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为何缺少好的扇面作品?

图1 第二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入展作品就当代扇面书法的创作现状来看,国展、兰亭展和全国扇面展在总体上能够代表当代扇面书法的创作水平,然而国展和兰亭展中的扇面作品占总体书法作品的比例较小。与国展和兰亭展相比,已举办过的从一届到四届全国扇面书法展的作品总数有2000余件,这2000余件作品进行部分研究就有一个理论上的先天缺陷——研究者可能根据自身的喜好择取作品,这就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存在主观性。当代扇面书法创作(一)书体行书是历届扇面展中最受青睐的书体,其次是楷书、草书、篆书和隶书,但当代书家善于在扇面创作中对于在同一幅作品中运用多种书体进行创作图1是第二届全国扇面展的入展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将隶书和行草融合在一起,这种混搭的艺术效果不仅让作品在整体上有了更多变化,同时也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二)纸张颜色第一、二届全国扇面书法展运用最多的纸张颜色为白色和黄色,第三、四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中褐色(仿古色)纸张是入展作品中比例最高的。此外,我们还发现彩纸在历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中的运用比例不断攀升,而白纸则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如果我们将第一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和第四届全国扇面书法展的入展作品作对比,这一特征会更加明显。

图2 第一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入展作品图2为第一届全国扇面书法展的一件白纸入展作品,这件作品用笔老辣,字形和墨色都有变化,与此类似的作品在第一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中大量存在,可见20世纪90年代的扇面书法风气并没有突出纸张颜色,但至第二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后,白纸入展的作品比例逐年下降。笔者认为,装饰本身没错,中国传统文论中就提倡“文质彬彬”,但过度的装饰就可能损伤书法作品本身。因此,在评选扇面入展作品时,一方面要考虑作品的视觉冲击,更应该将评选标准的落脚点放在书法作品本身上,如此才能让书家将更多精力投入书法艺术的本体创作中来。(三)扇形传统扇面形状一般分为折扇和团扇两种,当代扇形继承且发展了传统扇形,形成了自身特点。折扇和团扇两种形制的扇形依然是历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中入展比例最高的扇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椭圆扇、方扇、方圆结合扇以及多种类型扇面共存的作品大量涌现。在笔者对历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入展作品的考察中发现,时间越靠后,扇面的形状越多样、越新奇,如第一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中方扇比例仅为0.007%,而到了第四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中,类似方形的扇形比例已经达到14.5%。由此可见,扇形的不断丰富是当代扇面书法创作30年嬗变的一大规律。

图3 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入展作品图3为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的入展作品,此作的形制已与传统扇面形状有了一定差异,就其形状来看,它以左右取圆而上下取方,这种作品在以前的全国扇面书法展中绝少出现,但它在形状上用方和圆的变化来谋求作品整体的和谐,这种形状上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四)布局扇面的布局方式有很多种,就传统扇面布局而言,团扇布局主要有圆中取方、环圆式、左右分列三种方式,而折扇主要有长短式、平列式、分段式和格景式四种布局方式。在全国扇面书法展中,团扇以环圆式布局所占比例最大,而长短式则为折扇最通行的布局方式。全国扇面书法展的布局亦有一些创新,如在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中,周剑初作品的布局方式尤其引人瞩目,该作品采用四个圆形扇面拼接而成,每个圆形内部依次由底部半环圆、中部取方、底部大半环圆和全环圆组成,在空缺部分作者采用印章填补,避免作品留白过多的缺憾,从总体上看,该作品层次感强烈,让人耳目一新,应该说这种布局方式是对传统扇面布局的一次大胆创新。(五)拼接拼接是当代扇面最富特色的表征之一,从第一至第四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中,拼接现象逐年提升,而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则是重视拼接的转捩点,到了第四届全国扇面书法展,没有拼接的扇面作品甚至成了稀有品。由此可见,扇面的拼接是全国扇面书法展30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特征,亦是古今扇面书法创作在形式上的最大区别之一。图4是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的入展作品,该作由3个扇面拼接而成,从纵向视角来看,3个扇面的形状大体相似,但布局有细微差别,如第一件大体取方、第二件大体环圆、第三件又大体取方,总体来看,整幅作品都在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艺术效果来看,此作无疑有一定可取之处。

图4 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入展作品当代扇面书法创作存在的问题(一)传统文化的剥离古代扇面书法作品无论是以扇面结赠亲友,以扇面体现礼制的威严,还是将扇面作为自我欣赏的器物,这些都凝聚着古人内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这种敬畏最终转换成一种思想寄托在扇面之上,成为古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假使书法丢掉了传统的文化内涵,书法就失去它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的内核。事实上,书法本身就是中国博深文化的一部分,它在古代绝少单独存在,通常情况下,它与诗歌、绘画、篆刻等其他艺术进行有机结合,是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反观当代扇面书法作品,我们在这方面似乎还没有深刻认识。(二)个性创作的缺位当代扇面书法在个性化创作方面不足,关于这一点最大的表现就是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后,扇面书法创作出现大量趋同化的倾向,这源于当代书法家没有观照好书法临摹和创造的关系,正如李一所说:“向经典致敬是必要的,但仅仅致敬是不够的。学习经典,更为重要的是深入其中,与经典对话,与经典的创造者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水平,以求有新的创造。”本文有删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