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父亲,请原谅清明不能回乡扫墓

 父亲,请原谅清明不能回乡扫墓

李文龙||河北

按照中国传统节日的惯例,每年清明节我都尽量抽出身来,从居住地专程回故乡去为已故的父亲以及所有亲人们扫墓。尤其是退休之后,由于时间比较宽裕了,对于按时回乡祭扫之事,可以说是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年年如此,从来就没有迟到和缺席过。

而今年则不同了。遵照政府的规定,我无法成行。因为北京市政府已发通知,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求外地返京人员隔离不够十四日不能外出。所以,清明节也不能回去祭祖了。我是年初从北京来三亚度假的,谁知正赶上新型冠状病毒在神州大地肆虐,把我们家人困在了那里。好不容易等形势好转才返回京城,却因居家隔离不够时间,无法出发回乡扫墓。只好向已故的父亲及所有亲人们说一声 ,请原谅我吧,清明节不能回去为你们祭扫了,实在对不起列祖列宗!

父亲出生于1923年,病逝于1965年。勤奋、善良、正直的父亲在人世间只停留了短短的42年时间。虽然他的寿命比较短暂,却给儿女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父亲有很多往事值得我们去追忆和怀念。临近清明,倍加思亲。这些日子里,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做梦,思念我的父亲,他那高大英俊的形象总是在我眼前时隐时现。他的一生实在是太苦太难了,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在乡里有工作,还要操心一家老少的生活琐事。因为家中没有其他劳动力,父亲还要负责耕种自家的几亩自留地。繁重的工作和劳累的农活,以及贫穷的生活、患病的躯体,弄得爸爸焦头烂额、不堪重负。在我看来,他在人世间短暂的四十二年几乎就没有过过一天轻松的日子。

随着记忆闸门的打开 ,历历往事立刻涌现在我的面前。父亲长得五官端正,眉青目秀,一米八五的大高个,不胖不瘦,十分健硕。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子,但丝毫不娇生惯养。从小就肯吃苦,爱学习,爱劳动。当年,爷爷很重视教育,怀着望子成龙的希望,在家境并非富裕的情况下,从小就把父亲送到乡间一所私塾接受教育。父亲年幼懂事,不负众望,是当年私塾里最优秀的少年。他书法写得很工整,文章写得很漂亮,算盘打得很精准,经常受到私塾先生的夸奖。由于学习基础较为扎实,做事认真细致负责,以致他后来走上社会也很受供职单位和同事们的青睐与喜欢。

刚刚十六岁 ,父亲就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东北奉天(即如今的沈阳)当学徒,他不怕吃苦,做事勤奋,认真细致 ,颇受欢迎。解放后 ,他所在的那家工厂变成了公私合营的性质,父亲仍在那里做财务、劳资等方面的业务工作。不论干什么,父亲都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得很出色 ,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后来由于爷爷百般催促,他只好带家人回到了河北老家农村陪伴老人生活。从此,改变了父亲乃至我们全家人的命运。家庭人口多,条件非常差,生活压力大,导致父亲突然患病,而且久治不愈,严重地摧残了他的健康状况乃至自己的宝贵生命。

那是1957年寒冷的冬天,父亲带着我们全家五口人,从沈阳回到冀中平原一个贫穷偏僻的小村庄,组织上安排他到刚组建的乡信用社工作 。那里属于单位初建,人少事多,父亲一身兼数职,既是主任,又是会计。乡下工作任务繁重,事情比较庞杂,还要经常参加乡党委、乡政府统一安排组织的中心工作。比如下村入户蹲点,完成征兵和公粮国税的催缴任务,处理抗旱排涝、春种秋收之类的事情等。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那些年,父亲在农村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历史阶段,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他与广大人民群众一样,常常吃不饱肚子,但还要超负荷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已属常态。但是,从来没听见过他有任何怨言。

那时的乡政府在窝北,距离我们村有十多里路程。寒冬腊月,父亲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经常是半夜三更才能回来 ,而次日又是不见太阳就出发了。遇到雨雪天气,往往都是一身冰雪一身泥水的。但他从来也不抱怨什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建设好自己的家乡,父亲倾注全部心血,终日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付出了辛劳。久而久之, 积劳成疾,患了大病。其实到爸爸病逝,我们也没弄清楚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也许是那时的医疗条件太落后了。有的医生说是肺病,有的说是胃病, 还有的说是肝病,但就是没有确诊,没有对症治疗 。那时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很落后。如果放在医学比较发达的今天,我估计能够治愈。

