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四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余建华作品
吃水不忘挖井人
余建华(四川)
朋友,这几年你到北京出差、旅游的话,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饮用水比原来要更加甘冽、清甜了。是的,饮水思源,这是因为一渠清水来自1277公里外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丹江口水库。前些日子,我和家人一起到丹江口库区的淅川县滔河乡祭祖,路过丹江口水库的渠首大坝时,作稍事休息。漫步在渠首大坝旁的大桥上,数百米外的渠首大坝巍然屹立,库水从导流渠孔奔涌而下,沿着导流渠缓缓流向干渠,流向远方的北京。微风吹拂,渠水清澈,环视着渠首大坝的壮丽景色,我的思绪瞬时被带回到40多年前的回忆之中。
(一)
这里有必要赘述一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的来龙去脉。1958年3月,在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上,中央领导决定修建丹江口大坝。该工程是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在丹江口水库东岸淅川县九重镇的工程渠首开挖干渠,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程垭口,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荥阳通过隧道穿越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市,受水区域为沿线的14座大中城市,重点解决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供水范围内总面积15.5万平方千米,输水干渠总长1277公里,按2000年末价格计算,中线工程总投资约920亿元。该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正式通水。
1969年邓县人民(现为邓州市)率先开赴渠首所在地——陶岔,奏响了渠首工程的第一乐章。正像原引丹工程指挥部第二任指挥长曹嘉信说的那样:“如果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部长剧,那么是英雄的邓州人民率先拉开了序幕;如果说南水北调工程是一条长龙,那么是英雄的邓州人民率先舞起了龙首”。在建设渠首的过程中,邓州人民开挖土石方6700万立方米,用断钢丝绳700余吨,有141位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283人负伤致残,开挖土石方以一立方米堆起可绕地球一圈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称赞其为“世界上最大的自流引水工程”。
1974年初夏,我在渠首工程做宣传工作,只要不下雨,我就背着挎包,装着纸和笔,在各个工地来回采访,发现有值得报道的人和事,就马上写成稿子,在工程广播站和工程小报上进行宣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民工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先说吃的方面。民工们的主食是红薯面馍(俗称黑窝窝),偶尔吃顿“花里卷”(小麦面和红薯面分层蒸),大伙就就觉得很“稀罕”。稀饭是红薯面稀饭锅里放些红薯干,面条里放些芝麻叶,青菜也就是些大头菜、白菜、萝卜之类。有时吃点肉,算是“打牙祭”,改善生活吧。
其次是喝的方面。这是个难题。民工们就在岗坡上挖深坑,收集雨水和深坑里渗出来的“黄汤水”。为防止肠道传染,滔出来的“黄汤水”必须经过漂白粉消毒和连队的卫生员检验合格后,方可饮用。
再说说住的方面。民工们是按照“半军事化”管理的,设有团、营、连、排、班,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民工们在引渠4.4公里、水闸下游主干渠十多公里的地方,盖起了5000多间茅草房。建茅草房的材料是各连队从几十公里外的各自生产大队拉到工地上的。
工程初期,缺乏机械设备,民工们靠的是原始的镐挖肩挑,费时费力,效率很低。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原始的劳动工具已显得“落后”了,于是,聪明的民工们发明了“爬坡器”。我曾到现场仔细观察过,其方法就是把拖拉机安装在坡顶并把链轨卸下来,在渠底装上定滑轮,钢丝绳固定在传送轴上,架子车绑上铁挂钩,上坡时套挂在钢丝绳上形成动力牵引。一辆架子车能装上千斤的土,比肩挑省力省时效率强多了。民工们告诉我,使用“爬坡器”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从坡底上坡时什么时候挂钩,到了坡顶什么时候取钩,都要掌握“火候”,恰到好处,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事故发生。为此,民工们又发明了“脚踏刹车板”,即用一块木板一头绑在架子车的车轴上,一头放在下坡的地面上,利用摩擦原理下坡慢行,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我站在坡顶上放眼望去,几十台拖拉机轰鸣着,一辆辆架子车在民工们的驾驭下,爬上滑下,整个工地机器隆隆,人声鼎沸,一派“千军万马战犹酣”的场景。
