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情-过年那些事儿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过年那些事儿

作者 | 王瑜廷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真是日月如梭,庚子过去,进入辛丑,又要过年了。

民间说过年,其实是过春节。
古人把立春作为春节,把正月初一叫做元旦。“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又称“三元”,意思是这一天为“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夏代把正月初一叫“元旦”,商朝的“元旦”为十二月初一,周朝的“元旦”为十一月初一,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复用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新中国成立后,阴、阳历并用,阳历第一天称为元旦,由于立春这一节气正值年轮交替之时,农历正月初一临近“立春”节气,所以把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过春节又叫“过年”。
传说“年”原是太古时候的一种怪兽,每到冬尽春来时,便四出掠食伤人。古人为防御它,便相聚一起,燃起篝火,投入一根根竹子,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把“年”吓跑。一夜平安,第二天大家互相道喜庆贺,拜年、放鞭炮之俗由此而来。
实际上,春节风俗源于远古时的“腊祭”。农历的十二月为腊月,腊月为冬闲时令,是狩猎的好时候。农事毕,六陈足,亲友相聚,宰牲祭祀,酬谢神明降福,祈求列祖列宗保佑来年再获丰收,普天同庆,万家欢乐,渐成风俗。
豫南一带过年的时间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延至正月初十方告一个段落。有首歌谣是:“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衣裳,老头打饥荒”。是说过年要买东西,需要钱啊、物啊,会集中到当家人身上。过去,穷家难当,为筹措过年钱物,当家人就该“打饥荒”了。腊八以后,人们开始赶集购物办年货。集市兴隆起来,农村集镇原为隔日逢集,腊八开始改为天天逢集,俗称“乱集”。民间还有入腊月婚嫁不看“好儿”之俗。清道光《泌阳县志》记述为腊月“民嫁娶不择婚元”,进人年终祭祀喜庆时,天天欢乐,天天都是“好儿”。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也”(《风俗通》)。远古时,人们常在冬月猎获禽兽祭祀先人以祈福避灾。秦代开始规定十二月为腊月,进行“腊祭”。汉代确定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作为祭奉诸神的日子。南北朝时,才将腊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行祭祀礼,祭神灵和先祖,并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又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据传释迦牟尼在得道
成佛之前,遍游名山大川,寻求人生的真谛。一天他走到一处,又累又饿,晕倒在地。正好一位牧女碰见,牧女取来泉水,又采来野果加进小米熬制成粥,一口一口地喂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吃后元气恢复,感到那粥美味如甘,然后他净身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
尔后,佛教寺庙每逢腊八,取香谷、果实煮粥供奉佛祖。传至民间,也吃粥以纳福增寿,称为吃“腊八粥”。此俗似源于牧女在释迦牟尼成道前向他献乳糜的故事。
宋元以后,吃粥成了腊八的一项主要内容。清代(燕京岁时记)中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实为营养丰富、有益健康的食物。
腊八早上吃粥还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家人,老两口40多岁才得一子,很是溺爱,特取个贱名叫“耷拉”。耷拉小时候,二老转怀相抱,不让啼哭一声。渐渐长大了,一直到成人,还是啥活都不让干,吃饱睡饿,游手好闲。做父母的起早贪黑,积攒银钱又忙着给儿子娶了媳妇。成婚后,还是老两口下地干活小两口在家吃喝玩乐。父母年过六十,日感体力不支,虽想改改儿子的懒惰毛病,但恶习养成,怎么说都无济于事。老两口气得白瞪眼。
不久父亲病了,临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头,对他说:“谁家地里锄得勤,谁家粮食打满囤。人勤地不懒——”说完就去世了。儿子没有把这话记在心上,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后来母亲也病重了。她把媳妇叫到跟前,对她说:“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蜀黍先红尖。兴家要勤俭——”母亲也去世了。媳妇也没有把这话记住,她妮穿他妈的鞋——老样子。
