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面 条
面 条
方亦飞||北京
华灯初上,走在兰州这条紧靠黄河北岸的街道上,感觉有一定时间了。原本想,边看兰州的风景,边找一家正宗兰州拉面馆,品尝地道的兰州拉面。
一路走来,只看到兰州牛肉面馆的招牌。犹豫再三,走进了一家牛肉面馆。吃完了一碗牛肉面后,心有不甘,开口问面馆靓丽的服务员,如何到了兰州没有看到兰州拉面?她告诉,牛肉面就是拉面;还告诉我,遍布全国的兰州拉面,大多是青海人托名的兰州拉面。原来如此,同时我也是听她一说,而写下了这句话,但愿不会引起兰州与青海拉面之争。
今晚夜宿兰州,这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依山旁水、山静水流、恬静美丽。身在异乡独在馆舍,关于面条的记忆一时浮现在脑海。
生长在南方、工作在南方,一日三餐大多是米饭,而从小就特喜欢面食。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工作后,到省城长沙出差时,常去长沙老牌杨裕兴、甘长顺面馆,和上世纪九十年代长沙五一路,没有拓宽前的新华面馆吃面条。五一路拓宽后,不知新华面馆搬迁到什么地方去了?
后来到了更多的地方,武汉的热干面、郑州的烩面、陕西的油泼面、山西的刀削面、北京的炸酱面、吉林的冷面、新疆的拉条子,还有重庆小面都喜欢吃。
留下最深记忆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儿时的一次吃面条;确切的时间,我不记得了。那时祖母已经去世,祖父同我父母与我们兄妹三个、共六口之家生活。有一天晚上吃面条,也就是现今超市的挂面。母亲下面条时,祖父坚持要母亲下两斤面条。祖父说,他一个人吃一斤;我父亲母亲与我们三兄妹,吃一斤。多年后我还依稀记得,母亲说吃不了两斤面条!是不是先下一斤,如吃不饱,少了再下就是?祖父可能是想到自己要吃一斤,而怕几个孙子吃不饱,不同意分两次,而坚持让母亲一次下两斤面条。母亲说服不了祖父,硬是在农家的大铁锅里,一次煮下了两斤面条。七十多岁的祖父只吃了一大碗,我说的大碗,就是时下早餐店的碗,估计就是能盛二两面条吧?母亲送了二叔家两大碗,还剩下了不少面条,摊凉在那时农村淘米的筲箕里。
因为面条,曾经在主席家乡韶山有过造次。
那是1983年1月1日,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韶山。这是我第一次到韶山,拜谒主席的家乡。因为久久的向往,对韶山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无限深情。记得当时还没有个人身份证,进入纪念馆参观时登记参观者的姓名,我也拿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南岸私塾,由衷敬佩年少时的主席那“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宏大气魄。拜谒主席故居后,走过主席故居前的池塘塘堤,站在池塘边,迎面凝视主席故居,回首领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波澜壮阔的往昔。彼时正是严冬,质疑主席“闭关锁国”到了“崩溃的边沿”。萧萧的寒风中,我不知天高地厚在心中自问了一句:主席健在的年代,好吃的面条,如何没有在儿时多吃到几次?
后来知道,是自己无知造次。伟人的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有尊严、吃饱饭、穿暖衣而殚精竭力。奈何外无援手、内无积蓄,在尊严与吃穿面前,又是一番鱼与熊掌的选择。核定粮票、布票的最低生活水准,节约每一个铜板,一分钱掰作两分钱用,而优先发展重工业。上至主席自己、下到平民百姓,吃饭定量、穿衣定尺,粗茶淡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确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领袖垂范,同全国人民一起艰苦奋斗,在无数的汗水与牺牲付出后,中国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1973年,用43亿美元引进的化肥化纤项目,在1982年全部投产后,祖国大地吃穿用有了根本的改变。我也吃到了想吃的面条。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由领袖那一代先烈手中,交给了新时代的人们。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先辈们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已经做了很多,做得够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为了祖国的富强,努力奋斗,流出汗水,用尽智慧,砥砺前行,将祖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方亦飞,1984年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从事金融经济管理至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