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的是遇到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只是单纯的看题目,你很容易以为“这可能是篇情感鸡汤”。
按照我本来的计划,今天的更新内容应该是孙燕姿的《未完成》,因为一些特别的理由,变成了这个东西。
当然是有起因的——就在我打算写个提纲的时候,某许久不见的老朋友突然在QQ上问我:++,都说人这辈子最难的是遇到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要从纯逻辑层面解释这句话,其实相对容易——人这辈子能遇到的东西很多,理解大概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问题自然产生了——一个长期无法遇到理解的人会怎样呢?
答案是孤独。
2005年12月,TWINS在《幼稚园》里这么唱:
日子总会有顺逆流,不过此时获得的爱护未够。
在越面对越显得渺小的时间面前,你很容易发现——强迫自己成长其实是件很纠结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一定会得到,但肯定会失去。
有了这个大前提,无论你是83年出生,还是03年出生,其实都不会有太多区别。
而关于成长中渴望遇到理解这件事,林若宁在《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里,是这么解释的——
玫瑰种在石墙,无泥土天生天养。
微笑也是善良,傻孩子不卑不亢。
为何傻孩子能不卑不亢,无非是害怕站在成长的角度,担忧自己的棱角被磨平。
在许多人通常的认识里,投入和成本是做任何事情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年龄越大,这种本质上基于理解的考虑,当然也就越明显。
道理其实非常直接——因为求不得。
站在被理解的角度上,求不得被称为人生七大苦之一,可当你要去认真听点什么的时候,这简单的三个字,就有很多故事可讲了。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通常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总要把它分析出个主次因素,然后加以解决——整理一下的话,是这样的:
官恩娜有过求不得——愿我在眉毛全白前能被吻
杨千嬅有过求不得——顽石哪天变黄金我可以等
陈奕迅有过求不得——然后断线风筝会直飞天国
陈晓琪也有求不得——似季尾春装沉默等你换掉
哪怕是写了无数绝妙好词的林夕,同样有求不得。
想想他是怎么概括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写了这么多词,最后赢不到一个人。
到最后他甚至不得不这么写:黄是你的姓红是你爱的,就当做常识。
本来如果我们单纯的去看待这句歌词,其实也没什么特别,无非是指向了一个特别的人而已。
然而这首歌的名字却叫做《忘》——两相对照之下,难免有点宿命的味道。
回到标题的那件事情——为什么要说,这辈子最稀罕的是遇到理解?
这大概可以从两个方向去解释——首先,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其次,能够恰如其分的理解对方,这是一件很考量默契的事。
两个方向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自然也就反映出这句话的难度了。
幸运的是,在这句话之外,通常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到了理解,那会是种什么感觉?
大概就是你说了一句话对面就能秒接,你谈到一件事对面能马上反应出你的点。
大概就是飞鸟遇见了森林,深海碰到了蓝鲸,蝴蝶也恰好没有飞过沧海。
至少可以不用“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大概就是你吃了几十年杂牌的巧克力,却突然有一天遇到那个给你费列罗的人。
大概就是你觉得自己像一团火,旁人都在意着你为何有这么多烟,对面那个人却一定要问清楚这团火为什么烧得起来。
至少可以不用“我会找个好人懂得爱惜我”。更不至于到最后生出“我这样讨厌,他完美如此”的自嘲和不甘。
或许也只有写到了这里,我才突然想起来,林夕最初给容祖儿写了诠释初恋时小心翼翼的《怯》——
通常我们是这么说的:通篇都没有一个怯字,却把心心念念的小心翼翼写了个通透。
就连王菲都知道“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每个人结束一天的忙碌,带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总渴望得到一个代表理解的拥抱。
除非这份理解,你一点也不稀罕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