没了老两口,家里很快坐吃山空。那年的腊月初八,外面北风卷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住。小两口躲在遮不住风雪的破草房里,又冷又饿,实在忍不下去了,就扫粮食囤底儿、扒老鼠洞,弄了豆啊、米呀等几样粮食,混在一起煮了一锅粥。他们吃着吃着,想起父母说的话来,下决心痛改前非,从此变得很勤快,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以后每年腊月初八,他们都要煮一锅粥,以示不忘过去,慢慢形成风俗。
腊八粥有咸有甜,咸用小米、大米等熬粥,再下面条,有萝卜、白菜,实为一锅杂烩汤。甜用米、绿豆、豇豆、枣、核桃仁、花生米等混合熬成八宝粥。民间多食咸粥,做够两顿吃那么多,俗言“腊八饭,剩一半”,剩饭到晚上再吃。过去,人们还用腊八饭喂果树,用刀在树上砍个口子,抿上粥,意让树吃,兆来年多结果子,现已少有人这样做。
民间忌出过门的闺女在娘家过腊八,有“闺女吃了娘家米,这一辈子还不起”的说法。
腊月二十三,俗称为“小年”。过去,这天晚上要祭灶神,灶神管着一家添丁进口、饮食烟火等事,被尊为一家之主,所以腊祭自然先祭。待全家齐聚的时候,男主人把供品如芝麻糖、火烧馍等摆在贴有灶爷、灶奶画像的神案前,点燃香、表,然后跪地祷告“老灶爷,您是一家之主,有饭您先吃,有事您先知,您要保佑全家吉祥。送您升天,您要‘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祷告毕,把旧灶爷奶像烧掉,有的是用高粱秆瓤和篾扎个简易的马烧掉,有的是事先抱只公鸡,手蘸少许凉水往鸡头上洒一下,鸡一扑楞,象征老灶爷骑马上天了。
祭灶当是远古腊祭逐步细化到诸神的结果,周代“天子祭五祀”,其中有灶。《史记)中有汉武帝亲自祭灶的记述。有关于灶君还有一则这样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泌阳城南盘古山下有张姓兄弟二人。哥哥张奎是泥水匠,爱吃火烧儿馍,锅台垒得好。弟弟张奇是画匠,画的画人见人爱。原来是哥哥当家,管理有方,举家和睦,丰衣足食。哥嫂去世之后,弟弟当家时,家人都不听他的话,互相吵架生气,懒惰、贪吃,眼看家道就要衰败。画匠弟弟心生一计,画了哥嫂像和十二条龙、十二个童子,于哥哥的忌日——腊月二十三儿贴在灶房后墙上。然后把全家一齐叫到哥嫂像前,说哥嫂托梦给他,玉皇大帝封哥哥为灶君,让他坐在家中灶房看着,年年腊月二十三儿上天去,把每个人的情况向玉帝奏明,凡是好吃懒做、搅家不贤者,都要受到惩罚,经玉帝降旨批准后,初一五更回来惩办。经画匠一说,真如哥嫂在跟前一样,全家人都很害怕。画匠随即供上火烧儿馍、糖糕等,跪地向哥哥求情说:“全家都听您的,尊您为一家之主,您要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自此,全家又重新和好起来。事情传出,家家都请张灶君当家做主,照应生活(民间传说灶王爷姓张,一说张天师)。又都想让灶君见到玉帝讲好话,给每个家庭都带来富贵吉祥,就想到了用芝麻糖作供飧,一是抹抹灶爷嘴头,二呢,粘住灶爷嘴让他尽量少说。祭灶之俗便流传开来。因为灶爷是男性,自古以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讲的是“男女授受不亲”。
20世纪60年代以后,破除封建迷信,谁都知道灶爷是迷信的产物,从来没有给人带来什么吉祥,幸福生活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祭灶之俗渐渐消失。但保留了二十三儿晚上吃火烧馍等习俗。这是过小年的火烧馍,要炕成圆形,取全家团圆的吉利。如果家庭有在外的人或者出过门的闺女,细心的主妇还要存放火烧馍做捎包的食品,让家人都分享浓浓的团圆亲情。
祭灶以后,过年准备更是紧锣密鼓。有首歌谣是:“二十三儿,祭灶官儿;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扎花花;二十九,蒸馍篓,去灌酒;三十儿,贴人儿,包饺子儿”。
有人认为,二十四的扫房子始于尧舜时代的“扫年“习俗。由古代人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渐变为年终的去秽、净门庭,以祈新岁之安。唐、宋时,“扫年”之俗盛行,一直延续至今,反映了民众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如果说磨豆腐、杀鸡、割肉、蒸馍、灌酒等是准备餐饮的话,“扎花花“、“贴人儿”则是新年气氛的一种烘托。“扎花花”是闺女、年轻媳妇用彩纸做花装扮枣树枝或棉花柴棵,插于土(粪)堆上,预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贴人儿”包括对联、年画、福字等。对联,古时为“桃符”。据《淮南子》记述,“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画有图线的木条。过去人们认为桃木制成桃符板钉在门两侧,可以避邪降福。