我还采访了民工们发明“神仙土”的故事。随着施工进度越来越快,工地表面的土几乎都被挖光了,土表层下面是粘土层,很坚硬,用铁镐挖下去便是一个印。“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民工们发明了一种叫“神仙土”的办法开挖粘土层。就是利用土层的斜面向里深掏,形成“悬空层”,然后在粘土层上面打钎或打桩,形成裂缝,再用钢钎和木棒用力撬动裂缝造成垮塌,一个“悬空层”垮塌下来的土少说也有几十立方米,足够一个连队用“爬坡器”运送几天。在这个过程中,民工们小心操作,尽量避免塌方造成的伤亡。
施工过程中,我采访到的类似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
(二)
在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做出贡献的英雄群体中,不仅有邓州人民英勇奋战在渠首工程,还有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移民搬迁的淅川人民。在渠首工程的这段时间,我听说了淅川县有个移民叫何兆胜的部分事迹,后来我入伍来到部队后,仍心系渠首工程,继续了解到“移民标本”何兆胜3次移民搬迁的动人故事。
姚昆玉是何兆胜的外孙女。在姚昆玉的印象中,外公何兆胜始终对移民搬迁的历史沉默不语。在丹江湖岸边居住的那段岁月,姚昆玉总能看到外公坐在自家门前,许久不说一句话,只是呆呆地望着坡下清澈见底的湖水,好似岁月在他的心底越积越厚,浓得已经无法化开。
第一次移民搬迁是在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淅川县从3万多名报名者中,挑选出8008人,分3批前往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支援边疆建设。何兆胜是其中一员,那年他23岁,随行的还有他的新婚仅2个月的妻子。到达移民安置点后,面对光秃秃的大山,不见树木,人烟稀少,空空的土坯房里只有冰冷的土炕。因为高寒缺氧,甚至得个感冒都有可能丢掉性命。为了生存,何兆胜何同伴们开荒种地,用以维持生活。高原反应、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营养不良,使得何兆胜从年轻力壮变成了面黄肌瘦。1960年6月,何兆胜的大女儿何宏珍出生。何兆胜从此每天要做两个人的活才能养活全家3口人。一年后,有同乡被饥饿和疾病夺取了生命,何兆胜和同去的乡亲开始想念老家淅川县。“咱回淅川老家吧!”面对妻子的哀求,何兆胜无奈地点了点头,和同乡们一起返回了淅川老家。
第二次移民搬迁是在1962年初。这一年丹江口水库工程因故暂停施工,大片肥沃的土地从水中显露出来。何兆胜以为从此可以安家乐业了。然而2年后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重新复工,淅川县又开始向湖北荆门、钟祥两地移民6万多人。何兆胜一家7口再次离开故土,迁往河北荆门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14生产队。随着淅川移民的陆续涌入,当地人口激增,可是人增地不增。面对有限的生存资源,当地居民与移民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当时正值文革时期,武斗不断,双方均又伤亡。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荆门市决定将移民分散到当地各个生产队安置,何兆胜被编入建阳公社白羽大队7组。然而,一些移民缺乏安全感,选择了逃离。1971年至1974年,返回淅川县丹江沿岸的移民达400余人。在此期间,何兆胜又有2个孩子出生了,加上双亲年事已高,何兆胜一家的生活也陷入困境。于是,他也决定返回老家淅川县生活。
当何兆胜返回淅川县老家时发现,曾经的村庄和土地已被淹没在丹江水下,于是,他搬迁到了丹江边一座名叫乔家沟的荒山。在延续了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1985年春,乔家沟的移民被纳入政府管理,并建立了村级组织,被命名为“沿江村”。有了新的身份,1990年何兆胜拿出积蓄盖了4建瓦房,紧接着何兆胜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长春,其余4个孩子也相继成了家,一家人总算安稳下来了。
2005年,随着丹江口大坝的加高,淅川县因此需再次移民16.4万人,湖北省需移民18.2万人。这34.6万移民计划被安置在两省16个市60个县区287个乡镇2000多个村庄。蓄水位恰好淹没到何兆胜家的瓦房,他也在移民搬迁之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村民们很难接受,尤其是老人。70多岁的王宏汉老人在渔关村生活了大半辈子,一提起搬迁就老泪纵横。村支书王文华先后7次登门做工作,老人都不答应。最后一次做工作劝说老人到深夜还是没有做通,王文华干脆蹲到老人门外直到天亮,终于感动了老人,老人同意搬迁。按照移民搬迁政策,移民的牲畜及树木均不能带走。在一户移民家的门口,蹲着一只守望主人的狗。面对邻村好心人送来的食物也无动于衷,最后这只狗活活饿死在这家移民户的门口。
