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越之殇:日本战国时代关东上杉家的衰亡
自永正三年(1506年)开始,二代古河公方足利政氏便与其子足利高基起了内讧,在上杉显定战死之后,古河公方家的内讧甚至对山内上杉家也造成了影响。
上杉显定生前曾收养足利成氏之子上杉显实为继承人,其另一个养子上杉宪房则继承了上杉显定之兄定昌在白井城的势力。在上杉宪实继承家督之后,与足利政氏不和的足利高基便联合上杉宪房,对足利政氏支持的上杉宪实发起攻击。永正九年(1512年)六月,上杉宪房的军势包围了山内上杉家的居城钵形城,逼迫上杉显实让出家督之位。另外一边,足利高基也在与父亲的内讧中占据优势,足利政氏不得不让出古河御所,足利高基与上杉宪房的联盟取得大胜。
不过,上杉宪房继承的山内上杉家此时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北有长尾为景虎视眈眈,南有新兴崛起的势力伊势家,再加上上杉显实的残党、扇谷上杉家时不时还兴起战乱,搞得上杉宪房焦头烂额的。永正十五年(1518年),扇谷上杉家家督上杉朝良病逝,次年,伊势家前家督伊势宗瑞病逝。继承扇谷上杉家的上杉朝兴无力抵抗伊势宗瑞之子北条氏纲的攻击,甚至连重镇江户城都落入了北条家(伊势家)的手中,不得不与山内上杉家重修旧好。
大永五年(1525年)四月,上杉宪房病逝,享年五十九岁,山内上杉家的家督由其养子上杉宪宽继承。上杉宪宽是时任古河公方的足利高基之子,上杉宪房之所以选择他做继承人,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他想要重新恢复曾经的关东公方、关东管领共治关东的局面,复兴山内上杉家;其二,以往山内上杉家绝嗣都是从越后上杉家迎接养子,而自上杉显定死后,从越后上杉家迎接养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其三,上杉宪房的亲生儿子上山宪政出生于大永三年,此时年仅三岁,不足以堪当大任。
享禄二年(1529年)八月,上杉宪宽发兵攻打敌对势力安中氏,此时扇谷上杉家正在与北条家激战,非常需要山内上杉家的支持,可是上杉宪宽却置若罔闻,执意攻击安中城。九月,上野国的国众小幡氏、西氏等拥立上杉宪房之子上杉宪政为新任家督,对正在攻打安中城的上杉宪宽发起攻击。山内上杉家再次分裂的原因,还是与古河公方家有着莫大的关系,古河公方足利高基曾经与父亲不和,如今其子足利晴氏在元服之后也与父亲闹起了矛盾,因而一些关东的国众才会站到足利晴氏一方,支持上杉宪政夺取家督之位。
享禄四年(1531年)九月,上杉宪政在安中氏、小幡氏、西氏的支持下继承山内上杉家家督、关东管领,从这里可以看出,以往左右山内上杉家家督之位的都是重臣长尾氏,可是经过战国时代这一系列的内讧之后,长尾氏已经走向了衰弱,一些新兴的国众趁着战争在上杉家内崛起。
天文六年(1537年)四月,扇谷上杉家家督上杉朝兴病逝,享年五十岁,家督由其子、年仅十三岁的上杉朝定继承。此时山内上杉家的家督上杉宪政也不过十五岁,山内、扇谷两家均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给北条家创造了很大的机会。七月,上杉朝定在武藏国府中与北条军交战,大败而逃,几天之后上杉朝定在河越城外再次败于北条军,不得不放弃居城河越城,逃亡松山城。
在此期间,山内、扇谷两上杉家与小弓公方足利义明、安房里见家、甲斐武田家结盟,而北条家则与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交好。在扇谷上杉家丢失河越城以后,北条家进一步夺取了下总国的葛西地区,还在天文七年(1538年)十月七日,在下总国的国府台地区与小弓公方、里见家展开合战,并取得大胜,消灭了小弓公方。
天文十四年(1545年),山内、扇谷两上杉家与骏河国守护今川义元、甲斐国守护武田信玄结盟,又拉拢了古河公方足利晴氏,同时对北条家的河越城发起攻击。今川家与北条家本是盟友,但是自从今川家发生“花藏之乱”以后,北条家便一直与今川家敌对,甚至占领了骏河国富士川以东的地域,此次今川义元正是冲着夺回河东地区来的。
为了解除困境,北条家家督北条氏康以主动放弃河东地区为条件,同今川家、武田家和谈。随后,在天文十五年(1546年)时,北条军对包围河越城的关东联军发起攻击,取得大胜。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从阵中逃亡,扇谷上杉家家督上杉朝定则战死沙场,上杉宪政虽然得以逃出生天,躲进上野国的平井城中,但是也损失了三千余马廻众,元气大伤。
河越合战以后,扇谷上杉家灭亡,山内上杉家完全丢失了北武藏国不说,还完全无力抵抗北条家的攻击,连当初支持上杉宪政夺取家督之位的小幡氏都被北条氏康调略,转而攻打上杉宪政的地盘。天文十九年(1550年)十一月,北条氏康对上杉宪政的居城平井城发起攻击,在此期间上野国的国众也分成上杉家与北条家两派,互相征伐,然而因为上杉宪政马廻众的叛变,使得上杉家不得不放弃平井城。
逃出平井城以后,上杉宪政原本想要前往上野国新田庄、下野国足利庄依附由良成繁与长尾景长,但是两家都惧怕接纳上杉宪政会引来北条家的大军,便拒绝放上杉宪政进城。最终,在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的调解下,上杉宪政前往越后国的春日山城,依附曾经的敌人越后长尾氏。上杉宪政流亡以后,西上野国大部分地域落入了北条氏康的手中,这也标志着曾经雄霸关东的上杉家,就此完全失去了对关东的统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