五代时桃符上始写除祸降福的吉利词句,时有“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出自蜀后主孟昶之手,据说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宋代,这种悬符之习相演成风。王安石《元旦》诗记述了这种情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历元、明、清几代,春节的对联逐步由桃符跃到纸上,由符咒变为祝颂。联如:“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和人和百事和,国泰民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人寿年丰”;“东来紫气西来福,南进祥光北进财,百顺为福”;“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寿双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招财进宝”等。经文人雅士倡导推广,征联评比,印行专著,佳联名对数不胜数,不仅春节贴对联,平时生辰祝寿、婚丧嫁娶也贴对联,酒店、饭庄、庙宇、寺院、名胜古迹游览圣地,到处俱有。楹联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门框贴对联,门心贴门画俗称“门神”,屋里院里各种器物凡认为该贴的地方,均写吉祥语句贴上。甚至户外的石磙、碾盘也贴吉语。真可谓装点庭堂,喜庆典雅;打扮节日,绚丽多姿。
春节贴联画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旧时的春联、年画等多以避邪祝祭为主要内容。如门心贴鸟兽或神话传说的神荼、郁垒、钟馗、敬德、秦琼等人物,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石磙、碾盘上贴“青龙大吉”,牛车上贴“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牛槽头贴“槽头兴旺”,粮茓、面缸、水缸上贴“酉”,俗谓倒酉,一倒就有的意思。后墙正中或右侧贴大张绿纸写的家堂牌位,有的写自始祖到已故祖父母名讳,也有的只写已过世的高祖、曾祖、祖父母三代牌位。水缸贴“川流不息”,灯火处贴“小心灯火”,门外贴“出门见喜”,院内贴“满院春光”,牛栏处贴“六畜兴旺”,粮茓处贴“五谷丰登”。“福”字举目即是,凡是该贴的地方均可贴“福”,有人还把福字倒贴,意为“福到了”。
过去有的人家或生意屋内贴“报条”,上写吉利语如:“喜童报道,岁次癸未年,今该我××堂财源广进,万事如意,吾家平安,大吉大利。”也有人于此时送“石猴”,红纸上印一猴子像,手捧寿桃,左右两侧竖写一联语为“石猴到门前,四季保平安”。送至门首,高声念道:“石猴到门前,四季保平安。“石猴”与“时候”同音,人都希望有好时候,时候到了,慌忙拿出零钱递上,把“石猴”接过来,贴在屋里明眼处。春节前几天里,会有很多巧要饭的送“石猴“来,一家一户能接十数张。近年有人彩印大32开财神画像,送财神,每张价格元不等,如送“石猴”一样,“财神到”,人们都会慌着接过来。
对联一贴,邻里间便不能借取东西了,做生意的也不再营业了。通常民间年三十儿还在赶集,借东拿西自然是常事,贴对联多在年三十儿的午饭前,贴好对子,放一挂鞭炮,便开始吃年饭。
年三十儿,小月为腊月二十九,因为腊月最后一天,旧称“除日”,“除夕”意思是旧岁至此夕而除。傍晚,家家在门外横放一木棍,棍的两头用红纸卷着,称为“挡鬼棍”,以防野鬼进家。也叫“挡财棍”、“拦门棍”,不让家财外流。也有人家在两个门墩上各放一用红纸包的木炭,取日子过得如火炭一般之吉利。晚饭吃饺子,古代是在半夜时吃饺子,夜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此时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取“陈旧布新”之吉兆。据说“饺子”之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晚上,居家灯火通明。堂屋神桌上神位前有两支红蜡烛闪亮,摆放供品,燃香、表以祭拜神明和祖先。院内树梢或专门立一长杆的顶端绑一三角小红旗,悬一弯弓状枝条,缀柏枝.用滑轮绳索把灯笼拉上去,俗称为“天灯”。一为照明,二为避邪。传说助纣为虐的妲已变为九头鸟隐匿人间,年节时常夜出觅食,它的血滴到谁家即家破人亡。为防止九头鸟人宅,高挂灯笼,九头鸟一见灯光便不敢近前。天灯可自年三十挂至正月十六。