第3次搬迁是在2011年6月25日,沿江村开始搬迁。75岁的何兆胜在儿女的陪伴下坐上大巴车前往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常村镇移民安置点。一路上他没掉一滴眼泪。面对宽敞气派的新家,何兆胜却闷闷不乐,他每天坐在新家门口,一遍遍地看着日出日落。这应该是何兆胜长达52年的辗转迁徙的最后一站。同年秋天,“移民标本”何兆胜走完他生命中最后的路程,与世长辞了。他的遗骨没能落叶归根,而是留在了仅仅居住了半年的迁入地,与安葬在数百里外的淅川县的妻子东西相隔。
类似“移民标本”何兆胜的移民群众还有很多很多,91岁的老大爷带着棺木搬迁,妈妈怀抱着出生几天的婴儿移民。172米的丹江口水库搬迁线把胡坡村一分为二,一半群众需搬迁,另一半群众可留下不搬迁。杨大娘的儿子需要搬迁,女儿家可以留下不搬迁。杨大娘看着儿子、女儿,老泪纵横,不知跟着谁是好。
据报道,淅川县的代表应邀到北京、郑州等地报告移民事迹后,都会赠送一瓶清澈甘甜的丹江水,时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竞平数度落泪,他接过沉甸甸的丹江水,感动地说:“这瓶水凝聚了无数丹江儿女的深情厚谊和无疆大爱,饮水思源,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库区移民群众和移民干部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永远也不能忘记库区人民为保护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一渠丹江水,挟裹着丹江口库区儿女的心血,缓缓向北京流去。这是库区人民用生命沉淀的甘露,是一条流向北京的生命之河,每一滴水都饱含着深情,凝聚着4个大字:爱的奉献!
【作者简介】余建华,省级机关公务员,热爱文学,曾担任记者、主编,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和数家出版社及新媒体发表新闻类文章和文学类作品几十万字,作品集待出,曾参加了保卫边疆作战。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第四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征稿启事
为繁荣文学创作,扶持文学新人,当代文学精选(原天下文摘精选)微信公众号决定举办第四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相关事宜如下:
一、征稿对象:所有华语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
二、征文题材:不限。
三、征稿要求:每位作者小说或散文限投2篇,每篇5000字以内。诗歌(含古体诗词)限投3首,每首不超过100行,或单首200行以内。散文诗限投3章,每章1000字以内。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须原创,投稿后一个月内没有推介可另投他处。
在报纸杂志发表过或未发表过的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等作品均可参赛。来稿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即给予曝光,列入黑名单。
四、投稿须知:来稿须在主题栏注明“精美诗文大赛”字样,附100字左右作者简介、两张作者生活照和详细通联。(特别提醒: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和不同意授权本公众号独家发布的作品请勿投稿)
五、参赛要求:凡参赛者必须关注当代文学精选微信公众号,跟踪大赛进展情况。同时加编辑微信:zgz19650903,以便到时发放奖金。
有奖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所有读者赞赏不返给作者,作为奖励基金奖给获奖作者,不足部分由组委会自筹资金解决。
六、征稿推送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7月31日。
七、投稿邮箱:sczgz2018@163.com
八、奖项设置及评奖标准:
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获奖证书;
二等奖3名,奖金各200元+获奖证书;
三等奖5名,奖金各100元+获奖证书;
优秀奖10名,获奖证书。
在作品质量符合推送条件的前提下,依据阅读量、赞赏量开展评选。自作品推送之日起,一个月内阅读量达到500后,每超过100记1分;赞赏量达到10笔(每笔5元以上有效)后,每超过1笔记5分。按得分多少评定获奖等级。作品自推送之日起一个月后增加的阅读量和赞赏不再计入总分。
声明:一切未尽事宜,本次征文大赛组委会享有最终解释权,不认同以上条款者勿扰。
第四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组委会
当代文学精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