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 | 网传的“医生私藏家用小药箱图”,它其实不靠谱!
这几天,不少妈妈的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张图:
网传“医生私藏的家用小药箱”,让不少妈妈奉若至宝。
看到这张图,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怎么觉得图片里的不少药物并不属于家庭常备药呢?
想来,正是因为图片右上角的“医大一院”的字样,让妈妈们纷纷觉得可信度高,但事实上,我们身边哪个城市没有所谓的“医大一院”呢?并没有明确的出处;还有,“孙老师”的这个姓也很常见,百家姓还排第三位呢,这种套路,妥妥的谣言风啊。
家庭需要为孩子准备简单的常用药,但如果妈妈们真的按照这张图去准备,恐怕是要走入误区了!
家庭常备药,备什么,不备什么,都很重要。
不推荐备药1:抗生素
在这张网传“医生私藏的家用小药箱”的图片中,有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和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这两者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
但抗生素的使用有严格的应用指征,需要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具体判断,所以抗生素需要医生经过诊断后开具,家长应该遵医嘱给宝宝服用。
我自己是医生,不存在处方权的问题,可家里依然没有常备抗生素,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家庭备药的目的是应急,而抗生素不需要“应急”,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去医院开就是了。
不推荐备药2:复方感冒药
“复方”是一种药中含有退热、镇咳、抗过敏等多种有效成分,如“美敏伪麻”“氨酚黄那敏”“氨酚烷胺”等。
很多临床实验表明,非处方复方感冒药和镇咳药对小宝宝无效,却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出于儿童用药安全的考虑,美国儿科学会(AAP)不建议6岁以下的宝宝使用复方感冒药;美国FDA建议不要给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
虽然我国目前没有类似规定,但我个人不推荐给小宝宝服用复方感冒药。
不推荐备药3:中成药、传统草药
图片中的“肺力咳合剂”和“施保利通”均属此类。
在药物说明书“副作用”一栏中,很多中成药写得非常简单,甚至是“尚不明确”,但这并不代表中成药就是"无毒副作用",也不代表其是完全安全可以放心使用的。不明确可以化学分析,可以双盲试验,为什么不做?
大部分中成药都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不建议给婴幼儿服用中成药。
施保利通的主要成分是紫锥菊(Echinacea)。欧盟和英国均提示不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在美国则是作为膳食补充剂在市场上销售。来到中国说明书作了较大修改后,广泛用于儿童了。
* 上图来自新浪微博号@远离中医药 《“德国板蓝根”--施保利通片》一文
宝宝家用小药箱推荐备这些
1、退热药。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应用最广泛的安全有效的退热药。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退热药降温只是对症,药效过后体温仍可反复升高。美国儿科学会在2011年的《Fever and Antipyretic Use in Children(儿童发热与退热药的使用)》一文中指出,使用退热药的目的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仅是为了控制体温,并反复强调要警惕交替使用退热药所带来的用错药和用错剂量的风险。所以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家里选一种备用就好。
而这张孙老师推荐的图片里光退烧药就有三种之多:
“小美林”(15ml装的布洛芬混悬滴剂,每毫升含布洛芬40mg,适合小宝宝)
“大美林”(100ml装的布洛芬混悬液,每毫升含布洛芬20mg,适合2岁以上的大宝宝)
“泰诺”(15ml装的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每毫升含对乙酰氨基酚100mg,适合小宝宝)
家里不是开药店,备三种不同规格的退烧药,真心不怕搞错?
2、口服补液盐。
腹泻时体内的水分和盐分通过肠道丢失,严重时会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损害宝宝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口服补液盐III科学的配比能有效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在腹泻,特别是排水样便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服用,以保障宝宝的健康。
口服补液盐有多种规格和口味可选。感谢深圳网友@潇潇 前些日子给我寄来了她在香港搜罗的各种口服补液盐,让我能对它们做了对比。
我个人最喜欢雅培的葡萄口味口服补液盐III,一来口感好,二来长条装的冲剂形式便于携带。
3、碘伏和纱布。
小朋友天性活泼好动,难免摔倒跌伤,擦破皮肤。如果出现擦伤,首先用清水冲洗干净伤处,可以视实际情况用碘伏消毒,如果需要可以用纱布包扎伤口。
4、开塞露。
开塞露是种能促进大便排出的润滑剂,不仅可以用于便秘时临时帮助排便。
有时宝宝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如果怀疑是肚子痛,可以用一次开塞露帮助排出大便,一来可以缓解症状,二来有助于诊断病情排查异常。
市面上开塞露有10ml、20ml两种规格,购买时请选择为儿童设计的10ml装。
5、生理盐水喷鼻剂。
小宝宝的鼻腔比成人小,气道阻力高,在感冒时特别容易出现鼻塞。鼻塞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它有湿润鼻腔、稀释鼻涕使其易于流出的作用,缓解宝宝的鼻塞不适,安全又有效。
6、皮肤过敏时需要的药物。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艾洛松、抗过敏口服药开瑞坦糖浆、炉甘石洗剂都是可能需要的药物。
对于这类药物,我建议在给宝宝使用之前先咨询医生,搞清楚诊断再用药会更稳妥。
医生妈妈写在后面:
很多家长都希望在家里给宝宝准备一个小药箱,需要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给宝宝用药。
但关于宝宝家庭小药箱里的常备药,应该尽量精简,定时更换,选择那些受儿科医生信赖的、真正安全有效的药物。
即便是OTC药物,也应该在医生和专业药师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切忌“凭感觉”“按照大人的用量减半”或是“和以前差不多用量”,毕竟孩子一直在成长,病情也需要医生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