除夕夜有辞岁、守岁之俗。子孙向尊长叩头揖拜,谓之“辞岁”。长辈这时要给晚辈发钱,俗称为“押岁钱”、“押腰钱”,喻腰包不空,来年财旺。守岁俗称“熬年儿”,彻夜不眠,以待天明,有的熬到初一时至(子夜零点)才稍去休息。过去守岁有聊天谈话,有饮酒娱乐,有聚众赌博,乡村还有青年男女到新娶媳妇的人家与新媳妇嬉闹。现在多围坐电视机前看电视节目,特别是近些年必看央视春晚。待夜交子时,各家把准备好的鞭炮尽情燃放,响声此起彼伏,火花缤纷,异常热闹。农村多在初一五更放鞭炮,“熬年儿”的孩子们会成群结队到各家拾炮。鞭炮中有未炸响者,调皮的男孩拾起可再燃放。因拾炮是众人哄抢,所以表现慌忙,民间因谓谁办事慌张为“慌哩给拾炮一样”。
正月初一,也叫“大年初一儿”,人们竞相早起。过去各村都有庙,都抢着去烧头一炉香。一般起床后,放3个大炮,然后放挂鞭,有的人家于当院摆放供品,祭拜天神。如果有人起得晚,别人以放炮惊醒起来,不能喊,据说一喊名字就会被鬼魅听去,一答应,此人就要有灾星。待家人都起床,主妇做饺子或汤圆、荷包蛋等,这是新年第一顿饭,团团圆圆。
早饭后,开始拜年贺岁,俗言“大年初一,磕头作揖”,此时大人小孩皆穿戴一新,到邻居或族人长辈家拜年。见面要喜笑颜开,说吉利话,如“起得早”、“新年好”、“恭贺新年”等。邻里要互相道贺,即便平时言语不和、生气打闹,此时也要互相问好,握手言和。辈高年长者守在家里,一是迎接拜年者,二是用瓜果食品予以招待。县城西部人们习以早起上庙烧香、上坟祭祖,早饭后先到长门放祖牌盒的家庭拜年,然后到村上各户互相拜年。有的乡村,人们则于年三十儿后晌上坟祭祖,说是给老人“押腰钱”,早饭后即可互相拜年,拜年至中午方告结束。
午饭为丰盛的家宴,举家团聚,也是“团圆饭”。一家之主坐上首,馍为枣卷,“枣”同“早”,取早发家财之吉利。菜有鸡、鱼,取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的意思。饭后便是尽情玩乐,初一这一天,不兴借东西,借物兆失财;不兴做活,做活兆一年辛劳:不兴吃烧馍、泡馍,兆长疮起泡;不兴吃药,兆一年害病:不兴说不吉利话等。谚日:“大年初一,骡马歇息”,劳累一年了,应该轻松一下,况且时值农闲,自然要玩个痛快。
初二开始走亲戚,看朋友,其实也是拜年的延续。一般以先近后远的顺序前去看望。初二必是外甥拜望姥娘舅家,闺女女婿回家看望双亲,初三以后方可看望姑、姨等。初五,俗称“破五儿”,“泼污儿”,有人忌是日走亲戚。“破五儿”,就是打破初一开始的一切禁忌。“泼污儿”则是这一天把从初一以来积存起来的污水、灶膛灰等清扫干净,端送到十字大路上,也叫“送穷灰”。送穷时要祷告:“穷,穷,你走吧,俺家没钱难打发。”实际上这是穷人寻求精神安慰的一个仪式。旧时,贫苦农民年年送穷也未能脱贫,现在“送穷”之俗没有了,人们不送穷,日子却如此富裕。可见,穷并不是靠祷告或用脏水和灰能送走的。
初六大开市。六顺吉日,集市生意开张,要放一大挂鞭炮,然后营业。有的生意屋让舞龙舞狮的出入一下,意有龙王、狮王保佑可发大财,业主还要给舞龙或舞狮者开赏。这一天,农民也要做点轻活,以应一年顺利。此后数日,相处较好、感情深厚的亲朋同事等,便互相邀请团聚,饮酒叙谈,谓之“请年客”。请年客多为口头通知,讲究者可发请帖。近年来,人们不拘时间,年三十、初一便相约团拜,延至正月底。初七是火神生日,有人到火神庙祭拜。初九为老天爷生日,多于村中搭建的神棚前祭拜,求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午饭吃捞面条庆贺。初十是石头生日,忌动石头器物,吃烙馍,俗言“九捞十落”,意能捞住和落住钱财,“十落”也即“拾摞”,有捡钱、发财之义。
农历正月十五晚,为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俗称为“元宵节”。以该晚家家户户张灯、玩灯,又称“灯节”。道教以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一度篡权的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扫除诸吕,拥戴汉文帝刘恒精心治国,又使国家强盛起来。因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宫,与民同乐.渐成习俗。宵即为夜,上元节之夜称为元宵。《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一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太一”是北极神的别名,也可以说元宵是由当时朝廷祭祀北极神等活动演变成节的。