父亲对待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即使每天回来那么晚,还要在家里继续加班处理业务。实际上他白天干的都是乡里的中心工作,而晚间才是自己的主业。为了保证每一笔账目数据不出差错,他经常是反复计算多次。那时没有计算器,全靠手工计算,他的珠算水平非常高超,打算盘十分精准,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气。人们对他的业务评价都是伸出大拇指,同行们也十分羡慕尊重他。虽然父亲对下属工作要求很严格,但大家都很服气。因为他在工作中始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发挥了积极的带头引领作用。所以,人们对他还是心服口服,肃然起敬的。也可能是遗传基因的作用,我在职时干什么也非常较真,搞统计工作时,坚持把每一组数据都要计算的十分准确才行。有人曾说,统计统计,七分统计,三分估计。但我觉得那样做不行,因为起码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除了自身本职工作任务,还有自家地里的一些农活等着父亲去完成。比如耕地、施肥、种植、收割等。都是需要付出强体力劳动的农活。父亲从小在城市工作生活,经历劳动锻炼不多,每次做农活累得满身大汗,气喘吁吁,但他没有办法,我们年龄太小,基本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在幼小的心灵里,深知家长的辛劳与无奈。我非常心疼父亲,期待自己快快长大成人,以便承担起全家的重活苦活,自觉为家长分忧解愁。

父亲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一直是人们交口赞誉的。那些年,他虽然有些权力,但从来不为自己或亲友办理违规违法贷款的事情。也不接受别人馈赠的礼品。逢年过节时,曾有给帮过忙的人请他吃饭,但都被父亲婉言谢绝了。至于违规违法办事更是不行。他常说,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有些饭是好吃难消化,我为啥去吃人家的饭呀!对于一些确有困难的村集体或农户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贷款,每次爸爸都是积极主动帮他们想方设法解决。还帮他们尽量申请无息贷款。这些事情,如今一些键在的老人们提起来还是记忆犹新,心怀感激之情的。父亲这种好的传统作风一直影响到我们家人。后来我和弟弟都在政府机关工作,也曾担任了一定的行政职务,但我们对待权利地位的态度非常明确和清醒,面对各种诱惑,从来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就是受到了父亲早年的熏陶与影响。

对于儿女的学习父亲非常关心挂牵,要求我们一定要持续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将来报效祖国。记得每次他从乡里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听我和姐姐们的学习状况,问期中期末的考试考了多少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抽空他还会去学校询问老师,看看需要家长配合解决什么问题。这些虽然都是些小的事情,但对于一般的农民家庭来说,还是想不到和做不到的。由于爸爸的关心重视 ,我们姐弟在校学习成绩都比较不错,为后来的工作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父亲在大病不起后的一天半夜停止了呼吸。那是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十分不舍的丢下了八十多岁的爷爷,丢下了三十多岁的妈妈,丢下了四个三岁至十来岁的子女,自己去了另一个世界。看得出来, 他当时非常纠结挂牵,因为他直到咽气始终都没有闭上眼睛。那时,家里实在太穷了 ,妈妈借钱买了一个旧衣柜,请村里的一个木匠师傅给改为简易棺木,最后才将父亲安葬。奉献了一生的父亲,就这样没有尊严和体面的告别了这个世界。无论何时,只要想起这件事来,我就泪流满面。如有可能,我真的想重新为父亲举办一次葬礼!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文龙,北京籍河北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政府机关公务员,现已退休。喜爱文字,经常撰稿。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所写稿件散见于《解放军报》《战友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台》《内蒙古电视台》《中国煤炭报》《内蒙古科技情报》《内蒙古经济社会》《内蒙古煤炭经济》《内蒙古机关党建》《内蒙古劳动人事》《呼和浩特日报》《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呼和浩特文艺》《肃宁周报》《冬歌文苑》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家人供哥哥读书让弟弟辍学,多年后哥哥当军需官,弟弟成开国元帅

    山西五台县的河边村,是阎锡山的老家.这里位于山峦之间,民国时期经济并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唯一富庶的地方就是河边村.所以当地有"县不如镇,镇不如村"的说法. 与河边村隔河的是一个叫 ...

