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修车记
修车记
话说那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末期,我在师教导大队任文化教员期间所发生的故事。
当时,师教导大队位于远离市区30余公里的郊外。每年的上半年,教导大队都要举办为期近半年的战士文化补习班,用于给全师各单位选送来的学员苗子进行文化补习,然后参加全军统考。而教员的选取,则是从全师范围内抽调文化程度较高的干部担任。当时部队的高等教育尚未普及,本科生基本上属于凤毛麟角。我从军校毕业参加工作刚半年,就被从团里选调上来,任数学教员。每名教员承担一门文化课,属于临时性帮助工作。隶属关系还在原单位,人员管理归师教导大队。由于每周不是天天有课,那么空余时间就自行支配。在当时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自己的家就在驻地,所以没有课的时候,就坐长途客车回到家里。
也可能是心血来潮,或者出于生活拮据、囊中羞涩,或者空余时间相对较多,总之感觉要找点事情去做。考虑来考虑去,就决定在家门口的街边修理自行车了。
修理自行车,以前只是看过父亲如何修理,自己还真没有亲自上过手。现如今要顶门立户,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利用点滴时间,说干就干。先置办了一些急需的修车工具及配件,就在家门口的十字路口交汇处开张了。
由于在家门口修车,邻居们难免议论纷纷。一个有正式工作的人,怎么干起修车这活儿了?大家一是惊讶,二是好奇。问起我来,当时,也感觉有失脸面。后来,转念一想,我一偷,二不抢,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去做事不丢人。
应该说修车之初,毫无经验,属于边干边摸索,摸着石头过河。从打气补胎开始,循序渐进。当时,给车胎打气是一毛钱、补胎一个眼儿是一元钱。基本上属于无本生意,就是卖手碗子出力气,弄得两手油污,腰酸背痛。
在那个年代,大街上骑车的人还是很多,所以不愁没有生意。看到不断有进账,生活也就是充满希望。邻居们也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交口称赞。晚上茶余饭后,也喜欢前来助阵围观,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人们常说干什么都会上瘾,此话一点不假。或许是年轻气盛、也可能是一种挚着的追求,也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内在的动力,当时修车发展到近似着魔迷恋的程度。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用在修理自行车上,也是一样的。只要肯钻研,提高修理技能,准确查找病因,各种疑难杂症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由最初的补胎、打气,换个零件,发展到全面修理。
修理自行车,给我的感觉最难的就是平圈。这里个技术活儿,平不好,就会平成“鸭蛋圆”,这是交不了差的。平圈讲究的是裸圈进行平整,就是把车轮从车上卸下来,把里外带扒掉,再把车轴里的滚珠清洗干净,上油后装好,然后把车圈放到平圈架上,边旋转 车圈边调整车辅条。要做到受力均匀,两侧平衡,偏差不能超过两毫米。最后,再把突出车圈的辅条,截掉,用锉锉平,防止扎坏车里带。这就需要在干中学,学中干,修车经验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地积累起来。
大修一台自行车,当时是拾元钱。包括:前轴、中轴、后轴,脚登子,车前叉子,只要是转轴的地方,都得要拆卸下来,重新上黄甘油;车链子、飞轮要上机油;前后车圈要平整好,前后车闸要调式好。这样下来,要全部保养好一台车子,最快用时也得两个多小时。由于干活认真,不糊弄,重信誉,也就赢得客户的信赖,活儿基本上能够接上溜,不愁没有活儿干。有时天都黑下来,还要在路灯底下,干到很晚。当时年轻,也不知道喊苦叫累,精力充沛。虽说是搞副业,但是很投入。最高兴的是每晚收工后,查看收入情况,真是累并快乐着。
