伤者化解掉心中的忧伤,延绵不断的钟声似来自远古的先贤先哲的声音,仁慈的爱弥漫于响彻的钟声里,闻此声音,情感似乎被温暖温馨包围,被智慧浸染,情感的忧伤会烟消云散。
当钟楼的悠长雄浑钟声响起时,生命中一切烦恼已然消失殆尽。
入寒山寺游览完毕后,将从“解脱门”走出,意味着烦恼消失。
随年轻漂流精干的苏州导游小许从“解脱门”走出寒山寺,不绝的钟声依然在空中回旋,在记忆的深处盘桓。愿来此旅游的众生从世俗中解脱出来,做一个超然物外的人。
夏 夜
夏夜月,也无非是这样的,或圆月,或残月,或新月,夏夜的月色,也是这样的,或桔黄,或淡黄,或清澈。
月在花上,在草上,在树上,穿过枝叶的间隙落在树林里捉蝉的孩子们身上。
繁星也乘着淡淡的月色,出来乘凉,宝石一样闪烁在宇宙的每一处。
乡村的已婚青年都撇下孩子,出门打工了,星光下有乡村的老奶奶,老婆婆给自己的儿孙们讲述着城里人没有听说过的传奇故事,故事的内涵极深,美丽而又有神秘色彩,他们不识字,但不能说他们没有文化,
城里的已婚青年把教育后代,看的很重要,他们请假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孩子们应有尽有。城市的老奶奶,老婆婆比起乡村的老奶奶老婆婆就悠闲许多,省去了孙子孙女的照看,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连续剧,也有一些喜欢坐在月下的老人,拿着蒲扇,看看星空,回忆回忆童年和过往的岁月,
夏夜,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显而易见。
不知自己老了会怎样,是否也会搂着儿孙将一个书本里没有神秘传奇的故事,讲述给他们,可是在自己的生命里确乎再也没有这样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在我们的笔下都记录了下来。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蒲宁在《岁月之初》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世上的事物往往因未形诸文字而湮没于黑暗,僵卧于棺木,迅即被人遗忘,凡形诸文字的,则生机勃勃……”
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正是庚寅年立秋日。秋天已经来临了,璀璨星空,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繁星闪烁依旧,月色也依旧是暖色,渐渐地繁星会稀疏,月色也会清冷,接着果园里是丰收的景象,接着冬天会来,春天也会来,月圆月缺也将依旧,美丽的生命也会更加的顽强美丽。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翰墨,本名,陈平。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祖籍,河南省唐河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会员,邓州市红楼梦研究会会员,曾任《花洲》杂志栏目编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散文集《生命之约》,合著编辑文集《珠玑文集》。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