有人把元宵节说成春节活动的一部分,一方面人们一直处在欢度新春的喜庆氛围中。另一方面,自春节开始的娱乐活动到元宵时才达到最高潮。从内容上说,初十以前,人们多是走亲戚串朋友,互相祝贺,联络感情,重在“礼”上;而元宵则是尽情地游戏娱乐,重在“乐”上,因而把春节与元宵节分开来看待。
元宵的白天,城乡均有斗狮子、舞龙、踩高跷、玩杂技、冲旱船等表演活动。尤其在城内,各类表演会聚一起,走街串巷,观者如堵。县城和少数集镇还搭彩棚起会演戏,会场上有套圈,摇奖等各种娱乐活动。节日晚上则有点灯盏儿、挂灯笼、猜灯谜、放焰火等娱乐。
20世纪60年代以前,大多数家庭用黍秫面蒸制面灯盏。面灯盏呈圆柱形,俗称“灯馍”。正月十四晚即将灯盏儿内添上棉油、香油,以棉线数股为灯芯儿,鸣炮焚香请神,然后“试点”。正月十五日夜,焚香祷告,求神明庇佑,把十数个或数十个灯盏儿,送放于院内外粮囤、水缸、石磨、鸡窝、猪圈、墙头、粪坑、厕所等处,然后统统点着。院中天灯高挂,门头的灯笼通亮,满院光明,月灯交辉,油香扑鼻,吉庆祥和。灯油燃尽后,第二晚再加油点燃,叫“续灯”,一般至十七晚方收灯,面灯盏收后可用以打发要饭的。灯盏还可放于灯笼内,由儿童提着照明玩耍。灯笼用竹篾苇秆或铁丝扎制。提手连着底座,用透明灯笼纸或吹猪尿脬晒干作外罩以挡风,做成各种形状。灯盏放在底座上,套上灯罩,提灯聚在一起,看谁的灯形好看,比谁的灯亮,童趣无限。有的儿童用细绳拴住笤帚头或刷子头,点燃后抡绕花样,俗谓“绕刷子疙瘩”。多在村头高处,邻村可互相看到以为对比,也很有趣。
民间的灯盏还要送向祖坟,让过世的先人分享节日的快乐,也教育后代不忘祖先养育之恩。
社会的进步使娱乐形式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送灯盏之俗渐渐消失,玩灯笼、绕刷子疙瘩也已很少,只有城镇的灯展仍历久弥盛。
元宵放灯始于汉代。汉明帝时,佛教传人中国,明帝提倡佛法,赦令在元宵节点灯敬佛。唐时,放灯观灯已成为灯市,“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也”(唐《开元天宝遗事))。宋时,灯形种类已有很大发展,如嫦娥奔月、西施采莲等人物灯,荷花、菊花、牡丹等花灯,龙、风、鱼、马、羊等百畜灯,“山灯凡数千种,极其新巧,怪怪奇奇,无所不有”(宋《武林旧事》)。还有灯树、灯楼、灯牌坊等,可谓琳琅满目。到南宋,杭州文人在元宵节把谜语贴在纱灯上,让游观的人猜,叫做“灯谜”,即迅速风行全国。到了明代,更有皇帝提倡,灯展、焰火,鼓乐杂耍,放灯、赛灯、观灯、灯谜,愈显热闹。
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给元宵节带来了不竭的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县城已十数次于元宵节举办灯展、灯谜和焰火晚会,集镇也多次举办焰火会。其时,城市街道各生意门店、单位和家庭院户门口竞相挂灯,观者摩肩接踵,指点评说,非常有趣。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声光电等制作的模型灯,或天女散花,或龙腾虎跃,或猪八戒背媳妇,或三英战吕布,活灵活现,让人流连忘返。有奖灯谜和广告灯画,使人在欢快气氛中学到知识,得到信息,受到教育。焰火晚会吸引数十里观众,但见“炮打月明”、“火箭升天”、“屎壳螂”、“仙女散花”等等,精彩纷呈,煞是壮观。
元宵节食品讲究“十五扁,十六圆”,也就是说十五晚上吃饺子,十六晚上吃汤圆。意在祝福新的一年家庭和美,团团圆圆。
元宵节也有一些禁忌,如出家的闺女第一年必回娘家过节,可在十四回,十九再到婆家去,俗称“躲灯”。民间有分手为“蹬”的说法,“躲灯”是否意思是躲“蹬”呢?第二年在婆家过元宵,第三年仍回娘家过节,“三年两头躲,中间守公婆”。十五和十六,和除夕、初一一样,不兴做活等仍为禁忌。
元宵节过后,不再走亲访友,俗言“亲戚走到十七八,也没豆腐也没渣”。年过完了,人们又全身心投入新一年的工作。
(作者系《泌阳民俗》主编)

