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 骚动的故乡情啊 1
鲁北平原的初春,隔着竹帘,能听到新燕呢喃。撩起鹅黄的柳丝,迎面是唇红齿白的春天。鲁北平原,不像路遥笔下的黄土高原,春天短促而飘忽,在鲁北平原上,四季的脚步清晰平稳而从容,花开花落草长莺飞,从容的就如过往的牛车,从容的就如肖明山的脚步。
肖明山走过熟悉的田埂小路大街小巷,每次看到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他的步态凝结了不少的自信,炊烟袅娜了几千年的乡情啊。在双土村的阳光下,肖明山的寻常院落,一样的红砖红瓦的房子,一样的红砖院墙。院中有菜畦,还有那只小白猫,那盆檐下的桔红的珊瑚豆,肖明山身体健硕,脸上泛着健康的肤色,慈爱的眸光,温暖的大手,与他一起沐浴在正午阳光下的。
在肖明山的心中,自己的姓和院子里的老枣树,都有神圣的历史由来,“肖”姓在甲骨文中是腾空翱翔的凤凰,居中国十大名枣之冠的圆铃大枣,果形饱满、形似圆铃,个大、肉厚、味甜而核小,营养极高且有药用价值,素有“百果之王”的美誉,也是历代宫廷的贡品。就双土村来说,种植枣树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传说,黄河决口,洪水淹没了圆铃镇和双土村,一对美丽的凤凰飞来,衔着圆铃大枣的种子,在双土村上空撒落,当河水退去,种子发芽,结出了圆铃状的红果。这种果子既充饥又美味,又能入药,人们开始大量种植。而今,经过肖承建的努力,村中的圆铃大枣已经取得“地域标志性保护产品”国家认证,他的产品还数次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交易会。
肖明山的神圣还来自宗教的皈依,他和顾桂英加入了基督教组织,餐前祷告,周末礼拜,都加强了内心的神圣感。在这方农家小院里,没有政治的漩涡,没有商场的争斗,没有铜臭充盈,从容、神圣而简单。院中横七竖八的秫秸、树枝之间,作为平民的他们,过着未必不幸福的生活。
自从联产承包之后,趁着农闲,肖明山跟顾桂英到大城市里打工干家政,知道了城里的一些地名,一些什物的名子,酱油也叫清酱,拖把也叫墩布,还有些熟悉的蔬菜原来有两个名字,如芫荽也叫香菜,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垒“天灶”。当他回到老家,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撤去了多少年来使用的风箱,无声无息的灶火兴旺燃烧,省略了风箱呼哒呼哒的声音,和机械重复的拉风箱的动作。肖明山自豪家里这个小小的革命由自己引领,连村里也普及了这种天灶已经二十多年了,他自信这件事和他的名字能载入中国史册。他悄悄地告诉顾桂英,说:“黄道婆到海南传授了织布技术不是写入中国历史了吗?几千年的风箱给天灶代替了,天灶也会使用上千年的。”这种自信的说法,换来了顾桂英一阵讪笑,但是顾桂英心里也有些嘀咕,没准也许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