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兵法的壁虎
说起壁虎,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
在夏天的夜晚,时不时可以看到这些小精灵行走在墙壁上、天花板上,或是在有路灯的电线杆子上,忙碌着捕捉那些小昆虫吃。那矫健的身形,真正的飞檐走壁,健步如飞。但到了白天,它们又无影无踪了,躲到了石缝、瓦砾或墙壁缝间,静静地休息。
若是你想捉住它,那可得有好手段。跑得快捉不到不说,即使捉住了,很可能也是一个残体。因为它那尾巴像是接上去的一样,很容易就断了。更有趣的是它那断下来的尾巴并不老实,还会不停地弹来弹去。等你去注意那活跃的断尾时,它早就跑得无影无踪。
壁虎是一个统称,也有很多种。整个蜥蜴目壁虎科的种类都称为壁虎,包含了约80个属750多种。分布也很广,几乎遍布全世界的所有温暖地区。在中国虽然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但主要还是南方地区要多些,毕竟它是变温动物,气温太低了就冻死了。像贵州这些地方,环境复杂,小生境多样,长期的生境隔离和分化,不仅分布的种类多数量大,如多疣壁虎、中国壁虎、无蹼壁虎、蹼趾壁虎、粗疣壁虎都有分布,而且还存在有特有种,如荔波壁虎、荔波睑虎等。
壁虎的俗名很多,主要与它的行为和形态有关。像什么守宫、四脚蛇、巴壁虎等指的都是它。
民间有不少关于壁虎的传说,比如说断下来的尾巴会找人的耳朵钻进去,把耳朵弄聋。比如说壁虎有毒。其实都是扯淡,以讹传讹。也许是因为看到壁虎的耳孔是左右相通的,没有鼓膜,所以猜测它会破坏耳朵。因为那花花绿绿的样子与毒蛇想似就以为有毒。
关于它的飞檐走壁的本领,原来都是以为它的脚底有吸盘,但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吸盘,而是在每个脚趾下面都有一排排“衬垫”。正是这个“衬垫”的结构,给予了它飞檐走壁的本领,机关就在那里。原来这个“衬垫”不是简单的角质层,而是由成千上万的刚毛组成,而且每根刚毛的顶端又分成几百个毛茸茸的小刷子,这些小刷子的结构已经达到了纳米级,不是一般肉眼所能发现的。正是这些小刷子通过结构的改变产生了很大的吸力,而且这种吸力不轻不重,总是恰到好处。轻到不留下足迹,重到把壁虎脚上的吸力合起来,可以提动两、三百斤的东西。
壁虎的断尾行为被称为“自切”或“自割”,其实也是亿万年来练就的一套逃生本领。它的尾椎骨中有一个光滑的关节面,把前后半个尾椎骨连接起来,在这个连接位置的肌肉、皮肤、鳞片都有相应的特化,变得比较松懈。在受到攻击或感觉到威胁时,会强烈地摆动身体,使尾部的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尾椎骨可以在光滑接面处脱离。因为尾部的能量是以糖原的形式贮存的,且刚断下来的尾中神经也不会马上死,所以会动一会儿。这一动,转移了敌害的注意力,帮助了它活下来。尾断后的身体上的伤口很快会愈合,便在不长的时间里长出一条新的尾,只是新的尾会比原来的尾显得粗短些。虽然断尾会很快长出来,基本上不会影响行动,但这种“自切”的行为也是万不得以的,是为了保命的“舍车保帅”。毕竟尾部的能量会随断尾丢失,还是对身体有损失的。这套瞒天过海的本领倒像是学过兵法,而且还运用自如得很。
壁虎也可以入药,也是中药中的“五毒”之一。只是奇怪古人为什么会认为壁虎有毒。很多民间传闻也在说壁虎有毒,特别是睑虎,还认为有剧毒,咬人必死。也不知道这些传闻的来源是哪里,出发点是什么。也许正是这些传闻让一些壁虎丧了命。实际上所有的壁虎都没有毒,倒是一种温柔的动物。只不过它对食物比较贪恋,咬住食物是一定不会放过的。
作为中药的壁虎主要是大壁虎,被称为“蛤蚧”。虽然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都有不少分布,但野生资源毕竟有限,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所以有了人工养殖。如今有不少人养壁虎作为宠物,许多种都有人养,因为它们吃虫子,又没有毒,还好养。
研究发现这壁虎还有一个了不得的本领,就是能够尽快地完成基因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其它动物要耗费几千几万年才能达到的基因改变水平,而壁虎只需要几十年就达到了。难怪壁虎曾经与恐龙同时期生活,虽然没有恐龙那么高大,但恐龙灭绝了,而壁虎活得很好,只是好像个体比以前小了些。
如果人类或其它物种也有这么一个本领,就不怕今天那么多的环境问题了。只不过新的问题可能就来了,会出现更多的新种,难有稳定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