作者简介

王瑜廷,男,社旗县朱集王新庄村人,大学文化。工作单位:朱集乡中、泌阳县教育局、泌阳县史志办、泌阳县文广旅局。为鄂豫边革命纪念馆的首任馆长;《红色鄂豫边》杂志主编,是驻马店市创办县级老区宣传刊物第一人。先后编写了《泌阳民俗》、《红色焦竹园》、《红土地》、《白云山》、《铜山风景名胜》、《老区村史》、《泌阳民间故事撷萃》等书;还主编《宛东毗河王氏族谱》,参与编修《泌阳县志》,积极进行红色文化宣传。

原创首发,一稿一投,文责自负,1000字以上,作者简介、靓照同发
(0)

相关推荐

  • 还记得那些点灯的日子吗

       灯                                              刘述涛 遂川最早的电灯是在1950年,由私营工商户张进禄等人集资筹办起遂川县电灯厂.遂川县才第一次有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灯下黑" 俗谚"雪里灯盏 ...

  • 赵政‖散文:我家有盞幸福灯

    我家有盞幸福灯 文/赵政 过年了,家家户户贴上"门迎富贵吉祥福,农添如意兴旺财"等喜庆春联,大红灯笼高高挂,到处是"抬头见喜.出入平安.万事如意"等门贴,刹那间 ...

