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一首牡丹诗,短短4句,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国色天香”
古代诗人们喜欢鲜花,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始,诗人们就没有停止过赞美鲜花。周敦颐喜欢莲花,于是写了一首《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王安石喜欢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为“花中之王”,牡丹自古就备受人们的喜爱。牡丹花,从唐代开始就成了国色天香的“人间富贵花”,写诗赞美它的人更是不胜枚举,如韦庄《白牡丹》:“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白居易《惜牡丹》:“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司马光:“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而在众多牡丹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
《赏牡丹》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只有四句,一共二十八字,可谓完美诠释了牡丹的“国色天香”之姿。唐代诗人刘禹锡是个著名的“杠精”,他怼天怼地怼一切,一生得罪了无数权贵,遭遇贬谪几十年,可谓是从不退缩,从来没有屈服过。本来以为这样“有个性”的诗人一定会喜欢一些“另类”的花草,没想到他也喜欢符合主流审美的牡丹花呀!
芍药和芙蕖都是花名,特别是芍药,和牡丹可谓是“近亲”。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所以刘禹锡在这里称芍药“无格”。也算是形容的恰到好处。芙蕖,是荷花的别称。荷花出自水中,以清冷的性格著称,自然少了一些娇媚和热情。刘禹锡并非是贬低芍药和芙蕖,而是通过对它们的优缺点的表述来衬托牡丹同时具有了妖、净、格、情四种品格,美到极致。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则是刘禹锡正面对牡丹的赞颂。它的意思是说,只有牡丹花才算是真正的国色,当它盛开的时候,盛况可以轰动整个京城,让所有人都来观赏它的美。虽然刘禹锡这里只字未提牡丹的色香,反而是通过这种花开时,人们倾城出动来观赏它的热闹场景。描写牡丹花定是姿色超群,倾国倾城的。
这种美丽是其他花种难以比拟的。特别是一个“动”字,将唐代人们对于牡丹花的喜爱之情表现得非常生动,仿佛让人们通过读这首诗就可以梦回大唐,回到那个因观赏牡丹而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的历史时期。
每个人喜欢的事物都不一样,不同的人也会喜欢不同的花,牡丹花象征着富贵荣华,它以姿态优美和颜色鲜艳而著名,不知道当时的刘禹锡是否也倾慕于牡丹花呢,是否被它的妖、净、格、情四种品格所吸引呢?才能写下如此美到极致的诗。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更喜欢哪种花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