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诚随笔:书印之·印 / 轩诚清读(第1466期)
文/赏析/编辑:梁轩诚
“言行有则思无邪,为人端庄胆方正。”是父亲奉行一生的座右铭。“思无邪”出自孔子《论语·为政第二》,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父亲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就读于陕西师大中文系,《诗经》当是他最熟悉的典籍之一,就不难理解他将这三个字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了。为了提醒和保证自己能够做到思无邪,他给找了个方法:言行有则,做到言行有则就可以思无邪。
端庄方正是中国文人历来的为人准则,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的风风雨雨、各种的利益诱惑、颠簸坎坷,只有做到为人端庄,才会拥有方正之胆,端庄为人和方正之胆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对了,在其中一枚印章的四个侧面,父亲还刻了毛泽东的书法“实事求是”,这也是父亲用一生为我们儿女以身示范的言行标准与行为准则呀。
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提高和塑造他们完善的人格是父亲在工作中的一贯做法。父亲在担任历史系党总支书记时,“多事的”发起成立了求美艺社,组织和他一样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教师、学生一起研习书画、篆刻,还亲自刻制了艺社的印章和收藏印。父亲寓教于乐,创新的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启发兴趣爱好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年他重用的青年干部、选拔留校的优秀学生、和发展的学生党员现在都成了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我在网上不经意间发现,去年换届中,西安和宝鸡两市新上任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竟然都是父亲当年重点发展的优秀学生党员,这在一个地市级师范专科学校里恐怕是不多见的。
父亲最常用的两枚闲章也是他自己刻的。第一枚朱文随形印“鲁桥人也客居宜川古丹州廿二年”,这是父亲对自己前半生的一个小结。父亲1937年1月25日出生于三原鲁桥,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与中小学时代,1956年考入陕西师大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分配工作至宜川中学,1969年调入宜川县知青办,1981年离开宜川调入咸阳师专(现在的咸阳师范学院)工作,这枚印章就是简约的讲了他的这段经历。另一枚是一个白文随形印:“学无止境”,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同乡先贤于右任先生被称为当代草圣,他也是父亲最敬重的人物之一。1900年10月,躲避庚子之乱的慈禧携光绪皇帝出逃到了西安,于右任随西安城的百姓在雨中“恭迎圣驾”,虽然是避难至西安,但慈禧依旧挥霍无度,21岁的少年书生咽不下这口气,他越想越愤怒,回家后即给当时的陕西巡抚岑春煊写了一封信,指出慈禧太后祸国殃民,劝说岑春煊杀掉她。右任先生这个大胆之举被他的一位好友及时发现,好友出了一身冷汗,拼死将他拦下。这个劝下于先生的好友就是父亲的外公、后来多年担任于先生捐建的三原民治中学校长的吴伯坚先生,由于这个渊源,父亲在年少时即在外公家见到过于先生的多幅手迹,后来研习篆刻时,就摹刻了于右任先生这套印章。
毛泽东是父亲喜欢的另一位艺术家。父亲不但将毛先生的“实事求是”刻到了他的座右铭章上,还在1993年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时,在咸阳师专历史系开展了毛主席诗词朗诵会、毛泽东书画印作品展等多项活动,并且自己动手刻治了两枚专题印章,一枚是朱文的“湖南韶山冲人也”,另一枚是白文的“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
我喜欢欣赏父亲的篆刻作品,但自己在这方面一无所长,不过在上中学时也曾在父亲的督促下尝试一二,这枚出自毛主席诗词的“江山多娇”就是那时刻的,没想到父亲还一直为我保存着。
父亲一直更倾向于篆刻、版刻、手作甚至是木工等动手性更强的事情,与书法都是在年近八旬之后,视力下降、手上也没了力气、刻不动了之后才转而为之的,所以他的名章更多的是作为印信加盖在信件、文书、藏书上的,所以几枚名章都是小印,且他自己刻的都是白文名章。前两枚应该是刻治于1985年前后、他在历史系创办求美艺社时,特别是这枚“书印”小名章,父亲非常喜欢,也很得意自己的创意,他将书和印两个字似分似合地套在一起,别有趣味。
2017年国庆节,骊山印社在我们石岗书院举办篆刻艺术研修班,父亲闻讯后前往旁听学习,回来后翻出来十多年没动过的刻刀、印料,但几次动手、几次又放下,一直到去年(2019年)下半年,我才看到这枚“书印”小圆章,虽然有点毛糙,但是父亲还是很自豪地拿给我看,这时他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也是他今生刻治的最后一枚印章了。
最后这两枚是这个印谱上非父亲刻治的印章,来自于父亲的忘年交好友,原北京知青、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兢叔叔。方叔叔1969年初中毕业后,正赶上伟大领袖上山下乡的最高指示,即到宜川插队落户。方叔叔出身名门,一派名士风范,普通人难得入他的法眼,没想到在远离家乡几千里之外的地方,竟然结识了父亲、这个年长他十多岁的兄长,并引为一生的至交知己,遂为他和母亲刻治了这两枚才气十足的名章,我的父母也一直在使用着。
父亲离世后,出差在外的方兢叔叔发来唁电言:令尊大人是我人生中第一等级的好友,心性相通,亲情相近,惊闻噩耗,不胜悲伤。呜呼!哀哉!我想这也是父亲诸多好友的共同心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