  • 散文||回忆七十年前的元宵节【征文】

    回忆七十年前的元宵节 冯复兴||河南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如玉,灯烧月下月如银--"一首古诗把我拉回到70年前在老家过元宵节时的记忆.我的家在豫东平原的农村 ...

  • 饶阳正月十六放鬼灯的来历

    我小时候,我们这里有一个风俗,正月十五点灯盏.妇女们用黄黏米和面,和好后放在锅里蒸熟,等凉得差不多后,再掺上小麦面重新和,和好后揉成圆状长形(因其很黏),再用线拉成一片一片的,叫拉灯盏. 把纸裁成半寸 ...

  • 【原创|随笔】尚宗汉:小时候的年

    原创作者:尚宗汉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小时候的年>(随笔) 岁暮天寒,彤云酝雪.年纪渐老,回忆却浓.眨眼间,春节即临."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亲情,像打开的一 ...

  • 儿时的元宵节 ‖ 窦亚龙

    儿 时 的 元 宵 节 作者: 窦亚龙 元宵节看灯展.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成为新时代孩子们的最爱.上世纪我们看社火.点灯盏.搭灯笼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小时候,春节后就押指头等盼着十五这一天,点灯盏 ...

  • Lucy说|和大家聊聊,海外华人过年那些事儿。

    小年的下午,从上海回纽约.除夕的傍晚,要到机场接从中国飞过来的妈妈.当然,日子都是精心挑过的,为了回家过年,也为了阖家团聚. 纽约的春节,远不如中国有氛围,街道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法定休息日.记得华裔 ...

  • 【美文选粹】李鹏丨过年那些事儿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李鹏:山西绛县人,农民,草根文学爱好者.有诗歌.散文在省市级报刊及其它网络媒体上发表. 过年那些事儿 李鹏 到了一定的年龄段,都会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年的飞快和义无反顾.就像现 ...

  • 乡情散文:想起过年那些事儿

    过年是什么?从时间上说,是从一个日子走向另一个日子,非常平常.但从感情上说却非同寻常,在中华儿女的每一个人心中,过年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分量超过一年365天的任何其它日子. 过年是神州大地万家团聚 ...

  • 生活杂记 | 过年那些事儿(20180225)

    以前随手拍过一些照片,记过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头翻翻,记起了很多旧事,边看边顺,修改了一些错字别字. 本文记于18年2月25日,那年过年那些事儿. 昨天,完成了送儿子返坡的任务,感觉年就算过完了. ...

  • 【聊过年那些事儿】到底该回谁家过年?

    对于80后.90后独生子女小夫妻来说,过年的千古难题莫过于:到底该回谁家过年? 最近浙江临海一对小夫妻就因为这个问题发生争吵,竟然还惊动了警方.据调查显示,有三成夫妻因为这个问题吵过架. 有些人说&q ...

  • 【聊过年那些事儿】带女友/媳妇回老家,生活习惯南辕北辙怎么办?

    过年了,很多男性朋友都会带女朋友或媳妇回家,与家人一起过春节. 但令人烦恼的是,女方的生活习惯与老家南辕北辙,差距非常大,比如北方媳妇爱吃饺子,四川女友要吃辣,广东媳妇最关心能不能天天洗热水澡,上海媳 ...

  • 【聊过年那些事儿】在亲戚的虚荣攀比中,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些网友表示,过年不想回老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想面对亲戚之间的相互攀比. 每年回家都会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工资多少啊?谈对象了吗?买房买车了吗?一言不合就相互攀比,不如他们时就看不起你,比他们好 ...

  • 【聊过年那些事儿】掌握这几个方法,不再担心孩子寒假沉迷游戏

    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寒假.暑假很可能是他们的业绩冲锋期,因为--中小学生都放假了,他们这个时候不打游戏,更待何时?! 尤其是春节寒假,有的爸妈简直就是开启"放羊模式",丢给娃儿一个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