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管仲商鞅等一代名相可兴国,为何宋朝名相十几个却搞成一副烂摊子?

古代名相兴国,是需要条件的,齐之管仲,秦之商鞅,汉之萧何,前秦王猛,东晋谢安……这些名相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三个因素:一是个人的卓越才能,二是君主的充分信任,三是适宜的历史环境。

在很多人看来,宋朝是一个盛世王朝,尤其北宋名臣辈出。宋朝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出现名相最多的朝代,从北宋初年,一直到南宋末年,可以说代代有名相。尤其是北宋中前期,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包拯、苏辙、富弼、韩琦、赵普等等,简直可以说数不胜数。可是为什么,宋朝出现了这么多的名相,宋朝却并没有完成大统一,而是一直处于偏安的状态中呢?

1、北宋重品行轻才干,宰相大多徒有虚名

宋朝皇帝用人重品行而轻才干,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宰相个个都是道德君子,品行优良,却才能一般,守成有余,改革不足,让他们像曹参一样“萧规曹随”,守住老祖宗留下的摊子,勉强可以;让他们像管仲、商鞅、王猛那样改革创新、兴利除弊,却没这个本事。

《宋史》是元代组织编修,而编修者几乎都是南宋的理学家,这些理学家修史时大肆贬低王安石、章惇这些实干的改革家,却推崇墨守成规的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人,把他们个个吹捧为盛世良相,实际上这些人大多是空谈误国,言过其实。

2、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制约

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吸取了唐朝安史之乱的教训,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时候一直沿用下来的三省六部的体制已经名存实亡,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体现在职官制度上,有五大特点,即中央集权、皇帝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和军事上内重外轻。

问题的最关键点就中央集权导致了百官权利过于分散,北宋时期,范仲淹、王安石领导了最著名的两次变法,但是这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之所以失败,跟倡导变法者的职权过小有很大的关系,而其它官员对于变法的事情比较怠慢,或者直接抵制,致使变法不能实施下去。

3、历代君主重文抑武

提到北宋名相,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寇准。寇准功绩主要反映在对外政策方面,他主张抵抗辽国的入侵,反对迁都逃跑,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苟且偷生的气节。寇准最出名的就是“澶渊之盟”。

辽军以20万大军大举入侵北宋时,寇准力主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把军事大权交给了寇准。他处事果断,号令严明,指挥若定,消灭敌军大半,打退了辽军的进攻。

辽国在军事上不断受挫,便打算与宋议和,并写密信请求结盟。无心抗辽的宋真宗准备与辽结盟,便派曹利用为使臣,叮嘱曹利用赔银只能在100万两之内。寇准私下威胁曹利用说,你所能同意的数目不要超过30万两,超过此数,我将砍你的头。后来订下北宋每年给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次谈判寇准对减小这个屈辱之盟所带来的恶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寇准的政治生涯也因为“澶渊之盟”历经坎坷,还在与辽对战时主和派向真宗进谗言,称寇准拥兵自重。签订“澶渊之盟”之后,大臣又对真宗说,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乃是耻辱之事。寇准以陛下为赌注,北上孤注一掷,如果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真宗逐渐疏远了寇准。

4、北宋皇帝平庸,缺乏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

自古明君配贤相,人臣要大展宏图,要靠明君赏识重用。管仲若是不遇到齐桓公,萧何若不是遇见刘邦,王猛若不是遇到苻坚,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我们来细数一下北宋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和赵光义,后面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成不了气候,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宋仁宗,但是仁宗皇帝性格优柔寡断,前期还有刘太后的干政,到了后面的皇帝,如果参加文学、艺术比赛,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大咖,他们当皇帝就是一个错误。所以,北宋的名臣是相当给力的,但是统治者不是伯乐,只有让这些人被埋没。

像管仲、商鞅、王猛这样的人才,即便出现在宋朝,也得不到平庸之主的信任和重用,好不容易除了一个宋神宗和王安石这样互相信任的君臣搭档,联手大干一番,富国强兵,却因为宋神宗英年早逝而宣告结束。

所以说,历朝历代重用名相的目标都为强军强国,以打赢对外战为目标,再加上皇帝坚决支持,名相的各项政策及改革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国家很快就变得强盛。而宋朝虽然一堆名相,可他们执政不是以强军为目标的,而且相互拆台倾轧,最终变成一个烂摊子。

(0)

相关推荐