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芳和苏青(一)
九十年代末,当苏青有些似火非火起来的时候,我跑到书店去看苏青的传记。
全部翻过来,提到“尹桂芳”的次数,大约不是0次,是1次。
我觉得十分迷惑,但这明明白白就是九十到世纪初戏曲现象的写照,对于很多人来说,戏曲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即使占据人生长达十数年乃至更多的经历,也是无关紧要的了。
其实反过来也一样,没有理由不相信,假设苏青一直如她的50-80年代,尹桂芳的传记里很可能会不涉及一个字关于苏青。
这已经是可以被证明的事情了。五十年代芳华演出《屈原》、《宝玉与黛玉》大火,以至荣誉等身之际,那些光彩陆离的身影子里,从来没有分给苏青——她用的是本名“冯允庄”一杯羹。
然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优秀女性的碰撞,足以引起十分好奇。有才也有貌的尹桂芳,和有才的苏青。(之所以要那样强调,因为据说苏青很不喜欢有才的女子而无貌。)
苏青能创作出《屈原》、《宝黛》那样的剧本绝非偶然,至少是其他剧作家就很难拥有如此令人发指的成功。
但是这些剧本如果不是碰到了尹桂芳,很难想象它们会攀取如斯高峰。
《屈原》能演好的人一个也没有,无论是以前或现在甚或可预见的未来,——以前可能得加个“女演员”的定义,以后?当屈原开始谈情说爱、媚眼如丝,你大可以放心的把上述定义也一样去掉。
至于《宝黛》,你得承认,它无论风格、内涵都距离原著甚远,如果不是精神层次无限接近的尹桂芳来演,很难想象,拥有着类似《小二黑结婚》那样奔放的、反抗一切旧意识流强烈感情的宝玉与黛玉,能够深入人心。
早期像《宝黛 》如此奔放的红楼戏并不罕见,绝大多数本着观众对豪门戏的原始追求而受到市场的接纳,可像尹桂芳演到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那是找不出第二例的。——更有甚者,尹桂芳在领衔主演这部戏的时候,李金凤未满二十,根本无法驾驭林黛玉,剧团内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闺门旦,只得由小生反串薛宝钗,那个能听的程度,当真是“惊天动地”,然而,尹桂芳就硬生生成功给你看。
很多戏迷会讨论尹桂芳后来弃《宝黛》不演改演《红楼梦》,以此“证明”《宝黛》并没有事实上那么成功,很遗憾的告知:《宝黛》的被放弃实属无奈,这戏后来被领导点名批评“靡靡之音”,尹桂芳无法再上演。
(图片很有内容哦,大家可以点击放大看哦)
从上述这些方面,尹桂芳遇到苏青,也可以说是强强联手,甚至肉麻和牵强一点,“金风玉露一相逢”相可仿佛。
苏青失去尹桂芳,再也不复创作的灵感;尹桂芳失去苏青,同样找不到在当时影响上比《屈原》和《宝黛》更有代表性的了。——《屈原》给尹桂芳带来的是名至实归的艺术家的荣称,市场和社会双重承认;《宝黛》的市场轰动无与伦比。
可惜,当事人似乎都并不这么认为啊。
(&&小编说:很抱歉“竺音清响”的更新速度慢到无以复加了,其实呢,要论写字有什么难,关键是配图片啊、唱段啊、排版啊……小编没有这样的精力啊。重新再写,尽量短一点,更新频率高一点,本来一次能写完的,可能需要更多的“请听下回分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