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好文章当有风骨

好文章当有风骨

张禾年||陕西

做人要有风骨,好文章也该当有风骨。

做人要行的端、立的正,心无邪念、志虑忠纯,气血才得以顺畅游走全身,以为滋养血肉、充盈身心,为人就坦荡豁达。好文章也该当如此,文章要丰盈、要能够立的起来,在基本的写作规范基础上,最根本的还是依赖文章背后思想的支撑。见字如面,文如其人。作者的胸怀见识万千般若,作品的情思自然也会在方格之间纵横捭阖。因而跳脱单纯的方块字排列组合来看文章的话,文章的风骨无疑取决于作者本人,源自作者的不做作与真性情,使得文章得以在舒畅顺遂的品性中滋养浸润、自然天成。

自然天成的人天性不受束缚,率性自真;自然天成的文章气可成,文字毫无凝滞。就自然天成的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顺从天性蓬勃生长。正如在山间老林中生长的千年古木、悬崖峭壁上生养的奇珍异草一样,既蒙受日月精华的滋养,也要坦然接受风雨电的洗礼,在艰苦却不单调、自在却不放纵的环境中,那被漫透血脉的自在随性与纯梓也就应运而生了。

因此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还是文章的构思行文来说,都应当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人来说,就是要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在丰富情感体验与厚实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个人的品行才能逐步磨砺成型,展示在世人面前,对于文章、也大致有类似的借鉴思考。自然天成的文章有风骨,这种风骨得益于作者日常中的经历与感悟,它是紧跟着作者的意趣与行思的,文章中喷薄而出、跃然纸上的感情,无一不是作者的真情流露。因此,无论是针砭时弊、奔走疾呼的锋锐评论文章,还是我心我书、自在随性的散文随笔,因为有着“我说的就是我信的,我信的就是我做的”的思维特质与行事原则在里面,因而即使“情随事迁”,却依旧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能够得以在文字之间引发万千读者的共鸣。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寥寥数语至今读来依旧振聋发聩,这是身陷囹圄、心向南宋的文天祥铁骨铮锋、宁死不降的气节,是硬邦邦、有当当的名臣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念苍生疾苦的忧乐观,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远离朝堂,依旧不忘江山黎庶的牵挂,是荡气回肠、家国情怀的大家风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淡泊江湖的潇酒,这是命途多舛、身遭贬斥的苏轼的人生观,是通达从容淡定的信念追求,是不为世俗约束,寻回本心的清奇风骨……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虽然展现着不一样的风骨,却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对由文字中展现的精神的由衷认可。

同时,应当注意的是不应为风骨所囿,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在自身积淀不够充盈的情沉下为文章强赋风骨。但至于说什么样的风骨是好的风骨,自然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可一概而论。无论是气吞万里如虎、胸怀宇内的大气,还是悟言一室之内、醉心于一隅之间的小欢喜,都应当是值得尊重的。正如量体裁衣一样,高大魁梧者尽可“长袖善舞”,小巧玲珑者尽可贴身舒适,只要当下适合自己的就可以说的上是最好的,这个不必强求。

以上就是对文章风骨的一点思考,也请大家来批评指正!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禾年,陕西西安人,作为90后,不喜追剧游玩,平时喜欢博览群书,尤喜阅读古文名著,愿意用笔触记录下自己对时代、军旅、人生的思考,常撰写散文及评论文章,作品散见于网络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0)

相关推荐

  • 三合燕子 ‖ 我一直都在写随笔日记碎碎念

    图文/三合燕子 很多人都知道写作的好处,写作的重要性,也去学习写作,但就是写不好文章,非常苦恼. 我也一样.虽然很喜欢写作,但是也会经常会为了一段话或者想写一篇文章而抓耳挠腮,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 写 ...

  • 情人节,我们一起去漂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作者  :花落无痕 情人节我们一起去漂流 那是对彼此的拥有 因为有了你的存在 我仿佛拥有了整个宇宙 情人节我们一起去漂流 去勾勒爱的永久 看见我流泪了吗 这才是最真的守候 跨越 ...

  • 一场秋雨 送走九月 相约十月 (原创外一首) 文/火凤凰

    一场秋雨,送走九月,相约十月 (原创外一首)   文/火凤凰 一场秋雨洒落 一叶枫叶红飘落 燃起内心十月的情愫 看那 一池莲子的馨香 让所有的过往落字静美 一场秋雨 送走九月 相约十月 依旧素心面对 ...

