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科学化”、“精准化”和“人性化”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有一年半了。实施效果究竟如何?
早上出门,发现大门口边上有一大包垃圾扔在地上。而没有放到小区正门的垃圾箱里。
正好骑车来到这里的小区义工发现这个现象,只好无奈摇头。
当初,上海在实施垃圾分类的时候,市民们讨论热烈。连公交车上,地铁里,都有市民小声嘀咕什么是干垃圾,什么是湿垃圾。
科学实施垃圾分类,是体现一座国际大都市的文明程度,也是提升市民素质的基本路径,更是共同维护美好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
实施一年半来,上海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增强,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也在加快形成,一江一河的景观贯通,大片郊野绿地与市区公园交相辉映,让城市变得更为整洁和美丽。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进一步促进垃圾分类的工作顺利推进。
如今《条例》实施将于有可能二年后正式立法,目前正开展实施的后评估。
如何让上海的垃圾分类更好地能体现科学化、精准化和人性化?尤其需要让专业人士、广大市民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集思广益,思想碰撞,并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如日本等。
从笔者的目睹和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关注:
首先是垃圾分类的逻辑性要增强。要坚持从市民的易辨、易扔等生活常识出发,而不是主要从垃圾处置的现状出发。这主要反映在对“湿垃圾”的细小分类上,不要让市民有模糊歧义之感。原先的分类,把餐桌上的湿垃圾(如骨头等),因终端处置的技术设备跟不上,而区分为干湿不同。这种分类希望在垃圾分类正式立法上要予以修正。
在对目前的四类分类,参照北京等国内城市的做法,是否在市民生活垃圾中,能否将“湿垃圾”就直接分为“厨余垃圾”为更好?
在垃圾的扔放环节中,目前市民最为反感的是在垃圾箱现场湿垃圾的破袋。有专家尖锐地指出:“湿垃圾破袋,大概全世界独有。人家都要求密封,不得泄漏。搞得恶臭满天,污水横溢,就怕引起瘟疫流行。垃圾回收厂统一搞个‘破袋机’不好吗?又算不上什么高科技的东西。”
。
修正办法是:取消这一愚蠢做法,并加快推广发放可降解的专门放置湿垃圾(厨余垃圾)的垃圾袋,以便市民在家中就能直接分类。垃圾分类已有一年半,这样的节能环保垃圾袋至今没有研发推广使用,十分费解。
据了解,上海城投公司已经在某些区域试点推行干湿垃圾综合处置技术。假如这一技术在终端就能使用,市民现在还在推广垃圾分类,是否要考虑如何降低社会成员的成本问题?垃圾分类,最终能否让专业人员进行?
推广垃圾分类,可从住宅和小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做起。在新建的住宅楼群中,能否建立一种垃圾直接分类并初步回收处置的设施?从厨房间的水斗、楼群的垃圾管道,到一定规模的小区垃圾小型处置设施,形成标准化的垃圾处置回收系统。
在推广垃圾分类中,还要将居民的生活垃圾与机关、企业、餐馆及大型公共设施的有所区分。而建筑垃圾更侧重是垃圾再生及资源回收利用。比如,建筑垃圾注重推广转化为节能新型建材,可广泛应用于公共空间、广场、地铁通道、行人道等。
推行科学、精准和人性化的垃圾分类,需要充分发挥专业的社会组织的动员、传播作用。让垃圾分类也成为社会公益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可在集中处置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大力推广那些由社会民间力量自主研发的垃圾分类和处置的先进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可集中展示和交流。
总之,在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除上述提及的内容,还最好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市民垃圾分类的方便易行。譬如:年轻白领们的垃圾分类习惯,老年人的垃圾分类方式,主要是基于方便他们的前提。
垃圾箱、垃圾桶的设置及外观、功能,都需要有整体的改造和提升。小区、街区、景区等,不同区域地段的垃圾箱在美观、功能上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绝不能垃圾分类了,而垃圾箱却还是脏兮兮的。
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实施一年半了。确实有必要开展在对标国际先进发达城市的经验及各方需求充分辩论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后评估!
减少社会成本,提高分类效率,科学精准人性,增进城市文明。
2021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