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中小 喻航飞《观“五四”宪法纪念馆有感》|| 走读“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少年文学院走读“五四”宪法纪念馆习作-12

观“五四”宪法纪念馆有感

春江中心小学六(6)班喻航飞

星期天,我们这在盛老师的带领下,一路前往杭州参观。

在毛泽东编纂宪法办公的地方,发现桌上的杯子不一样,原来那叫政权杯。杯子的设计者将杯盖上面那部份酷似拳头,所以又叫拳头杯,是建国初期景德镇的工艺大师为新政权的诞生而创作的。而将手柄设计成镰刀和斧头,象征着工农联合,于是也叫政权杯。毛泽东一生来杭州53次,爬过30座杭州的山,有77个不眠之夜。这77天中,都会准时乘坐苏联总统送给他的74110号车。在登山过程中,也写下了非常多美丽的诗词。爬山时,总喜欢那根登山杖—— 一根木头。他忙的时候到了早上才会休息,导致了早饭晚上吃,晚饭早上吃的不正常作息规律。随从们担心他会着凉,便将暖气片安装在墙中。

在主席的桌子上,陈列着满满一桌子的书籍,在他淋浴的地方,还有一张专门摆放书籍的椅子,可见主席很喜欢看书。当时在杭州和北京同时工作,在这里起草出来,马上通过电报传回北京。北京进行审议后,意见马上传回杭州,再进行修改。这便是“西子湖畔 夜以继日 鸿雁传出 京杭互动”的由来。

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又经过全国人民历时两个多月的讨论,全国各界共有1.5亿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占全国人口1/4的公民参与了宪法制定,这在世界制宪史上是极为罕见的。1954年9月20日,“五四宪法”全票通过。为了纪念这一盛事,当年很多人给孩子取名叫“宪法”,一时间,“李宪法”“王宪法”遍及大江南北。

这一次的毛泽东故居之行真是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更加崇拜毛主席。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为人民做贡献。

活动回顾

5月6日,周日,阵雨。我们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一行27人,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杭州。因为周日的交通管制,我们到停车场下车,列队步行前往北山路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原来位于杭州知名的的西湖饭店里面。因为下雨,同学们到了馆门口,都穿上了鞋套,收好了小雨伞,有序的进入馆内参观。管理的阿姨,认真的为我们做讲解,原来这里就是当年毛主席为修订《宪法草案》生活与休息的地方。毛主席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当年他为修订宪法参考的法律文献,甚至连卫生间,毛主席都放了很多法律的读本。给了我们很深的震撼。

也许是因为天气的缘故,管理参观的人不多。我们有机会慢慢行走,聆听。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了解到了《宪法》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大法,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看到了很多从来没有想到的场景,我们还认真的观看了当年"五四'宪法诞生的纪录片。

参观结束,我们在序厅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塑前一期合影。每个人还领到了一本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走出北山路的陈列馆,在门口的宪法墙前,我们还隆重的进行了宪法宣誓。陈列馆的阿姨,还表扬我们了,赞扬我们有秩序,守纪律。因为我们是光荣的郁达夫少年文学院的一员,我们回去更要做一名小小普法宣传员。

接着我们继续列队步行,来到了栖霞岭“五四”宪法陈列馆的分馆。一进去,我们就被法律墙给震撼到了。原来我们国家有那么多的法律。因为有它们,所以才有了我们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还有那么多法律的书,数都数不过来。我们在这里看书,浏览,观看纪录片,让我们更深的了解了法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我们在馆前合影。我们为是杭州人而自豪。我们的第一部《宪法》是在杭州修订的。在这一路行走的路上,我们还经过了曲院风荷,经过了岳庙。“精忠报国”四个字,也正是我们未来的目标。这是一次快乐的走读,让我们懂得了法律的价值,意义。以及对于我们人生成长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更要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也希望更多的同学们,能来这里走走看看!

排版|如歌

文案|郁达夫少年文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