  • 【东篱】让写作返璞归真(随笔)【知足】

    作者知足 发表时间2021-03-19 06:28:14 一 因为种种原因,已有一年多未在江山发表文章了.在江山销声匿迹,并不表示已经彻底淡出网络,彻底停止捣鼓文字.我不得不承认,对于码字的癖好,我始 ...

  • 赏雪 文/火凤凰

    赏雪(外二首) 文/火凤凰 雪 生在云端 却在尘埃里开花-- 冬寂静,岁末时 老天给了我们一个 大大的惊喜 竞飘飘洒洒下起了大雪 春花,秋月,夏雨 冬雪,没有雪,不成冬 大朵,大朵的的雪花 像久别的亲 ...

  • 意识随笔‖文/钟灵

    意识随笔 缓风惑眼,香花更香,幽草更幽,一切目之所及转过头来跌宕自喜,莲,出水清圆,招夏鸟为之死命啭歌,献上一夜风流,俄而笑,离场,偏偏款步,偏偏草率,明明白白认了命. 痛咥!很久以前的事了,忽然就想 ...

  • 【随笔】 感谢文字 作者/朗诵 孙战垄 (河北)

    2021.11.01 星期一 随笔  感谢▪文字 作者/朗诵 孙战垄(河北) 小时候,是文字让我明白了如何去表达一株小草的坚强,一朵野花的芬芳,天空的湛蓝,溪流的奔放--还有那些从未触摸过的东西也在心 ...

  • 随笔||让文章短些,再短些

    让文章短些,再短些 在商品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形形色色的诱惑无处不在,生活压力巨大,似乎每个人都总是奔跑在路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停下自 ...

  • 朽田【随笔】文章与名利

    文章与名利 文//朽田 写文章的时候只想着发表,这是名利思想在作怪.其实文章不一定都要写给别人看,尤其是散文和诗歌,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 有私心杂念是写文章的大忌,只想到可不可以发表.买个书号出版.能 ...

  • 【诗话文章】残荷|读晚风随笔的一点感想

    杨逸明先生在其微信号"海上清音诗词沙龙"上发了不少随笔,有些颇有意味.可以说说. 一 数千年来,农耕社会积累了旧体诗词的丰富的词语库和意象库,我们现在进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语言习 ...

  • 丁帆:把学术文章当作散文随笔来写,何尝不是对文学本身的尊敬?| 新批评

    多年来,关于大量文艺批评文章仅仅依赖学术理论话语.说教式.言不及物的空洞形象受到学界讨论与反思.评论家丁帆在本报最新<新批评>专刊文章中如此回顾了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思考,"曾几何时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5)

    晚风随笔(1-5) 杨逸明 (1) 袁枚说:"诗虽新,似旧才佳."红楼梦宝黛初会,黛玉一见宝玉,便大吃一惊,觉得好生奇怪,倒象是哪里见过,何等眼熟.宝玉说出初见黛玉的印象是:&qu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6—10)

    晚风随笔(1-5) 杨逸明 (6) 诗人无非就是从字典里取出若干个字,找到一种新的排列方式,让人看了感到新鲜甚至惊奇,感动并且珍爱.如此而已.一样的碳元素,改变一下分子的排列方式,就成了"同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1—15)

    (11) 诗词创作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能写大,不能写小:能写粗,不能写细:能写笼统抽象,不能写具体形象.总体说来,还是逻辑思维多,形象思维少.诗词要抓细节描写,都抓大,易堕空腔.米开朗基罗说:"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6—20)

    晚风随笔(16-20) 杨逸明 (16) 当代人评诗,每每过誉.袁枚云:"以部娄(小山丘)拟泰山,人人知其不伦,然在部娄,私心未尝不自喜也."然即使赞誉泰山,如云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

  • 【诗话文章】晚风随笔(21—25)

    晚风随笔(21-25) 杨逸明 (21) 十多年前有个狂妄的小子对我说他要拯救中华诗词.我说,汉字不灭,中华诗词不会亡.我感到是中华诗词拯救了我,我可拯救不了中华诗词.中华诗词是我的事业,信仰,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