  • 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召释迦八塔

    呼和浩特大召释迦八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与大召西夹道交叉口.大召释迦八塔塔身雪白,造型精美. 八座宝塔均有含义与名称,各由塔基.塔瓶.塔颈.塔叉.塔顶五部分组成.分别代表土.水.火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熊本富《对父亲的追思》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熊本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今年的四月二十八日,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十三年了. 这十三年间,父亲的音容笑貌无时无刻不在我的眼前浮现-- 父亲是家乡 ...

  • 儿时琐忆(4)勤劳善良,封建保守 ||章永海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一个勤劳善良而封建保守的家庭.我的父亲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全家经济生活的收支,皆依赖于父亲的运筹,他的思想直接主导着家庭的思想意识形态(这一点不一定是他意 ...

  • 内蒙古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呼和浩特塞上老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

  • 【新年祝福】汉蒙双语拜年--炫舞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给您拜年啦!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炫舞,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给您拜年了! 同时祝贺逍遥悅听平台越来越棒,拥有更多的听众关注! 庆幸自己加入平台因诗歌结识了众多诗人,诵友们收获多多,快乐满满!新的一年我会一如继往 ...

  • 李文龙:父亲,请原谅清明不能回去扫墓

    清明, 缅怀父亲 李文龙 离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越来越近了.每年此时,我都要专程回到故乡,亲自到家族墓地去为已故的父亲以及所有亲人们扫墓.尤其是退休之后的这几年,由于时间宽裕,年年如此,从无迟到过.而今年 ...

  • 诗歌||清明侄儿回乡扫墓杂感

    清明侄儿回乡扫墓杂感 弘诚||江苏 (一) 纸钱岁岁老还乡, 几聚邻家尽客觞. 今又清明推碍雨, 癯公掩袖泪双行. (二) 寒食风拂苇短芽, 青青麦荠带黄花. 坟头不忘添新气, 吾事莫言费念挂. (三 ...

  • 清明为何回乡扫墓?中国文化之根不能断绝

    原创鼎力推鉴王鼎杰工作室2021-04-04 12:30:52 本文作者 王鼎杰 十年来,我已经很少回乡过春节.但每年的清明,除了去年受疫情影响外,风雨无阻,一定回乡祭扫. 很多朋友问,对一个忙碌的现 ...

  • 父亲,请原谅|作者韦毓泉|朗诵洪峰

    父亲,请原谅 作者/韦毓泉 朗诵/洪峰 编辑/琳雅(岳红华) 出品/丘山红华与生活艺术 武昌的任大群 湖南的姚连辉 磴口的王军武 凤山的廖家理 一定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在武汉抗疫的前线 他们在默 ...

  • 散文《清明回乡扫墓记》 张伯钧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悠悠数十年我们一直尘嚣里奔走,在风霜和世故中鞭打中成长.岁月飘染着青丝,梳理着白发.如今我们都己成老人,而长辈们随着时间的 ...

  • 清明回乡扫墓,看到几处破败坟头,让我明白了人丁兴旺的重要性

    首先我先声明.我绝不是一个重男轻女者,我也反对重男轻女.但是当清明时候我回家给长辈扫墓,我才真正了解到为什么农村一定要生个男孩子. 就在扫墓路上,我发现路边有很多坟头,长得又小又矮,四周杂草丛生,一副 ...

  • 雪莲的亲情散文:写在清明,怀念父亲——父亲的脚印

    父亲的脚印 十一岁那年,临近年底,家里已经把年货准备齐全,就等待一家人过团圆年. 父亲在离家有一百五十多里的亮甲台公社上班,任公社党委书记.平时工作忙很少回家,一年几个假期有事时候也不回,只有在过农历 ...

  • 【郁氏文化】回乡扫墓赋得清明词四首(文/刘剑辉)

    郁氏文化 二 十 四 节 气 清 明 04.04 回乡扫墓赋得清明词四首 文/刘剑辉 壹 蝶恋花·清明 老树新枝遮古路.雨细风寒,陌上人无数,野岭荒山新旧墓,亲族共聚齐相顾. 万户千村笼薄雾.枉断愁肠 ...

  • 阿布力孜·吾拉因(刀郎公子) || 父亲,原谅我(散文)

    作者简介:阿布力孜.吾拉因,笔名用刀郎.阿·刀郎.刀郎公子等.新疆麦盖提县人,男,维吾尔族,新疆麦盖提县第二中学教师,从1999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为新疆作家协会和画稿溪诗歌走廊文学流派会员.主要创作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