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人生在世,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最长,和自己交流的也最多。但往往并不了解自己。
如果从外在的表现去看,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自己,这只是以一种自己想要的样子来呈现。
在《思考,快与慢》的一个例子:拿只铅笔放在齿间几秒钟,橡皮的一端指向右端,笔尖指向左边。然后拿起笔来,咬住橡皮那一端,笔尖指向前方。也许并未意识到一个动作让你眉头皱起来,另一个动作让你脸上有了微笑。让一些大学生对一本漫画评级,“那些微笑”的学生(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微笑),对这本书的评级比那些“皱着眉头”的高很多。
这些无意识的动作都在影响着自己的表现。心理学家说:当你不自信的时候,就假装自信吧。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就微笑吧。潜意识会认为这是真的。
我们的潜意识总会相信思维上判断,例如:所有的玫瑰都是花;有些花很快凋谢,因此有些玫瑰会很快凋谢。但事实结论是有问题的,玫瑰也可能不会凋谢。
思维上判断的错误还可以延伸到情绪中。对于情绪的失控是为了展现愤怒而大发雷霆,还是用大发雷霆制造愤怒。
比如你正为了孩子的作业大发雷霆,这时候电话铃声响了,虽然拿起电话时还有一些怒气,但一听到老板的声音,语言马上变得彬彬有礼,有了微笑,有了客气的语言,交流了几分钟,挂了电话,接着继续勃然变色,开始呵斥。
说明愤怒可收可放,接起电话时收起,挂上电话时释放。这位家长是因为作业而愤怒还是想大发雷霆镇住孩子。
这两种思维是不一样的。第一种是先有愤怒的情绪,大发雷霆是结果,第二个是用大发雷霆的制造出愤怒的情绪。从接电话的表现就能看出,愤怒是制造出来的,所以是可以控制的。
有的人说:我不善于交际,所以不出门。还是由于你不愿出门,制造了不善于交际的情感。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在行为上的表现也千差万别。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自己对经历赋于的意义。人生是自己的,不是别人赋予的,是自己选择的。
选择了思维模式,就选择了行为标准。你可以把现在的生活,归于过去的因,也可以把现在生活当成目的,才有了过去的因。
第一种让你感到无法改变,第二种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目的的改变,人生也就变了。
你总是为发生的事找原因,这是依赖于原因论,容易止步不前。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来看,把现在的生活当成目的,才有了过去的因。那么把目的改变了,因也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