修车期间,有几件事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天在我的修车摊边上,出现一个烤羊肉串的。当时穿肉串用的是自行车的辅条,不像现在都用一次性的竹签。我在修车中也积攒下不少换下来的旧辅条,扔了感觉挺可惜,这回派上用场了,就全部送给烤肉串的师傅了。他只需把辅条的一头磨尖,清洗干净,就可以用了。一是废物再利用,二是算着友情赞助吧。由于第二天有课,我就在傍晚收了摊,回到家中换上军装,去车站乘车。到了车站之后,不巧的是最后一班车,不知何故停运了。我只能乘坐第二天的早班车,赶往郊外的师教导大队了。回来时,正好这个哥们儿还在热火朝天地忙乎呢。他看到我后,非常吃惊地说:咦!刚才在我边上有个修车的师傅,怎么跟你长的那么像呢,他是不是你哥呀?看来人饰衣服马饰鞍,此话真是一点儿不假。
记得有一次我在修车时,一个姑娘来到摊位前,问我能不能修鞋。我说隔行如隔山,我是修车的呀。她说附近也没有修鞋的,让我帮看看,能否给修理一下。虽说我没有修鞋的专用工具,但是也属于修理之列。我问她鞋哪里坏了?她说是鞋的装饰,一朵儿花掉了下来。我没有修鞋的专用胶,就用锥子在鞋上扎了两个小眼儿,然后用细铁丝从鞋子的里边穿了过来,把花固定好。记得当时姑娘还很担心,说要是把她的袜子刮坏,得赔钱。我说放心吧,这回比用胶粘的都结实,铁丝是在外面打的结,美观又隐蔽,一劳永逸。这也算修车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看来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
修车摊点,就是一个对外的社会窗口,会遇到行行色色的人。遇到过好人,也遇到过不够厚道之人。
有一次给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修车,当时他的自行车后轮叮当响,不走正道。我一看,就知道是滚珠有缺失。然后很麻利地把后轮给卸了下来,精心修理。不一会儿,就修好了。没有想到几天后,他送给我一盒罐装的润滑油。他说这是飞机上用的润滑油,说我很诚实勤奋,非要送给我,令我很受感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得以心换心,诚信为本。人心都有一杆秤,虽说都是匆匆过客,但不能一锤子买卖。
还有一次,一个农用的四轮车在我不远处的道路上坏了。从车上下来一个男子来到我跟前说,师傅能否借用一下润滑油,他的车轮的轴承出问题了。救场如救火,我毫不犹豫地把装有润滑油的小盒递给他。过了一阵,他把东西归还给说,没用多点儿。我说车修好就好,你走吧。等过了一会儿,我修车也要用油,打开盒一看,上边给我抹平了,而底下却掏空一大块。按说这个东西,也不值钱,但做人得诚实,搞这种障眼法,耍小聪明实属不该。从这件事上,也给我上了一课。人和人是有区别的,我是习惯于把人都往好处想,把助于为乐当作一种美德。可是有的人,却不是这么想,习惯于占小便宜。
还有一件记忆深刻的事儿,那就是工商局清理违章占道经营的行动。我修车是属于打游击,偶尔出现,又不是天天在经营,所以也就不会去办理营业执照。一天一辆汽车飞奔而来,下来一伙执法人员,二话不说,工具没收,扬长而去。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我在市工商局工作的同学,没有好意思说我修理自行车,只是说是我哥利用业余时间去修理。几经周折,在一间屋里把我工具全部找到了。从这件事上,给我一个教训就是作为公民,还得守法经营。今年暑假跟老同学在一起吃饭,我还谈起此事。我说我要告诉你一个尘封在我心中多年的秘密,然后就把这件事和盘托出。他哈哈大笑,说有这事吗?早就忘记了。我说对的,我们给予别人的帮助不能念念不忘,但是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到啥时都不能忘记呀。
后来文化补习班的授课结束后,我也就完成了此项临时性任务,重新回到团里参加工作了。作为基层干部,要坚持留营留宿,也就没有时间再去搞副业了。修车的历史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一个难忘的印象。
阅历就是财富,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这段经历,给我的收获还是很大了。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知道了养家糊口挣钱的不容易,提高了动手的能力,接触了社会,感受了人间的真情与冷暖……
插图/作者提供
本平台第一本散文精品集,2018年8月全国公开发行,每册定价人民币68元。联系人:琅琅,微信号LANG2672;电话18201110689
作者简介
谢明军,网名北国之春,高校教师,黑龙江省佳木斯人,现定居江苏南京。毕业于大连陆军学院,全军政工网特约时政评论员。热爱生活,喜欢摄影。对文学创作,情有独钟。近年来,在报刊杂志及网络发表文章百余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