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乡村老人
乡村老人
惠民||山东
晚年何以安度,大概每个成年人都会有思考过,也是老年人时时面对的问题。而与城市里的老人们相比,现在农村一些老人晚年则显的艰辛而寂寞。一是受经济的束缚,二是年迈零丁。
多年以前,我在媒体上看到四川一对留守老夫妇把幼小的孙子用绳子栓在房前,自己下地去了,他们的儿子儿媳则远赴广东打工。当时我心头一酸,很觉不可思议。联想到以前离村务工,没有公交,没有私家车,骑自行车去二三十里远的城市上班,早起晚归也要回家住。现在交通与生活好了,却干脆不回家了,要么租房要么买楼在城里长住,且子孙们也一并进城,外出离家远的,更不必说。村庄里留守的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家种地,过活。年轻点的还要在农闲时谋份零工做。
像这样的留守老人,不是一家两家,也不止是千家万家,在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都不乏有其者,庄稼照样种,生活却过得简单而拮据。这些曾经勒紧裤带,起早贪黑,挥汗如雨,操劳大半辈子供儿女上学、结婚、买房的父母们,已步入晚年,又重拾重担,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我亲见:一年逾七旬身体有疾的老人,他肩上挎一个折叠木凳,拄着锄具,颤颤悠悠地走向二里地远的田地,累了便就地坐下休憩一会,攒足了力气再继续走;有高龄的老人去山野里爬高潜低地的割栅杆子草(编织器皿)和采挖药材,卖了贴补家用;有的老人患了病,宁可托邻居去药店买回点药吃,也不舍得向在外地的儿女开口;有的老人独自倚坐在街角,对着斜阳发呆,身上也许热乎,心里未必温暖……
一年四季,风里雨里雪里,他们拖着年迈的身躯,在田地与宅院之间进出来回重复地忙碌着,衣食起居,洗洗涮涮,全靠自己。儿女们难得回一趟家,临别时他们又颤抖着双手拿出自己种的五谷杂粮和果蔬让儿女们带回城里吃,还不忘嘱咐一句这是:纯绿色食品。其情其景,令人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当年他们曾是积极的参与者,有的是摇旗呐喊的村官,有的是头脑灵活的开拓者,有的是各行各业建设者,更多的是默默无闻追随者。改革前许多家庭做饭炒菜十多天不见一滴油花,一些还是靠卖了鸡蛋买盐吃。改革后的红利他们也在享受――养老金,医保,水电路村村通,以及丰富的生活生产物资。
可他们的生命已近黄昏,不再有青松般挺拔的体格,也不再有寒梅顶风迎雪笑那股精气神。夫妻健在,彼此照应,会好许多。若是孤寡一人,那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他们不计较吃的穿的,只祈福儿女在外平安顺达,又渴望儿女们能守在身边,像他们先前的父辈们那样,儿孙绕膝,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
而今这般冷清的境况,他(她)们已无力改变,只能在盼望中,沉默地,辛苦地生活。
想起年幼时的我们被父母暖在怀里,疼在心上,而我们长大后却不能让父母待在自己身边尽孝奉养,总有些愧疚难以释怀。虽说改革发展的脚步终将迈进宁静的乡村,大家也会纷纷回乡建设新的农村,但恐那时“子欲养而亲不待”。
(2019.1.29完稿)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惠民,原名:姜会民,1971年6月生人,1991年参军,1994年就读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1997年毕业。1998年2月――1998年11月年在中国厦门嵩海总公司总经理任秘书。之后回山东濰坊家乡自谋职业至今。始终爱好文学,在报纸上发表散文多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